隆重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白玉昆先生诞辰120周年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戏曲论坛 |
出生:1893年,光绪十九年(癸巳)
逝世:1971年2月11日,农历辛亥年正月十六日
白玉昆,男,京剧生角。北京人,
幼时在河北安次县葛渔城科班学戏,后又转入北京庆云创办的德胜奎科班。在科班按排字名白胜萍,与花旦赵胜玉(小旋风),老生苗胜春、花脸朱胜奎都是同科。
白玉昆初从庞昌学花旦戏。如《胭脂虎》、《梵王宫》、《新安驿》等戏。对踩蹺曾下过一番苦功,但其实他并不喜欢旦角戏。遂私下向郝二明、王喜虎、赵春瑞诸伶工学武生,及文武老生。
十八岁出科后,艺名小绛州、小蝶仙,登台于天津上天仙戏院时,且与当时名“小小余三胜”的老生余叔岩同过台;迨到山东烟台演唱时,始正式改名白玉昆。
白玉昆自此之后,就自己组班挑大梁,他天分高,领悟强,无论什么戏,一见就会,令人都叹为奇才。
白玉昆二十岁到上海,在汉口路文明大舞台首演,第一天打炮戏是《蒑萌关》,自饰马超,不挂髯口,由老生改为英俊的武生。他清亮的唱工,娴熟的武技,都是上海观众前所未见。接着是演《恶虎村》、《凤凰山》双出,几天打炮戏下来,即在上海奠定了地位。
白玉昆足足在上海红了二十年,就连他自烟台带来的花脸金少山,亦由班底跻入名角,进而与梅兰芳合唱《霸王别姬》,成了首屈一指的“金霸王”。
白玉昆的武生戏以《反五关》、《呼延赞表功》、《枪挑小霸王》最拿手。《反西凉》、《战渭南》、《冀州城》、《诈历城》、《蒑萌关》,及编为八本的《战马超》,亦是其得意之作。可以说每出戏都有其独出心裁的演法,而且都能得到观众的激赏。
白玉昆的武打干净俐落,有时加插武旦“打出手”的投刀掷枪,满台飞舞,特别精彩。他演《战马超》,在夜战张飞一场的扑跌翻高,最难能可贵,帮他打下手的武净李永利,便吸取了他的打法,传给儿子李万春,徒弟蓝月春,将《战马超》改名《两将军》,又成了李万春的成名之作。
白玉昆除唱武生之外,亦能唱其他角色,如唱《连环套》,在应工的黄天霸中间,《盗金勾》一折饰朱光祖;在《打面缸》戏中饰周腊梅,与荀慧生、高庆奎合演《金水桥》饰程咬金,都演得有声有色。他演《贩马记》的李奇,不唱吹腔,唱高拨子。
他自编的《天雨花》有八本之多,更有《风波亭》、《地藏王》、《彭公案》、《大禹治水》等剧,演唱起来都是南派五音联弹,自成一格,人都呼为“白派”。他唱《甘露寺》,前饰乔玄,后饰张飞,《相亲》、《别宫》的唱作,迥异北方的马连良,人则称为“南派甘露寺”。
一九二七年七月初,白玉昆曾组普庆社,偕武生赵鸿林,花旦赵君玉、陈桐云、芙蓉草,老生张介仁,到北京第一舞台演唱《铁公鸡》,《杨家将》等戏。
但以北京名角多,登台场地少,演出不易,遂又开始跑码头。赴天津、济南、青岛、南京等地之后,又转向东北,常演出关公戏。他的关公戏系得自三麻子王鸿寿,又采集各家之长,自己塑造了一副有大将风度,而又英猛的关公。
其嗓子本来就宽亮,又加上道白清楚有力,所演《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关公月下赞貂蝉》、《走麦城》等戏,在东北驰誉一时,人都云:“南有林树森,北有李洪春,关外还有一位白玉昆。”
一九四九年,白玉昆适在丹东,应召参加中共野战军京剧团,旋调天津红风剧团,未几又入山东济南京剧团,以演《古城会》,曾得示范演出优等纪念奖;并任山东戏剧学校副校长,亦被选为山东政协委员。
白有子女八人。子白云明,女白晶珠、白晶环,均为京剧演员。白晶珠嫁武生王云桥。王适失业,以拉地排车为生,幸得白玉昆生前说项,始山东泰安京剧团收容。
活动年表
三庆园本日由斌庆社演出京剧。演出剧目
《南天门》(小绛州)
《御碑亭》(俞步兰,小桂花,王斌芬)
《骂曹》(五龄童)
《铁笼山》(小振庭)
《东皇庄》(俞华庭,徐碧云)
- 1924年,农历甲子年:孟小冬、白玉昆组班赴济南演出
- 1925年,农历乙丑年,春:孟小冬、白玉昆组班赴天津演出
孟小冬随白玉昆班由天津到北京,本日演出于北京前门外大栅栏三庆园,以全本《四郎探母》打炮,获得成功。
后陆续演出于开明、三庆、广德等戏园及城南游艺园,同时细心观摩余叔岩的舞台演出。演出《乌盆记》、《南阳关》、《四郎探母》、《武家坡》、《乌龙院》、《连营寨》、兼演《狸猫换太子》(饰宋仁宗)、《七擒孟获》、《阎瑞生》(饰莲英)等戏。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票房纪录。
周信芳应聘到大新舞台与王芸芳、白玉昆等合演《天雨花》。
- 1928年,农历戊辰年:汉口美化戏院改名共舞台
汉口美化戏院改名共舞台,改唱京剧。聘名武生白玉昆来演出。
本文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