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9月2日
,著名翻译家薛范于上海去世。薛范一生致力于外国歌曲翻译工作,一生专注一事,著名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即是他的翻译作品。据《新民晚报》介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问世于1956年,是苏联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与诗人马都索夫斯基为当年举行的全国运动会摄制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所写的四首插曲之一。当时并未被电影厂看好,但第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这首抒情歌曲却夺得了金奖。
薛范从《苏维埃文化报》上看到了联欢节获奖名单,其中获金奖的有五首歌曲。薛范手头正好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三首的原谱,于是化了几个晚上把他们赶译出来。薛范说,当时译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与其他苏俄歌曲“一视同仁”,并不“刮目相看”。所以也不会预见它后来的流传盛况和影响。据说,薛范是第一个将这首歌译成他国歌曲的人,而且,这首歌在中国传唱的人数远比其在本国传歌的人数。
薛范认为,应该多了解一些外国音乐,把更多的外国优秀歌曲介绍给国人。翻译不易,译歌更不易,薛范译一首歌,总要反复体会歌词提供的场景,希望尽可能把原歌的艺术意境通过中文传达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