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则由唐仲容、唐思鹏居士写的《谈谈业报因果》,讲到业的形成。文章介绍说,业是造作。一切众生,特别是人都是有情智的生命体,有生命就一定有生活;有生活就一定有生活所需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就一定要通过造作才能获得。所以一切众生,特别是人,必然要作业。人是裸体动物,要蔽体御寒,就必然穿衣。人体是各种器官组织而成,各种器官又是由许多细胞的组合;细胞必须吸收一定的营养,才能新陈代谢,而人才能相续地活着,这就需要饮水和吃食物来吸收营养。人体必须避免风吹雨打和烈日蒸晒,才能生存,所以必须营造窟穴和房屋以为住所。人又必须群体互助合作,所以一定要有交通往来,而行走所需的路径和舟车等物,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而这些生活资料的获得,必须由人们辛勤劳动才能产生。同时制造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料,必须要有研究,有经验的总结,有知识的积累,而学习这些知识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一种业。一般造业是一定要有身、口、意和意识的综合活动,所以佛法有身、口、意三业之说。而三业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活的逼迫;同时由于有情不达生命和生活所需的实相,有而非真,不实不虚,妄执于中有实我实法,从而使所作业、邪而不正、杂而不纯,带上有漏性,所以佛说:“无明缘行”。在具体作业时,先由意识考虑对环境的处理,佛学称之为“思”。在意识上先要用思来审虑,审虑好了,就作出决定性的处理,这在佛法上就叫“审决二思”的“意业”。意识决定之后,自然会支配身体,动手动足,利用工具来造作,佛法称之为“动身思”的“身业”。同时还要摇唇鼓舌,发为言语,表达情志,邀约同伙来进行,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发语思”的“语业”。总的来说,意业多属造作的动机,有明显的善恶性;身语业是造作的手段,有动机就必然有手段,所以业是动机与手段的综合,如果有手段而无动机,那只是偶然造作或盲动,不能成为完全的业;反之,有动机而无手段,也不是完全的业。一定要身、口、意三方面综合活动,而尤以意识活动为主,才能形成完整的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