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走在东四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我是个无限落寞的观察者。
这是儿时成长和活动的范围,街道再熟悉不过。廿载春秋,物换星移,我已不是昔日那个胆怯、自卑的小姑娘,脑子里装着无限的幻想,却对着这个大世界,深感自己的渺小无力无可奈何。然而,此刻,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胡同名牌,还有几个从来就在那里的老店面,那沾了点青春期感伤和青涩的感觉,顷刻就沁入每一根神经。我仿佛又变成那个手里捏着30几元零钱,在一家家小铺子里找一条红裙子的小女孩。是的,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该有十五六年了吧。
穿过隆福寺街,街口的肯德基曾经对我是个奢侈的用餐地点,那当年1毛5一盘的丰年灌肠店终于关闭了。应该是这一两年的事情,记得那日特意跑去吃已经是6元一盘的灌肠,却发现老店不在了,那种无限唏嘘,心里陡然空了一块无以填补。
不知为何,隆福寺街总是一副落魄的样子,像个过气的交际花,足足比同城其他的商业区落后了5-10年。两边的店面都不争气,没见一个知名的牌子,或像样的橱窗。传说这里是夜店工作者的购物场所,我看着那一件件短透露的闪片裙,吊带衫,细跟鞋,估计传言非虚。地摊倒是热闹非凡,售卖袜子、衬衣裤、或者是30元一件的劣质衣衫。围着纹着眼线的中年妇女,或者穿着松垮运动服的中学生。
路过白魁老号,飘来一阵阵铁板鱿鱼的香气,是了,这味道也是经年不变的,说不上是喜是忧。
终于到了目的地,三联韬奋书店。记得读书的时候,无数个跷课的下午是在这里度过的。我喜欢这里的布局,一层有畅销书的非常热闹,一进去就被各类装帧精美的新书把眼睛哄住,爱的这也要摸摸,那也要看看。这只是热身而已,还要暖暖我有点麻木的膝盖。地下一层才是我的终点。
通往地下的台阶本来宽阔,却两旁都坐了看书的读者,只留出一条狭窄通道。我小心翼翼的走下台阶,怕惊了读书人。楼下总是静得让人屏息,与楼上是另一个世界。真正爱书的人都是安静的吧。如同三联出版的书通常不喧嚣,从不以花哨的封面迎合你,他们有沉静的气度,有大的气象,一本本或躺或立在那里,熠熠的放着含而不露的光彩。
也不想买什么书,就在店里徜徉着。因着最近在读仓央嘉措的传记,一本叫“酥油”的书吸引了我。封面是雪域的幽幽蓝天皑皑雪山,一个孩子的头巾随风飘扬。我的西藏情结立刻被勾起,遂拿了加入台阶图书馆。
这是一个关于汉地女子藏区支教的故事。作者文笔细腻优美,写到初到高原的情绪,她说“感慨与困顿交混;爱,与被困的感觉...”
我心头一震,爱,与被困。简单又精确,对生命真谛的揭示。回家的路上,手里捏着这本书,我一直在想这几个字,和仓央嘉措的一首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我们都爱这个世界的精彩纷呈,同时又为着种种困扰常常有想要逃的感觉。如果,我们没有如仓央嘉措在扎什伦布寺受戒时以死明志的决绝,那么,我们所能做的,也许是:爱,然后甘心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