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什么都不缺,为何撑不起小项目的一片天?

标签:
人人网小败局风车网皆喜网 |
分类: 原创 |
【导读】:成功者分享成功的经验大同小异,失败者的试错经历却是各有千秋,我们往往偏信失败是别人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必定会见到彩虹,因为天道酬勤,当真正经历失败之后才发现成功也离不开运气。小翔以人人网旗下的风车网和皆喜网为例,文章中有经历失败的鲜血教训,也对失败背后的逻辑做了总结,无论对于互联网从业者的我们,还是正在创业路上的你们,都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那些年的小败局——以人人网为例
1、风车网—团结你的出行
2012年3月20日风车网上线,同年5月17日团队解散,项目只经历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挂了。在互联网上每天死去的产品不计其数,但风车网背靠人人网这颗大树,共享成熟团队、雄厚资本以及海量用户的项目,为何也会短寿夭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
2、皆喜网—成就完美,人人皆喜
二、小项目失败背后的逻辑
1、内部合作不顺畅:新项目的组建首先争抢的就是人才的资源,一般会从各个部门抽调一些人员到这个团队(不排除有些是垃圾人员淘汰过来的)。本质上新项目都需要与老的利益体系争夺资源,一块蛋糕,两个人分肯定就不愿意分给三个人。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原来部门的BOSS都会表现出很积极(大多是给大老板看的),按需求量抽调人员。等到后期具体合作的时候,他们一般会这样表述:这个事情不是我们的KPI;你们需要提前准备全年的计划;其中和我们相关的,需要给老板审批;我们产品部门也想支持,不过人手不够;我们支持没有问题,但是需要和项目经理商量排期,并且和产品确认需求……
2、缺乏独立引流的能力:人人网旗下的项目,最初都是希望能够与人人有很强的协作性,都是具有高关联度的项目,在社交平台上面用户一定会有不同的需求,他们需要旅游,需要结婚,需要购物,需要看视频,需要找工作,于是围绕着这一平台来满足不同需求的项目应运而生。但是人人网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户到这个平台上到底是来做什么的。答案是社交,而你想引导用户通过社交平台去做这些,用户只能把它当做第二选择,这样流量虽然可以导入,但是转化率却会低的可怜。
3、领导要求OR用户需求,傻傻分不清楚:在大公司组建小项目,能够支持你的,最有效的还是你的领导。你的领导和你风格是否匹配,是否积极帮你寻求资源,是否看好这个新方向,是否做好了长久的计划和打算?这些问题恐怕困扰了不少小项目的团队。某公司资深高管曾说过:想要在大公司做好小项目,你首先要想清楚领导要什么,而不是你的用户要什么。这话理论上绝对不成立,但是确实有现实的意义。
三、巨头呵护下的项目,且行且珍惜
1、争取资源,先小人后君子:建议由原公司高管直接抓创新项目的前期孵化和资源协调,起步就把可能会使用到的资源布置好。比如:系统和技术层面需要提升哪些支持,广告资源每个季度提供多少价位,需要做好哪些支持等等。
2、重新定位,把握用户心智:用户习惯和心智定律决定用户不会同时通过一个平台去满足所有需求。心智定律认为,某一个公司在用户心中永远只会有一个形象,百度不管在品牌建设上做多少努力,用户仍然觉得他是做搜索的。用户在网上买电器会选择苏宁或者京东,网上买书就会想到去当当或者亚马逊,这就是用户习惯的养成,而且这种用户习惯很难去改变!
3、做好小项目,活下去是关键:首先要搞清楚,领导到底要什么,如果领导不支持你了,再好的规划也不管用。领导做小项目一般会存在以下几个心态:(1)田忌赛马的思考。领导上这个项目并不是真心的想要做大,只是用自己的小项目来拼掉对手的大战略,挫挫对手锐气,类似于京东用图书业务与当当打价格战,用大家电业务来和苏宁搞电商大战,这样的情况下项目的成长很多都是看战略任务完成没有。(2)布局产业链的战略。这是为了保证主营业务发展,而在这个基础上做的补充,这类项目有些甚至在未来会成为新的主营业务增长点,如果领导足够重视,成功机会会很大。(3)试试看、追随的心态。别人做了,我们也要做,这是一般老板的心态,看别人挣钱,我们也要做这个挣到钱。这样情况之下,做项目会急功近利,短时间内无成果会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