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初到维也纳的时候,我和朋友说我想去看奥斯威辛集中营,他们非常震惊,问我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Alex说“it is
horrible there, only gas chambers, nothing to
see那里很可怕,只有毒气室,没什么可看的)”。
此后我屡次提到要去集中营,他们的反应都很强烈。总之对于我决意要去集中营深感不解。
我意识到二战中发生的可怕的罪行在欧洲仍然是个敏感的话题,人们不愿意提起,the pain is still there,
伤痛还在,二战,对有些人仍旧是痛苦的回忆,对有些人是羞耻的,还有很多人不愿意提起这段历史。Kasia的祖父是集中营的幸存者,她说他终其一生从来不提起那里的事情。
记得多年以前看过的“辛德勒的名单”,近些年看过的“钢琴师”,“美丽人生”,再早还看过一部关于逃离集中营的电影,名字记不清了,都给我很大的震撼。那个时候我就想,如果有机会,有一天我一定要去集中营看看,去祭奠和缅怀,那些无辜死去的生命不应该被遗忘。
在我的一再要求下,上个周六,朋友们带我去了Mauthausen集中营,距离维也纳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因为奥斯威辛集中营在波兰,实在有点远,且交通不便。而且据说,外国的车一旦驶入波兰,十有八九被窃。波兰的偷车贼非常厉害,故波兰本地人的车辆都是层层加锁,所以盗贼们自然是挑外国车下手。我在维也纳认识的一个朋友说一次他们组了一个车队,一共十辆车去波兰,结果只回来了三辆,其他七辆被盗。
出乎我的意料,Mauthausen座落在云淡风轻的奥地利乡间,空气新鲜,绿草茵茵,很难想象在六十多年前,在同样晴朗的天空下,这里竟是一座人间地狱。
集中营内外的空气如凝固了一般,人们都很安静,轻声说话,听不到说笑和喧哗。连我这个整天问问题的旅行者也安静的很,不想说话。
这是集中营的入口,当年囚犯们就是从这里开始死亡之旅的。
找到一张二战期间的Mauthausen集中营大门的照片,大门上赫然立着纳粹的标志。该营解放时该标志就立刻被拆除了。
这堵墙叫做“哭泣墙”(Wailing
Wall),是当年纳粹对首次入营的人们施虐的地方,很多人刚到这里就被杀死在这堵墙前。
这是后来恢复的营房。实际上,奥地利政府在1947年从苏联手中接管这座集中营时候,拆除了大部分原来的营房,现在人们只能看到一排后来建起来的营房。
听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情,每个人都露出悲伤。我所站的地方叫做点名区“roll-call
area”,囚犯们每日要在这里汇集2-3次,被点名和羞辱。
营房内的情况。但是当年远比这要拥挤的多。床很短很窄。
盥洗室。
营房内展示的一张老照片。就是这样小的床,不知道最多的时候要睡几个人。
窗外就是一片绿野,我想那些苦难的人们都曾经站在这里,对电网外的那个世界无限想往,希望自己能活着出去。
今天,死难者的亲属在这里祭奠他们。
毒气室和毒气室的门。
焚尸炉。
这是在毒死或者用其他手段杀死囚犯后,取下他们金牙的地方。如果死者身上有纹身等标记,也会在这里被取下来。
380V的高压网,阻段了生的希望。当时,有很多囚犯扑网自杀。
集中营里被囚禁的妇女制作的玩偶,这里唯一的温情。
出了集中营,感觉空气流动起来,终于可以大口的呼吸。
从集中营的语音导游中,听到了太多惨绝人寰的历史,太沉重了。
注:Mauthausen是二战中死亡率最高的集中营之一,大约10万人死于这里以及附近的Gusen和周边的附属营。
前一篇:我的罗马假日-追随赫本的脚步
后一篇:“桂林山水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