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完《互动还是干扰》后,我对于教育过程中的师幼互动环节有了新的思考与考量。一直以来我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究竟是一种真正的有效且有益的互动,还是一种对于双方都存在干扰的举措?这种师幼互动究竟是否有没有让幼儿感受到爱,有没有让我自己获得职业满足感?接下来我接下来是我对于师幼互动中的几点思考。
第一,教师本身的情绪状态与幼儿的情绪状态是密切挂钩的。教师如果总是持着一种消极的、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幼儿,长时间下来,幼儿会展现出对教师组织的活动、游戏不感兴趣,对于教师也不会再有那种“遇事又要找老师”的亲切感。这就意味着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都缺少了教师的情感支持。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要持着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发
第二,观察与解读幼儿是有效学习与支持的前提。教师不能因为要做资料或者环创就缩减对孩子的观察与记录,我们要做的是对幼儿进行一对一的倾听,持续性地观察与分析幼儿行为,通过幼儿的表征与记录,倾听与理解幼儿想法,发现幼儿现有经验与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有一种专业敏感性,善于去幼儿的行为中发现教育契机并给予有效支持,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第三,给幼儿的支持与回应是一门艺术,如何用一些简单的话语尊重、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同时还能够拓展幼儿的继续学习,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学习,支持与回应的能力绝非一蹴而就。
第四,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将《指南》《纲要》放在随处可拿的地方,结合其中五大领域的知识要点,理解幼儿在每个领域的学习方式,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在学习了《互动还是干扰》后对师幼互动环节提出的一些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动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希望我能够带着自己的思考,不断投入到实践中去,将现在的疑惑“互动还是干扰?”变成“互动不是干扰。”真正将师幼互动变得有效且有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