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忍是智慧,让是修养

(2022-05-08 21:13:53)
标签:

隆醒谈话录

隆醒大和尚

分类: 隆醒法语
      关于忍让,人们很容易想到原则性的是非问题。面对忍让,有的人会说,这涉及到是非问题,不能忍,也不能让。但我们转念想想,如果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经过劝说,仍不听劝,是与其争个对错,还是自己去清理垃圾,忍让过去?智慧的做法是忍让。因为这样人经过劝说,仍然不听,说明其心目中没有公共意识,而培养一个人的公共意识并非一时半会,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经他人批评,即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可能不予承认自己的问题,这时与之争论,可能事与愿违。这时我们意识到争论无济于事,就在智慧地忍让之。这就是说,劝人也要分场合,如果劝人不分场合,肯定算不上智慧。还有一种情况,劝导的场合没有问题,因为没有注意劝导的方式方法,没有注意劝导的语气,可能也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忍是一种智慧。为什么说让是一种修养?修养就是一种规矩意识,是规矩行为的体现,让总与谦相联,称为谦让。谦让是把自己的身段放低,给人以一种尊重与礼遇,而这种尊重与礼遇需要后天的训练,而后天的训练即为修养。既然是后天训练的,教养很能见出一个所受的教育,很能见出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一个人的修养源自很多方面,但家庭环境是至关重要一个方面。从家庭教育角度看,对孩子的礼仪不可或缺,对孩子的礼仪训练要随时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