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糯米辅食计划

(2012-10-16 16:39:39)
标签:

育儿

辅食添加

分类: 糯米成长点滴
          身高    体重
4个月:   66CM    16斤(自测)
5个月:   68CM    17.2斤(自测)

    转眼间,糯米也快半岁,她娘再懒,也该计划着给妞儿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了。
    辅食,一直是小区里妈妈外婆们2,3日就讨论一番的大话题,早在糯米4个月时,我就时不时被人催促着:“该加点辅食了,越晚加越不容易接受。”被人忠告着“得加蛋黄了!补铁”觉得辩驳无力,只好笑笑,用“我懒,再等等吧!”搪塞过去,在心里,其实是坚定着要等到近6个月再说。每天,看大家兴奋的交谈着,说娃今天吃掉了一只整蛋或者是一个苹果……其实,我也有好奇,宝宝对新事物会是怎样的反应?我也期待,她开始品尝百味的新起点,但是,也有一个声音不断地告诉我按耐住自己的攀比情绪或者说好奇心态,要耐心,再耐心一些,过早的添加固体食物,对婴儿并没有好处。

何时添?
    4-6个月,是公认的添加辅食阶段,在参考了西尔斯和斯波克的书,以及观察了糯米对食物的反应后,决定5个半月作为糯米的开始。
因为:
1.前6个月里,母乳能够满足宝宝所有能量营养需要,我一直产量比较稳定,糯米长势良好,没发现有厌奶期;
2.之前,糯米会专注于我们吃东西,并且有时候小嘴巴还会跟着一动一动,但直到最近,也就是她5个半月时,她才不再满足于坐在摇椅里看我们吃饭,而是强烈要求上桌,我觉得这种参与态度表明她已经准备好了;
3.我多少有点过敏体质,担心宝宝过早的接触固体食物会诱发过敏,所以还是保守一些为好。
添什么?
目前的计划是:
5个半月-6个半月:香蕉泥,苹果泥,大米糊,小香梨
    目的是带来新鲜的味道,浅尝即可,而不是补充营养,非要有量的要求。单一水果用小勺挖泥喂几天,没有问题的话,可以混合,用搅拌机打碎喂食。(我不喜欢用榨汁机,费时费力,浪费也大,还是搅拌机更实在)
    这几日,给宝宝尝试了香蕉,苹果泥,她会皱眉头津鼻子,好像吃到了很酸的东西,超可爱,显然,她正在慢慢适应,只能吃一小点儿,就开始扭头了,挺舌反射仍旧存在,一半进去,一半出来,需要极大的耐心。
    几天的适应期一过,妞儿忽然间可以很好的小口吞咽果泥了,舌头也不再往外顶食物,已经开始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6个半月-8个月:除了第一阶段的食物外,燕麦糊(海淘的happy bellies二段益生菌DHA有机燕麦米粉),橙色蔬菜(胡萝卜,红薯,南瓜),山药
    选择市售米粉一来是为了方便起见,因为每天自己熬粥还是蛮费力的,另外,最重要的是市售米粉里面含铁,额外补充铁剂麻烦,而且味道不好,犹豫了一下直接选了二段,主要是一段的糙米粉,自己在家可以熬一些大米汤代替,而婴儿吃的燕麦比较难买到。
    妞儿很喜欢大米汤的自然香味,吃的带劲,也难怪,我自己闻着都非常之香。
8月+ -12个月:除了第一二阶段的食物外,蛋黄(整蛋要一岁以后再吃),豆腐,豆类,银鳕鱼,一些绿色蔬菜
    未来,根据糯米的进食喜好随时调整,但上面的计划清单,基本上是大原则。
喂食时间表
    母乳可以不看表,按需即可,现在添加辅食,多少需要有一些时间观念。计划开始时,一天2-3次,分别在中午,傍晚2顿奶的中间;然后慢慢过渡到早中晚3餐,由打打牙祭逐渐进入对付饥饿的正餐。

一些值得探讨的困惑:
    1)在我周围,即便是母乳很丰沛的情况,90%会给宝宝5个月前添加辅食,而且很快品种增多,分量加大,我觉得既然母乳能满足需要(一岁时仍可以满足90%的营养需求),干嘛不好好享受这段时光呢!这种亲密接触以后便一去不复返了,而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我们喜欢,有的是机会给宝宝做各种好吃的,没必要急在这一时。我不认可宝宝越晚添加固体食物,越难接受这个理论,相反,如果她还没有准备好,硬逼着她的话,说不定会产生逆反情绪。
    2)蛋黄啊蛋黄!几乎所有辅食添加均很早选择蛋黄(貌似儿科医生建议的,说是补铁),所以很多宝宝到6,7个月时,已经可以一天吃一个整蛋,那天见到一8月大的宝宝居然一天吃2个整蛋!很是惊诧,这种吃法对还未发育完全成熟的消化系统该是多大的负担啊!而且蛋黄里的铁根本就很难吸收(参见《斯波克育儿经》),胆固醇却很高,蛋白也容易致敏,不然,打麻风苗前为啥要吃整蛋呢?其实,奶粉,及婴儿米粉中已经添加了铁,可以满足宝宝6个月后对铁的需要了。
    3)要不要买市售的果泥菜泥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毋庸置疑,自制食品肯定更新鲜,但是国内的食品安全是个问题,小宝宝最好尽可能避免农药,激素,化肥,而国外的很多泥使用的原材料是有机产品,这点很是诱人。除了新鲜程度外,成本也是一个问题,罐装泥开封后,存放的时间太短,这样一来,成本太高了,吃不完也浪费。所以,还是选择主要自制吧!一些平常比较难吃到的东西,比如西梅,可以买罐装的来调调味,或者自己不方便制作的,比如酸奶溶豆,就买现成的吧。
    记得有本书里提到香蕉要用成熟的,即表面有黑点的才好,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芝麻蕉吧!只在市场里买到过一次,就再找不到了,水果老板说:“那种香蕉外表不好看,而且放半天表皮就发黑了,很不好卖,不会再上货了。”很可惜,我说:“表皮发黑了,其实里面好好的呀!放2天没问题,不像现在市面上的香蕉,外表还好好的,剥开来里面却黑了。”老板说:“那些都是生的摘下来,捂熟的。”其实早有耳闻,就不去追究用什么捂的了,因为除此以外也没得选择。每每提到这个话题,朱三总调侃着说:“你看尼泊尔大街上的那些蔬菜,搁我们这儿,都是要扔掉的歪瓜裂枣了。”所以,很多食物,现在不喜欢买太漂亮的,总觉得不够真实。我们的消费习惯催生了很多不正常的粉饰伎俩,比如:硫磺熏制的各种食物,掺加了增白剂的面粉,福尔马林泡发的海产品……确实增加了卖相,却极大损害了健康,当然,国家政策的不健全及惩罚的不严厉,就像降低标准的奶制品,被允许使用在食物里的植物奶油(即人造奶油,氢化XX),还有滥竽充数进入超市的所谓鳕鱼(实则油鱼,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银鳕鱼,不少宝宝深受其害)……诸如种种,于是,常常见到这样的感叹:当一个中国的妈妈实在不易,为了要那更安全更便宜的made in China的外国货,不得不选择忍受漫长的周期,麻烦的转运,有风险的海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