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与真实
(2014-05-31 14:02:00)
标签:
文学虚构与现实艺术真实生活真实情感逻辑文化 |
分类: 散文:雅舍随笔 |
从诞生伊始,文学便一直在虚构与真实之间徘徊。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就像一壶甘醇的美酒,无疑让很多人为之着迷,为之疯狂。
文学的种类有很多,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等。然而无论何种类别,文学始终都是智慧的产物。文学创造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物质形态的转变,它是一种精神生产,是任何创造都无法比拟的造化的奇迹。
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文学、戏剧等,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虚构与真实关系的处理。三分实七分虚也好,七分实三分虚也罢,真实与虚构的结合是一种灵感,是作者刹那间感情的真切流露,是形象思维瞬间的切换。作者在其作品中营造出一个类似于乌托邦的地方,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现实与理想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将使虚构与真实并存。
一部历史或现实题材的作品,作者建构的空间当然是真实的,作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将一个个真实的碎片缝合,使之可感可触。而他描写的,绝对不是一个个器物、人物和环境的高度仿真,而是基于个体的认知和体悟所发掘出的细节。在既符合历史或现实逻辑又符合情感逻辑的基础上,达到一种虚实统一的艺术真实。真实的情感与虚构情节的一致性,是虚构与真实之间取舍并有机结合的关键。
一部幻想的作品,其本身就是虚幻的存在,而作者要做的,首先便是相信其真实性。只有作者认为他所表达的东西真实存在,才能真正进入作品,才能表达一切他想表达的东西。作品本身的虚构,并不能抹杀其真实性。一切虚构的情节、人物和环境,必能在真实的世界中找到根本。没有脱离真实的绝对虚构,同样也没有不曾虚构的绝对真实。
真实与虚构是一对孪生子,它们构成了自然界的一个共生关系,注定共同存在,永不分离。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镜中的世界,它不是平实的讲述现实,而是通过艺术的加工,让我们从情感上获得认知。它可以以假作真,这种艺术的假定性,追求的是从一个虚构的假定发生的情节中获得艺术的真实。所以无论虚构成分占据多大比例,一部作品将永远保持其真实性。
文学作品表现的是真实的世界,所以无论其中掺杂了多少虚构的元素,这种对真实的表现力都将是永恒不变的。作者通过其文学作品表达自己内心的需要,然而现实往往是残缺不全的。作者通过虚构来弥补空缺,从而实现内心的完整。面对一部文学作品,首先,作者要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只有作者心如明镜,才能把这种蕴藏在虚构中的真实传达给读者。反过来,假如作者思维混乱,又怎么让读者辨明其中的条理呢?
世界上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编造出来的,可以说,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作品。虚构是作者对生活真实的处理,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虚构出一种艺术的真实。生活的真实绝大部分是琐碎的﹑无实际意义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则是内在的本质真实,是可以使领略它的人或触动或震撼或深思的真实。
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往往混杂不清,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和解决的东西,只有处理好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造化赐予我们的无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