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瓜子赋

(2011-12-25 23:08:42)
分类: 杂记


下午闲暇,给小侄子剥南瓜子吃。我一颗颗剥得郑重,他吃得香甜。

 


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欢吃瓜子的民族了。如同茶叶一样,瓜子几乎是中国人家里每日必需的消耗品。

 


我妈极爱瓜子,从我有记忆起,家中几乎就没有断过瓜子。时常是在晚饭后,架上生铁锅,倒一斤瓜子进去,再放进几粒圆石子,这样瓜子受热均匀,熟的快。快到出锅的时候,调少许盐水倒进锅里,顿时呲呲一阵白烟腾空而起,那叫一个妙!这时我最喜欢的任务来了,帮妈妈尝火候,总是会选那颗最大的瓜子,还烫手时就剥出饱满的果仁,热乎乎的放进嘴巴里,咀嚼开来香气四溢,那叫一个美!

 


刚到伦敦读书的时候,有一天特别想念瓜子,跑到英国人的超市里搜寻,食品柜台被我翻个遍,最后只找到一小袋装饰糕点用的葵花子仁,真正是味同嚼蜡。说起来,西方人虽能做出精美绝伦的甜品,可论起零食种样,总不出薯片,巧克力和糖果三大样,寡趣的很!

 


后来,在唐人街中国人开的小超市里,总算买到了地道的洽洽瓜子。价格虽是国内的数倍,但在异国能有瓜子吃,也真知足了。那时我们这些中国同学喜欢开茶话会,在英国大厨房里,三四五六人围坐一圈,吃吃聊聊,一个下午就在此起彼伏的嗑瓜子声中消磨掉了。

 


一次我邀请了个法国朋友加入我们的聚会,他被我们嗑瓜子的精湛技巧所折服。只见我们灵巧的捏起一粒瓜子,毫厘不差地放在自己习惯的咬合位置,上下牙轻轻一碰,在两片瓜子壳裂开一道小缝隙,但又没有完全劈成两瓣的瞬间,舌头灵巧地飞速地在其间点一下,说时迟那时快,仅仅一下,那果仁便被乖乖拎出,送入咀嚼齿之间进行磨研,与此同时,那废弃的瓜子皮也应声落地。整个过程不过几分之一秒。说起来,这是相当精密的操作。其定位,力度,手指牙齿和舌头的流水作业,绝对赶得上最精密的工业机器。

 


所以呢,这个生平第一次嗑瓜子的法国人就遇上大麻烦了。他恨不能要十指并用才勉强剥得出完整的瓜子仁来。吃了三五粒即告累放弃。于是我们也不再勉强,继续带着相当的优越感嗑下去,且很受到了娱乐。言及此,英语中并没有一个动词可以准确的对应“嗑”(法语中大概更不会有),只有一个“
crack”最接近,但那多半指用工具把什么东西砸开,笨拙的紧,就好比那法国人吃瓜子一个样。

 


说起来,瓜子于中国人的寻常饮食是如此重要的一味,其在文坛的地位却大大不如花生,真让我欲为瓜子发一声。读书时,我们的课本里有篇许地山的“落花生”,说得是花生味美价廉还能榨油,且低调的生在地下,于是又品格高贵。老舍的“骆驼祥子”里提到祥子最喜欢吃花生,手里有几个大子儿心里敞亮的时候就买花生吃,而心情憋屈的最高表现形势就是连对花生也提不起兴趣。可见花生真是地位颇高。

 


可我不记得哪个大作家大文豪提过瓜子的好处,难道是瓜子身量太小份量不够?可瓜子的味道丝毫不逊于花生,也能炼油。葵花子一生追逐光明,是太阳的孩子;南瓜子生于瓜腹之中,在黑暗中默默顽强地挣出一片生涯,这些,难道立意不如花生深远?品格不如花生高贵?

 


此时,我看着小侄子咂巴着小嘴儿,享受着瓜子带给他的无限满足感,我心里说,孩子啊,好好吃,快快长,长大了当作家,写写此刻姑姑慈祥的给你剥瓜子的样子。让你姑姑和瓜子都能扬眉吐气!

 


附:望侄成龙的慈爱的姑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