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坚守”和“遗忘”——记七年级2组数学特级教师刘建宇
(2014-09-14 15:36:0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向娟教育心得 |
带着“坚守”和“遗忘”
晚九点。育英学校。思问楼北侧七年级办公室的灯还明亮着,李老师、庄老师、高老师、刘建宇老师都在静静地备课、看书、思考……我的心中不禁一颤,他们都是育英学校新引进的人才,他们曾经创造了自己人生的辉煌,来到育英学校继续创造着学校的辉煌。
百度。搜索刘建宇:数学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独创“刘建宇全息数学教育思想”。《让数学学习体现诗性与智慧的回归》、《让学习体现智慧的永恒》、《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先后在《创新教育》上发表。2002年,《山东教育》总编辑、中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陶继新先生以《数学教育:智慧生成之旅刘建宇老师的诗意教学与哲学思考》为题,用2万多字的篇幅进行了报道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将数学课变成了游戏,朗朗上口地读着儿歌似的口诀:“式中各项都乘到,分子整体加括号。括号外面带符号,步步小心错不了。移项要变号,最后一步不颠倒,保证做题做对了。”他告诉学生,做题要做到以一当十,而不是题海战术;只要做题目,就要做得“透透的”,以后如果再做类似的题目,能够举一反三。因为找到了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所以刘建宇教得轻松,学生们学得轻松。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果夏天能代替春天
那融雪后的蓓蕾还有什么容颜
倘若为了金色的秋天而讨厌冬天
既有收获,又是否太短
今天,我们对童年做什么样的解读
就已构成一个民族的生命哲学和文明方式
刘老师是一位数学特级教师,更是一位哲人,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思考者。他在思考着“数学”与“学生生命智慧”的关系。数学教育应该是开启和使用学生的生命智慧。数学教育应该让学生的生命智慧在生命过程中得到开发和实现。
刘建宇告诉我,只要注重学生的生命教育,抓住学生的“自主”,处理好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关系,一切教学方式都是形式,坚持原则,坚持方向。一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
与特级教师刘建宇一同工作,我慢慢感受他内心的“坚守”,体会着他的“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