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大丰知青纪念馆--袁坚

(2015-06-25 14:33:52)

走进大丰知青纪念馆,恍若穿越回半个世纪前,时间在那个年代定格:知青宿舍,知青食堂,知青邮局……。尘封已久的历史,在原本已模糊的记忆中渐渐清晰起来。在激情的歌曲中,仿佛有一群穿着军便装,海魂衫的人迎面走来。他们年轻的面孔疲惫而不失阳光,他们负重的身躯不屈坚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我们分明在他们的身影中找到了当年的自己。

大丰知青纪念馆,是2008年由大丰市政府与上海海丰农场联合建设,于2014年建成开放。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560亩,分五个特色展区。展区面积达1.2万平方米,展示史料10万余件,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知青文化展示馆。

我们缓缓走过一个个展区,除室外布置的场景外。馆内陈列的展品也极丰富,无数件反映当年知青的实物,默默地展现在眼前。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知青的书、日记、工资单、马灯、小提琴等等。这些斑驳的展品似乎在倾诉着知青一个个的酸甜苦辣。对着历史的文物,我们凝神沉思。知青——这个连我们的儿女们都不可理喻的名字,就实实在在地见证在我们身上。当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宝贵的青春都留在了广阔天地。一千六百万知青,史无前例,波澜壮阔,那个群体,那场运动注定将载入共和国的史册。

http://s15/mw690/0025fkdagy6TmqcV7zw6e&690

当年年龄最小的知青,如今都已年过花甲。我想建这样的知青纪念馆,不会仅仅是为我们这些已步入老年的知青群体而展示,她应该有更深度的考量。知青纪念馆的不惜投资,然不在于有多少经济回报,她收获的一定是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或许,她并不刻意要矗立这样一座知青纪念碑,而像是在召唤一种精神,一种坚韧不拔、向上的精神。大丰知青纪念馆如此很好地收集、记录、展示了这段历史,可谓是功德无量,她必定会激发后人去研究探讨的热情。

http://s4/mw690/0025fkdagy6Tmqe6x3lc3&690

这次参观大丰知青纪念馆,是参加本次2015年中国知青博物馆研讨会暨知青图书交流会的一个重要议程。与会的有全国各地的知青朋友,大会还邀请了全国著名知青代表邢燕子,董加耕等老知青,当年年轻的他们现今都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大家纷纷与他们交谈问候,岁月沧桑,几十年过去仍改变不了他们浓浓的知青情结。

感谢大丰、上海主办方,为全国各地的知青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三天的会议议程,结织了各地的知青团队,交流了不同感受的知青人文思想,很有感触。当年意气风发的知青正在老去,但知青——他们骨子里的正气、义性不会因衰老而改变,这是特殊年代铸就的一代人,这就是知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