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住方能解脱

(2023-03-04 20:38:04)
标签:

金刚经

无住

无相

分类: 清心小品
    我们读诵《金刚经》可以了解到,须菩提向佛陀请法时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究竟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这里实际上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住,一个是如何降伏其心。如何住我们知道,就是住于本心,住天自性。降伏的是什么心?降伏的是妄心。如何降伏妄心?怎样做才能住于本心?世尊接着说,菩萨要不分所生,不管是胎生还是卵生还是湿生还是化生,都要发心灭度,但在心里要有这样的心念,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灭度众生要不以众生为我灭度?这就要求是无住。这是整部《金刚经》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无住无相的问题。因为布施最为常见,也是修行的基本功课,同时布施也包含了其他法门,所以世尊以布施为例,说明如何做到无住如何做到无相,真正做到了无住真正做到了无相,就可以真正解脱,般若智慧就可以现前,般若智慧现前,什么魔法也不能干扰自己。《金刚经》开始即说世尊著衣持钵,次弟乞已。出家学佛修行人化缘,千万不要理解成乞讨吃的,那其实是为布施者种福田,所以僧人托钵,是为他人种福田,是一种布施法门。所以《金刚经》举例最多的就是以布施说法。我们从这部经文里可以感受佛教的思维方式,可以感受佛教文化的内涵。所以在中国哲学史上,专家们一向将《金刚经》视作一部哲学著作来看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