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叶榆嫁术要点与嫁接繁殖技术
(2015-01-16 18:28:50)
标签:
砧木接穗白榆金叶芽接 |
分类: 榆树繁殖 |
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可选择胸径3—8cm的白榆做砧木,嫁接高度在1—2.3m之间。主要用于行道树和小区。另外也可用一年生的白榆在其地表面上嫁接。主要用于绿漓和模纹。
选择当年金叶榆枝条,粗度在0.7cm左右。3月15日前采集,然后剪成长10cm段,去掉小枝,修剪后用凉水浸泡12小时后进行蜡封,最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放入冰箱冷芷,温度控制在零上2—4℃之间,待用。
砧木胸径在3—8cm之间的栽培密度以1×1m为佳。如砧木需要定植可在3月末完成。刚定植的苗木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以培育模纹为目的的苗木可就地嫁接不必移栽。
嫁
接时间以树木离皮时为最佳,基本上采用插皮接法。根据树木胸径的大小一般接2—4支接穗,最少接2支接穗,当年即可上市销售。在嫁接前后一定要浇一次透
水,让砧木吸足水分,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后要及时除掉砧木萌生芽,大概40天左右,要及时解除塑料条,防止接穗风折,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中华金叶榆,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叶片金黄色,有自然光泽,色泽艳丽。叶为卵圆形,平均长3~5cm,宽2~3cm,比普通白榆叶片稍短,叶缘具锯齿,
叶尖渐尖,互生于枝条上。金叶榆的枝条萌生力很强,一般当枝条上长出大约十几个叶片时,腋芽便萌发长出新枝,因此金叶榆的枝条比普通白榆更密集,树冠丰
满,造型容易。 |
中
华金叶榆是乔、灌皆宜的优良彩叶树种,具有叶片金黄艳丽,树冠丰满,高度抗寒冷、干旱等特点,是我国自主培育成功的彩叶植物新品种。中华金叶榆生长迅速,
枝条密集,耐强度修剪,造型丰富,既可培育为乔木,做为园林风景树,又可培育成灌木,广泛应用于绿篱、色带。中华金叶榆根系发达,耐贫瘠,水土保持能力
强,除用于城市绿化外,还可大量应用于山体景观绿化中,营造景观生态林和水土保持林。 1.
高接:以培育乔木状金叶榆为目的。嫁接时间在3月上中旬,以砧木苗尚未发芽前树液将开始流动时最为适宜。砧木与接穗选择及处理:选取胸径3cm以上的主干
通直白输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中华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长6—8cm左右,放进90℃—95℃的溶蜡中速蘸,使表皮蘸上一
层薄蜡,并装进薄膜袋中冷藏或沙藏。嫁接方法:1)劈接:在砧木两米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在断面中心用嫁接刀由上至下垂直劈一刀,深度2.5cm左右,
在接穗下端一个芽的两侧各削一刀长2.5cm左右的楔形斜面,使有芽的一边稍厚,另一边稍薄,削面要平。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开,将接穗厚边向外慢慢插入
劈口内,使砧木劈口外侧形成层与接穗外侧形成层准确对接,并让砧木紧紧夹住接穗,一般可同时插两根接穗,较粗的砧木可劈“+”形插4根接穗,然后用15—
20cm长的薄膜条从下至上绑紧。2)插皮接:在砧木两米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选树皮平滑的一侧,先用嫁接刀在断面斜削一刀,成一小斜面,再在斜面中央
的部位切一深达木质部的竖口,切口长度稍短于接穗的大削面,在接穗下部削一长约2—3cm的斜面,削面要求薄而平,在其背面的两侧,浅削去表皮,然后将接
穗大斜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深度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时为适。绑缚方法同劈接。 |
金叶榆养护中最重要环节就是修剪。后期养护乔木用的金叶榆,第一年修剪时保留嫁接点上40厘米至50厘米即可,当年便可恢复树势,秋季栽植的可等到来年重剪。做灌木使用的金叶榆不宜栽植过密,并应适当短截。后期仍要重视修剪,新梢长出20厘米时应及时修剪。
反季移栽时金叶榆树干可能会有溃疡出现,一般多会自愈。如果状况严重,可用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水溶液涂刷树干。
金叶榆嫁接与培育金叶榆的规律
首先是用雌株条成熟了的果实,过了正月十五,取里面的种子,把种子淘洗干净然后晾干,四月上旬用30℃左右热水泡48小时后捞起放在能漏水的容器中盖上双层纱布,每天种子浇一次水(浇水要做到盆土偏湿,夏天每晚都要浇透水),直到种子发芽,就可以把种子播种到苗床上了。
苗木养护治理:对金叶榆来说,就是保证环境的湿润,金叶榆对湿度要求很高,所以白天喷雾,晚上休止。如果培育的比较好的话,差不多三年就能挂果了。
高接换头,此法即枝接法中的插皮接,操作简便,成活率高。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1厘米左右的一年生枝条做为接穗,短截成10厘米左右,用蜡封
住,以防止水分蒸发,沙藏于阴凉背风处备用。在4月中、下旬白榆树发芽后,选择胸径3厘米以上、树干较直的榆树大苗,截干后作为砧木。将接穗下端的芽背面
削成长3至5厘米的削面,深度达到木质部,再将长削面背面末端削成0.5至0.8的小斜面。在砧木树干处平滑顺直的地方,垂直切一小口,长度为接穗长削面
的1/2至2/3,把接穗沿切口木质部与韧皮部中间插入,长削面朝木质部,并使接穗背面对准切口正中,削面“留白”0.3至0.4厘米。可根据榆树的粗
度,均匀接2至3个接穗,接穗接好后,用宽5厘米左右的塑料布将伤口绑严即可。
根际芽接,此法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采用的是带木质部芽接,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愈合快,结合牢固,在生长上应用较为广泛。
1.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1厘米左右的一年生枝条做为接穗,除去复叶后备用,最好采取随嫁随取接的方法,以免接穗采下时间过长,因水分丧失多而降低成活率。
2. 从接穗枝条芽上方1至1.5厘米处下刀,稍带木质部直向下平削,至芽基以下1.5至2厘米,横向斜切一刀取下芽片。选择地径0.5厘米以上的砧木,距地面 5厘米左右迎风面平滑处,从上向下削一与接芽片长宽均相当的切面,下端横向斜切一刀去掉削片,随即将芽片插入砧木接口。削面对准形成层紧贴于砧木削面上。 用塑料薄膜条绑缚,伤口全部缠严缚紧。若是夏接,经15天以后,应用刀将芽附近的塑料薄膜划破,使芽暴露出来,以使新梢抽生出来,同时检查成活率,没接活 的再补接。
1个月以后解绑,待新梢长出来以后,要及时剪砧并去除砧木萌蘖,促进金叶榆的生长。如是秋接,解绑后,第二年春季发芽前剪砧。
插皮接:在砧木两米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选树皮平滑的一侧,先用嫁接刀在断面斜削一刀,成一小斜面,再在斜面中央的部位切一深达木质部的竖口,切口长
度稍短于接穗的大削面,在接穗下部削一长约2-3cm的斜面,削面要求薄而平,在其背面的两侧,浅削去表皮,然后将接穗大斜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
深度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时为适。绑缚方法同劈接。
夏季嫁接金叶榆的方法
1.剪取金叶榆一年生枝条做接穗,除去复叶后备用,由于天气较热等原因,最好采取随嫁接随取接穗的方法,以免接穗采下时间过长,水分丧失多而降低成活率。
2.
白榆树从接穗枝条芽的上方1至1.5厘米处下刀,稍带木质部直向下平削,至芽基以下1.5至2厘米,横向斜切一刀取下芽片。然后选择地径粗0.5厘米以上
的砧木,在砧木距地面5厘米左右迎风面平滑处,从上向下削一与接芽片长宽均相当的切面,下端横向斜切一刀去掉削片,随即将芽片插入砧木接口。削面对准形成
层紧贴于砧木削面上。用厚0.03厘米、宽1.2厘米左右的塑料薄膜条绑缚,伤口全部缠严缚紧。若是夏接,经15天以后,应用刀将芽附近的塑料薄膜划破,
使芽暴露出来,以使国槐新梢抽生出来,同时检查成活率,没接活的再补接。经1个月以后解绑,待新梢长出来以后,要及时剪砧并去除砧木萌蘖,促进金叶榆的生
长。如是秋接,解绑后,第二年金叶榆春季发芽前剪砧。
(一)播种方法 白榆通常采用种子繁殖,理想的播种时间是4月初。在播种之前,要进行选地和整地。
1. 选地和整地
白榆对土地没有特殊要求,沙壤土或钙质土等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白榆扎根的土壤层。选好种植地后,就要整地。先用拖拉机深翻土地15-20厘米,
这是使土壤层松动,便于白榆苗扎根和生长。然后施底肥,底肥一般使用复合肥,用量为每亩20公斤左右,肥料要均匀撒在地里。再以行距60厘米起垄,行距的
控制主要是看犁距,将犁距调节成60厘米,行距也就是60厘米了。整地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2. 播种
首先,在垄上开5厘米左右深的小沟,将白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亩用种量5公斤左右。种子撒入沟内后,用脚沿着小沟,在种子上轻轻踩踏,这是因为白榆的
种子很轻,不用脚踩的话,很容易被风吹走。在播撒的种子上,不能盖土,这是因为白榆的种子太薄,盖土会影响出苗率。最后,连接好喷灌设备,进行喷灌。每天
喷灌4-5小时,连续3天。播种4-5天后,白榆的幼苗就会破土而出,直到长到5厘米高的这段时间,我们称为幼苗期,在幼苗期,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管理。下
面,我们来说说白榆的幼苗期管理。
(二)幼苗期管理 苗期的白榆,管理比较简单,最主要的是除草松土和浇水。首先来说说除草松土。
1. 锄草松土
锄草松土是幼苗期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杂草会与幼苗争夺养分,影响苗的生长。这个阶段,主要采用人工锄草方式,并且没有具体的时间和次数限制,看
到地里有草,用小锄头除去,如果,幼苗中参杂着草,要用手拔除,这是为了避免伤到幼苗。而且,在锄草的过程中,也为幼苗进行了松土,使幼苗的根部透气,促
进其生长。但是,由于这时的白榆苗还很脆弱,除草松土时,一定要注意深度,以松动表层土壤为宜,切勿伤到跟部。
2. 浇水
幼苗期的白榆,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需要经常浇水。但由于白榆自身还很弱小,采用喷灌的方法,效果更好。每隔两天,要对幼苗进行一次喷灌,以土壤全部
湿润为宜。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幼苗期管理,苗高能够达到5厘米左右,就进入到了壮苗期。在壮苗期,白榆苗也要进行一些管理。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白榆的壮苗
期管理。
壮苗期管理
我们将幼苗期之后,直到嫁接的这个阶段,称作壮苗期。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有:锄草松土、间苗补苗、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先来说说锄草松土。
(一)锄草松土
壮苗期的白榆也要经常锄草松土,与幼苗期一样,采用人工除草方式,切勿使用除草剂,因为它在杀死草的同时,也会使白榆苗枯萎而死。并且,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次数。壮苗期锄草,可以使用长柄锄头,既可以把草锄的更干净,也能够节省些体力。
(二) 间苗补苗
当苗高达到15厘米左右时,要进行间苗,不然,会由于拥挤而影响生长。间苗可以选择在雨后进行,如果晴天里,进行间苗,首先要在垄上喷一些水,将土壤
湿润,这样有利于将苗拔出,也可以避免对其它苗的伤害。然后,按照株距3-4厘米进行间苗。间苗时尽量留下健壮、生长旺盛的苗。为了避免苗的浪费,可以将
间下的苗栽在别的地方,方法为:在垄上挖深3厘米,直径3厘米的小坑作为栽植穴,依然要保持3-4厘米的间距。然后,将间下的苗,栽植到坑里,雨后进行移
植,不用浇水,但如果在晴天,一定要浇活根水,才能保证成活率。在株距较大的地方,要进行补苗。方法与上面介绍的移植相同,就不过多介绍了。
(三) 施肥
壮苗期管理阶段,白榆主要施用尿素,每亩用量在15公斤左右,在嫁接前施肥两次,时间间隔为2个月。施肥多数选在雨后,将尿素均匀撒在苗的根部,由于
刚刚下过雨,土壤比较湿润,尿素会自动溶解。也可以在晴天进行施肥,但施肥后,一定要浇水促使尿素溶解,否则,就会出现烧苗现象。
(四) 浇水 壮苗期的白榆也要经常浇水,方法与幼苗期相同,只是浇水的次数,减少到每隔5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
(五) 病虫害防治
壮苗期的白榆,病虫害较少,最主要的虫害是飞虱。飞虱主要吸取白榆叶片的养分,在叶片上留下一块块白色的斑点,不仅抑制了白榆苗的生长,严重时可以导
致死亡。通常的治疗方法为,用乐果4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连喷3次,时间间隔为2天,效果比较好。当白榆苗高生长一年后,直径达到1厘米左右时,就可
以进行嫁接了。
如何嫁接金叶榆
金叶榆的生长迅速快, 这也是金叶榆的一大特点,不用过多的修剪,并且造型丰富,
金叶榆对寒冷以及干旱的气候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地点的选择上不会有太多的顾虑,一般金叶榆都是靠嫁接而成了,种苗也是可以,但是速度会慢些,所以
大家会采用嫁接的方法。嫁接的时候是每年的3月为最佳,先选取3厘米的主干做砧木,等到入冬后就能长得健壮,再剪取枝条8厘米左右,放到溶蜡中裹上一层薄
腊袋就可以了。
中华金叶榆嫁接的最佳时间为3月初,叶芽还没有长出时。嫁接的砧木为培育的白榆苗,接穗为3年生的中华金叶榆枝条,并且要求颜色纯正、长势良好、无病虫害。为了提高嫁接的成功率,需要对接穗进行一些处理。
(一)接穗处理
(二)嫁接方法
(三)嫁接后管理
金叶榆嫁接苗的病虫害防治 |
|
中耕除草
金叶榆嫁接后的管理之抹芽、通风、解袋、解条
|
金叶榆嫁接后的管理 |
枝接一般在20~30天进行成活率检查,成活接穗上的芽新鲜、饱满继而萌动,接口处产生愈伤组织,随着温度的升高,芽开始展叶。待接口处充分愈合后,解除全部绑扎物。
夏秋两季芽接在7~14天即可检查成活率,如果芽接成活,用手指触动接芽的叶柄,叶柄会很容易脱落,如叶柄干枯不脱落,是未接活的表现,可再补接。芽接成活的在翌年春季芽萌发前解除绑扎物。春季芽接,在检查成活率后,20~30天后即可除去绑扎物。
去蘖剪砧:对砧木萌蘖条要及时去除,一般每15~20天去蘖一次。去蘖可用刀片从萌蘖条下部向上削除,深达木质部;也可用剪刀剪去;不能用手掰,以免造成伤口过大,影响砧木生长。芽接树木在去除绑扎物,证明成活后,可在接口处上边剪去砧木。
立杆扶直:嫁接苗长出新梢后,由于新梢生长过旺,而接口处并未完全愈合,故在风大的地方要设立支柱扶绑新梢,避免风折和枝条弯曲。
适时摘心:当新梢长至所要求的长度时,对枝条进行摘心,抑制高生长,促进加粗生长,同时也可促进分枝。
加强管理:嫁接苗成活后,后期养护管理也非常重要。要及时松土、除草和灌溉,促进嫁接苗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新梢由于较嫩,打药时要减少药量,缩小浓度,避免对新梢造成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