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评论之二:莫对人民币汇率触及跌停反应过度
(2012-02-12 12:15:20)
标签:
杂谈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周四(12月8日)午盘连续7个交易日触及跌停.七个跌停很吸引人的眼球,加上媒体的渲染,无形将公众恐惧放大.但人民币汇率跌停和股票跌停含义上有天壤之别,按深沪市的规则,一只股连续七个跌停,十万元的股票市值缩水成4.79万元,跌去了51%;同样是十万人民币12月1日可兑换15785美元(以中间价计算),连续7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到了12月8日可兑换15793美元(仍以中间价计算).
你看,连跌7日後竟然同等数额的10万人民币还多换出了8美元.这到底要算那门子下跌?
统计一下今年人民汇率的走势,是一件非常有趣味的事.虽然从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累计升值4.4%,但盘中除了12月5日开盘询价时触及过涨停,全年盘中就鲜见有涨停,跌停现象的倒是屡见不鲜.涨停少、跌停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2011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不断升值的走势.
人民币汇率每天的涨跌为什麽和连续走势出现落差?这与有我国汇改後管理的浮动的汇价制度有关.
每天在市场上交易的人民币和外汇的交易价格制定要遵循二个定价原则:一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挂牌中间价为基础.自2006年1月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後来根据形势需要,改革为做市商制度.其形成方式是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人民币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按一蓝子货币权重计算并公布下一日交易中间价.
由於央行为规避外汇风险,避免国际市场游资猎杀,在外汇日益雍肿後,无法也从未对外公布一蓝子货币外汇权重,所以在确定当日中间价时,在做市商的询价透明度和一蓝子的货币权重构成一直广为市场诟病.
只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中间汇价仍然上涨,人民币汇率的每天跌停,并改变不了这种升值的趋势.
二是上海在岸市场每天汇价的波动幅度非常窄,上下限仅为当日中间价的千分之五.
各国央行都比较在意本国货币的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损伤,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影响汇价.主要有二种,一种比如说美元、日元、欧元等,美联储虽然干预市场,但不对美元指数当日涨跌设限;一种是瑞士法郎累计升值4.6%後,瑞士央行决定通过临时设置兑欧元1.2的上限来遏制本币升势,其实是一种固定上限的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而言,象我国这种实行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每天设定如此小的汇幅是相当少见的,这也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不足,跌停和涨停无法反映市场价格.
目前是央行推行汇率制度改变的好时机,特别是在今後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可能减缓,国内外汇总量增幅减缓,央行的外款占款也略有减少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将一改线性升值趋势,呈现粘性的双向波动.高盛预计明年人民币升值速度放慢,全年升值1.5%.这些都为央行的外汇管理政策调整迎来了最好的契机.
至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同样无须对人民币汇率的跌停反应过度.
从居民而言,由於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於美元存款利率,既然人民币的升跌值空间有限,持有外汇仍须考虑存款收益和货币贬值的双重收益,外汇仍然还不具备投资价值.
对企业而言,或许贸易融资会受到部分影响,但有产品市场,管理能力的企业并不会苛意去追求套利收益,经营活动需要资金周转;对市场的资金面而言,更无须担心,毕竟外汇在境内是无法使用的,央行可以通过调低存款准备金来弥补资金不足.何况超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被动超发,已经使存款准备金处於历史高位,也该降一下了.
如果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掌舵手――央行都没有改变“控流入、促平衡”的外汇政策目标,那麽,且相信一切尽在掌握,以平淡之心看待外汇市场的一点小小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