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从信仰层面讲,首先是信,然后是依教奉行。但也有些学佛修行的人认为,学佛修行重在落实,不必在佛教礼仪上下功夫。隆醒大和尚说,修持佛教的礼仪,是佛教修学的重要内容。现在一些居士,甚至个别出家修行人,总感觉学佛修行重在落实,至于繁琐的礼仪,可以不必太拘。什么叫太拘?如果说因为讲究了礼仪而失了大节,如果说讲究礼仪而失去了真正的信仰,那叫“太拘”,否则,对于学佛修行人而言,不谨守礼仪,是一种破戒行为。宋代大学者程颢到寺院去,看到寺院出家人吃饭一点声音也没有,大发感叹说:“三代礼乐,尽在其中。”可见礼仪的摄受力有多么大。佛教除了言教,还有一个词,叫作“相教”,就是通过外在的形象来教化众生,通过出家人的外形礼仪修持来影响他人。这也叫作自利利他。我们常说,修行人要有一个“修行相”,这个“修行相”的体现就是礼仪。当然,对出家人而言,对相教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对一个在家修行人而言,可能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落实起来可能困难就更大一点。所以佛学佛教的礼仪,不仅要在寺院中学,还要落实到日常家居生活中去,这就有个如何把世间法融入修学礼仪中去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