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

(2014-06-17 12:58:02)
标签:

育儿

徐国静

胎教

早教

幼教

分类: 孕产育儿

自从怀孕后,买了很多孕产和育儿的书。花了很多时间看书,都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趁现在赶快补下育儿知识,等生出来后就没时间学习了。

至于囤货这件事,我现在一点点买了些宝宝用品。一提到给宝宝囤货,我的强迫症就发作了,调研了很多牌子,想买到性价比高的宝宝用品真是太难了。还是把精力先放在学习育儿上,树立正确的育儿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这本书是别人送我的,看了后觉得内容真的很好。自从胎动变强烈后,越发喜爱宝宝。我有时候在想,怎么会爱一个人爱到这种程度。谢谢你丰富了我的人生~

 http://s5/bmiddle/0025hvxczy6JK9UPAzyf4&690

 

这本书讲的是0-6岁的幼儿成长与全脑开发,我觉得内容比较中肯。摘抄下书里的内容提醒自己要正确育儿。

 

父爱的智慧+母爱的智慧=家庭的教育智慧。

聪明妈妈会懂得,对男孩子要“敬”,对女孩子要“爱”。

男孩子渴望被梦想召唤,给孩子大梦,让爸爸成为孩子的梦中人,是给孩子人生最好的第一个生命目标。

放大爸爸的优点,给孩子树立人生榜样。

父爱智慧,是一种放飞的智慧,是一种理性的智慧,爸爸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个天生的优势,激励孩子自主成长的能力,用爸爸的智慧和肩膀推动孩子去实现伟大的梦想。

 

早教,不可或缺的经典启蒙。

诵读播种法:让孩子大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对于2-6岁的孩子来说,三字音节是最好的语言节奏。

蒙书、经典、古诗词可以说是孩子一生可携带的智慧锦囊。

 

准妈妈的八项智慧选择

选择快乐孕育——给孩子快乐情绪

母亲是胎儿的生态系统和支持系统,母亲的天职就是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和精神营养,创造一个内外和谐的生态环境。

所以说母亲是孩子的宇宙、家园和学校。

一个人的天赋=遗传+胎教+三岁前的早期开发。

胎教课程有三个关键语:

母亲的营养(母亲直接输送给胎儿的物质养料)

母亲的心情(母亲传递给胎儿的精神情感信息)

母子的互动(触摸、与胎儿说话、给胎儿讲故事等信息刺激)

最好的胎教是母亲的好心情和与胎儿的愉快互动。

 

选择创意胎教——给孩子贵族学校

母亲忘我投入地为胎儿去购物,给自己买一件美丽的孕妇裙,为胎儿做小衣服或小饰物,读书或给胎儿讲故事,听音乐或画画,养花养草等所有的言行,看上去是母亲自己的事情,其实对胎儿来说,这些言行都是课程,胎儿能随时感知并接收母亲传递的信息,并作为养料全部吸收。

愉快是最好的胎教。母亲任何充满激情的创作性活动,都是胎儿学校最好的课程。

 

选择互动沟通——给孩子聪明的头脑

父母定时对胎儿说话,朗诵诗歌,抚摸胎儿,与胎儿一起听音乐和唱歌。

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声音的作用:朗诵诗词和故事,能陶冶孕妇的情趣,使其身心安宁和谐,有利于胎儿的大脑正常发育。

抚摸的作用:抚摸胎儿,通过抚摸的方式能把触觉刺激传递给胎儿的大脑,反复刺激能使身体的感受器与大脑进行快速的连接,从而增强记忆力。

音乐的作用:优美的音乐能使孕妇分泌更多的乙酰胆碱等物质,改变自贡的血流量,从而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给胎儿以安慰舒适的生长环境,促进大脑的发育。

环境的作用:母亲生活的环境如果色彩和谐,整洁舒适,母亲身心愉悦舒展,在这样的状态下,母亲传递给胎儿的信息和营造的内部环境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选择乐观情绪——给孩子开朗的性格

母亲的情绪,虽然无法直接影响遗传基因在胎儿的体内进行的排列组合,但它通过血液和内分泌,同样可以根植于胎儿的体内,或者直接作用于胎儿的神经系统,这种影响有时比遗传基因的影响还要大。

 

选择自然分娩——让孩子独创天下

当胎儿体内各个器官向大脑中枢神经都发出准备完毕的信号时,胎儿才会按下出发启动键。然后,去推动子宫的大门,向母亲发出“我来了”的信号。

第一道程序——接通电路,开启周身信息网络

胎儿进入产道后,经历宫缩时,皮肤最先受到挤压,皮下神经快速向大脑发出信号,开始启动在母体里尚未启动的信息通道。如同接通电路,开启周身的信息网络。

第二道程序——头脑力量,来自迁徒之路

头因饱经宫缩的挤压而充血,大脑神经系统和脑前庭功能的发育因得到足够的刺激而灵慧。

第三道程序——母体赠与的最后一笔财富

在自然分娩中,母亲将体内的免疫球蛋白G自动传递给胎儿,传递的路线设定在胎儿经过产道挤压的路上,携带这笔财富的新生儿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第四道程序——独立人生,从呼吸开始

经历数小时的宫缩,胎儿脑部呼吸中枢神经开始兴奋,胸廓受到有节律的压缩和扩张,促使胎儿肺部产生一种叫做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东西,使胎儿出生后肺泡富有弹性,容易扩张。同时,在宫缩和产道挤压下,胎儿呼吸道内残留的羊水被挤压出来,为出生后容纳外界的大气,直接进行呼吸作好了准备。

 

选择母乳喂养——给孩子健康的起点

母乳喂养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重要课程。

 

选择自主育儿——让亲子更有爱

0-3岁时孩子早期发展的关键期,孩子的七种智能(语言、音乐、空间、逻辑、运动、人际交往、自我反省)在这个时期是否能得到充分开发,与后来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选择共同成长,让亲子更快乐

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让孩子感受你做母亲的喜悦,忘掉时间表,遵循心里的罗盘,而不是挂在墙上的时钟。

孩子给母亲带来很多启示:生命的启示,成长的启示,爱的启示,教育的启示。

只要母亲静心地聆听,静心地阅读,孩子就能帮助母亲打开智慧之门、爱心之门、快乐之门。

 

新妈妈都有五把金钥匙

妈妈的怀抱——孩子情商启蒙第一课

对新生儿最强烈的刺激是: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和恐惧。这种恐惧是潜意识的,深埋着,也是不易察觉的。排除这种恐惧的唯一方式是:让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

得不到爱抚的孩子容易患有“皮肤饥饿症”,患有“皮肤饥饿症”的孩子,因情商萎缩而智力衰退,最后慢慢变得反应迟钝。

情商的开发不是情的开发,而是脑的开发。脑的开发实现了,情的智慧才能实现。

拥抱和抚摸是身体温度与温度的沟通、气息与气息的传递,它是彼此消除隔阂与不安,消除紧张和恐怖最简洁的语言。

 

妈妈的乳汁——终生加油站

帮助孩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有个最简单的办法:从吃母乳——人生的第一张餐桌开始。吃母乳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一套喂养方法,简便又科学。

10条来自餐桌的建议:

让孩子按时进食,养成习惯,不吃零食。

记住“食不言,寝不语”,告诉孩子吃饭时胃在工作。

孩子刚哭完或哭泣时不让吃饭,等情绪好转平静后再吃。

孩子生气时或刚生完气也不让吃饭。

在饭桌上不批评、指责、挑剔孩子的毛病。

不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边吃边看书。

每顿饭只让孩子吃八分饱,不暴饮暴食。

养成饭前饭后洗手的习惯。

教孩子正确的吃饭形象,或者说注意孩子的吃相。

不能挑食,保持饮食结构均衡。

 

妈妈的歌声——音乐智能的启蒙课

精心呵护孩子有很多方法,我在这里介绍我母亲使用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声音呼唤法,一种是摇篮曲哼唱法。

给孩子唱摇篮曲吧,这是最好的催眠曲和音乐启蒙,是每位母亲随时可启动的智能工程。哼唱并创作摇篮曲看似母亲的随意之举,但对婴儿的早期开发意义非凡。

 

妈妈的目光——孩子心灵的安全岛

在亲子教育中,爱的目光一直在发挥着具有强烈暗示效果的教育功能。

 

妈妈的臂弯——第一所语言启蒙学校

一、大量、反复地输入语言信息

二、跟孩子讲完整、精确的句子

三、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

四、跟孩子一起讲故事

 

松开手,让孩子自主学习

如果说母亲的怀抱是婴儿温馨宁静的港湾,那爬行就是孩子离开襁褓准备远航迈出的第一步。孩子运动智力的早期开发就从这里开始。

松开手,让孩子自由动手,回归自然,快乐玩耍。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保护孩子的这一天性。

孩子在襁褓里需要母亲精心细致的照顾。等孩子会跑了,就需要爸爸的粗放型教育。

既不能放任孩子,妥协投降,又不能打骂孩子,只能做一件事,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来引导孩子进行分辨和思考。

因为思考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皮层的发育,给孩子大脑神经系统输入智慧的信息密码。

孩子在习惯了整理玩具,给东西归位的过程中,无形地建立了一种秩序感,而且因为玩具盒本身就有摆放秩序,孩子从中感受到了秩序美,审美的情趣也被唤醒了,教育的目的就随之实现了。

培养孩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从整理自己的房间、衣物、玩具、图书开始:

1.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

2.让孩子找到自己做事的成就感。

3.让孩子在学会物的归纳整理的同时,学会建立思维的秩序。

4.让孩子在归位和复原过程中,学会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是培养孩子发现和思考的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5. 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让孩子学会替父母分担任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手、眼、心的协调是上学前的重要准备,游戏和做事能帮助孩子完成这一训练。只要大人松开手,给孩子机会学习,孩子就会主动快乐地接受这种训练。

 

0-6岁帮助孩子创建全脑工程

 

在每个出色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家庭教育公式:

尊重+信任+支持=早期最好的开发

 

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是靠读大学、读博士得来的,而是早期自然发展的结果。因为早期发展构建了大脑的高速信息公路和互联网,所以,早期发展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基础。

 

右脑:画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

左脑:逻辑,语言,数学,运动,秩序

0-3岁是右脑阶段

3-6岁时右脑向左脑转移时期

6岁以后进入和成人一样的左脑理性时代

 

食物、睡眠和运动时大脑发育运转的三根魔杖。

右脑思维的特点:点状的、放射状,跳跃着,飞翔着

 

凡是成功的人,不论在哪个领域获得成功,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思路宽,思维敏捷活跃。一个人思路宽窄,不仅取决于所见的世面、所获取的知识,还取决于早期的右脑开发。

右脑的四种机能:共振机能,照相记忆,心像化,高速信息处理

1.了解右脑的共振机能,和孩子一起歌唱、听音乐、跳舞

2.了解右脑的心像化机能,跟孩子一起讲故事、编故事

有三类故事一定要给孩子听,同时有些故事不要讲完,应和孩子一起往下编。神话、成语和寓言,童话。

3.了解右脑的高速大量记忆机能,开发孩子的照相记忆能力

景物自然拍照法,人物自然拍照法,事物自然拍照法

4.了解右脑的高速自动处理机能,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思考

 

孩子原始学习的方法简单概括只有一个字——玩。

模仿——右脑照相记忆

游戏——左右脑互动连接

体验——开启“眼耳鼻舌身”总动员

动口学习法,动手的游戏,动脚的游戏

玩是孩子用整个生命感受和体验世界最原始的方式。

玩是避免和治疗都市病——“感觉统合失调症”的最好良药。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孩子喜欢模仿的第一个人就是母亲。

当孩子在模仿母亲好的行为举止时,母亲在孩子的身上得到了再生。当母亲的美好品格在孩子身上再现时,母亲的生命才真正得到了延续。

 

从孩子的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原始学习方式和态度:

1.再现储存在记忆中的生活场景(看得、听得越多,记忆越丰富)

2.全身心投入地进入游戏状态(自然进入物我俩忘的境界)

3.自主创新,快乐学习(孩子成为游戏世界的主宰者)

淘气的男孩离成人的要求有点远,但离自主学习,自我开发很近。

 

在孩子和大人之间,原本没有路障。可自从孩子发现了欺骗,并知道了欺骗的妙用,心灵便开始学会抗拒,学会伪装,学会讨好。

为挣脱束缚,孩子会选择撒谎;为减轻压力,孩子会利用谎言。教孩子诚实的最好方式,就是给孩子真正的尊重和信任。

暴力和强权不会改变孩子的坏脾气,娇宠和屈从只能强化孩子的坏脾气。只有平等对话和沟通,才能熄灭孩子的怒火,点燃孩子的理性思考。

在孩子顺应右脑发泄不当情绪时,聪明的做法不是屈服或娇宠,而是积极引导他们的左脑出来工作,让理性的思维帮助他们管理坏情绪。

 

细心点儿,抓住孩子的智慧之光

3-6岁的孩子通常以“追问、探寻、想象、痴迷和创造”这五种状态展现自己的智能。

1.发现孩子自发性的学习兴趣。

2.发现孩子的智能区域。

七大智能中心:运动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交往智能、反省智能

3.激励孩子保持对某一兴趣专注的时间。

让孩子自己对所学事物和知识发生兴趣。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立刻满足。

鼓励+诱惑+指定目标,能助长孩子的兴趣。

不论是哪种智能的显现,都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和特征:

兴奋和专注,以及专注的时间

沉浸的速度和沉浸的时间

痴迷的程度和痴迷的时间

敏感度和精确度性

细腻的分辨力和精微的感受,以及描绘和表达能力

追问就是向我们发出求知的信号,渴望获取吸纳的信号和敲开学习之门的信号。

1.激励孩子追问

2.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3.跟孩子一起行动

4.帮孩子建立成长档案

 

孩子追问生命来源的过程,正是孩子了解生命的历史的智慧之光。能珍爱这种教育的契机,就是最好的教育家。

如果孩子第一次追问宇宙人生的问题,得到的不是答案,而是想象力的翅膀,那这种想象力将带着孩子在广阔的时空中进行探索,所有的发明家、作家、艺术家都拥有这笔看不见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但不会永远停留在童话故事里,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加,孩子对生命问题的探讨会更接近科学。

用文学给3-6岁的孩子讲生命的来源,不但可以保护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帮助孩子学会珍爱生命的美好与价值。

把想象写在纸上——倾听和记录孩子的故事。

把想象画在纸上——鼓励孩子画想象画。

把想象留在纸上——给孩子输入大量的故事。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保护右脑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

 

“五官”训练法,全面开启孩子的天赋

眼睛+大脑+心灵=自主学习的第一导航系统

嘴巴+耳朵+心灵+大脑=自主学习的第二导航系统

手+脚+肢体+大脑+心灵=自主学习的第三导航系统

变聪明公式:聪明=动耳+动眼+动嘴=动心

第一个程序就是做三件事:耳听+心记+嘴说

训练0-6岁孩子的记忆力,首先要训练专注力,要求孩子听话时,第一要看着眼睛,不走神,第二听完了要复述出来。

第二个程序也要做三件事:心想+嘴说+耳听

(重复讲故事,左脑记住语言,右脑转化成图像)

 

用经典熏陶人格,事半功倍

1.诵读经典,给孩子以“天人合一”的哲学

2.诵读经典,给孩子以宇宙情怀和气度

3.诵读经典,给孩子以高尚与卑下的界限

4.诵读经典,给孩子以生命的旋律和节奏

5.诵读经典,让孩子与圣贤进行对话

只有孩子喜欢阅读,只有孩子在阅读中学会参与和创作,孩子才能养成终生吸纳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