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书轶事

(2021-10-20 10:15:39)

史书轶事

偶得一书,名《汉春秋》,多记载一些逸事,有点野史的味道。据记载,刘邦在沛县老乡中,还有一个叫高祥的元勋,却不见记载于《史记》、《汉书》。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高祥者,高祖同乡也。高七尺,臂力过人,任侠乡里,偿手搏二野彘,初为匠,工计算,以木做称于乡。高祖起事,追随之,佐萧相国治钱粮,常称善。

五年,高祖于荥拒籍,数窘,高祖责萧相国输粟不力,何急,拜祥曰:‘为之奈何’?对曰‘举年战,民有饥色,不可复加,待试商贾富户。’何拜谢。祥遂数入富家,卑词曰:‘高祖素仁厚,终为天下主,时窘,今命祥乞于诸公,礼也,若项王,汝等居三秦地,不得活也,今助高祖,日后得功勋,岂不美哉!’诸富户无奈,遂助军,语祥曰:‘君做保,他日高祖得天下,乞高祖记今日事,勿复加!’祥诺之。

后,籍死垓下,高祖称帝,劳军,大脯三日。有秦故民数请曰:‘吾等苦秦久矣,得遇大王,幸甚,小民蔬菜不得饱,豪族酒肉遗于犬,愿大王为天下计,分之。”高祖正酣,诺之。祥在列,遂辨曰:‘天下涂炭,小民诚不得饱,然豪家亦未有遗肉于犬,今之计,力田为上,使民趋巧实不可。’高祖加酒祥,然数盘故秦民之语,是当时,萧相国何在侧,摄祥之衫。

居几日,高祖召有司,议徙豪强,收豪强之金。祥对曰:‘横行乡里者,诚该徙,然臣视榜,故佐军之家,上榜者十之有九,多良家子,丧乱后贫者多,几无余财。”高祖笑而对曰:‘能劳足下者,岂是破败弊户?’祥诺诺而退。故佐军之户,闻风而怒叱祥曰:‘汝保何在?吾当日不佐军,亦不入册,吾等休矣!”祥寻萧相国,萧相国称病不见。祥遂辞于高祖,高祖叱曰:‘大丈夫游天地间,何故唯唯诺诺,舍富贵,不为后人计?’祥遂退,从此不朝。后萧相国拜祥,曰:‘高祖为天下计,非我等之虑,天下定,请强为子孙计,勿辞。’祥谢曰:‘相国大恩,祥不敢忘,然祥终无脸于故佐军之家,祥起于木做,得幸高祖,足矣!’相国摩肩泪之,再拜而退。

祥遂东归沛县,仍木做于乡,里人称善。逢祭,祥常西望,终慎谈故事。久之,无人知祥往事矣。

译文如下:

高祥和高祖是同乡,高七尺,非常有力气,臂力很大,为人侠肝义胆,有一次徒手格杀两头野猪。高祥是个木匠出生,工于尺寸计算,以做一手好木匠活儿闻名乡里。高祖举起反秦大旗后,高祥开始追随高祖,帮助萧何治理钱粮赋税,萧何常夸赞高祥做得好。

汉五年,高祖与项羽大战于荥阳,数败,兵员钱粮都吃紧,于是高祖多次责备萧何补给不力。萧何非常着急,求助高祥,问怎么办?高祥说:‘连年征战,老百姓都吃不饱,不能再增加赋税了,让我去有钱粮的富家试试。萧何拜谢走了。高祥于是游走各个富家,恭敬的说:‘高祖一向仁厚,终究要取得天下,目前战事吃紧,有求于诸位,这是出于礼貌,倘若是项羽,你们居住秦地的怕活都活不成。今天帮助高祖,日后也是功劳一件,这是好事。各富家无奈,于是答应出钱粮佐军。富家对高祥说:‘你给做个见证,日后高祖得天下,希望高祖记得有这回事,不要再给我们要就是了。高祥答应了富家。

后项羽垓下战死,高祖得天下称帝,犒劳天下,大酒三天。有故秦民在列,向高祖提意见:‘我们也被秦害苦了,能遇见大王,是非常幸运了,但是我们连野菜也吃不饱,豪强大族却把肉都喂狗,愿大王分豪强给我们吃些。’高祖喝的正高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秦民的请求。高祥也在列,对高祖说:‘现在普通人是吃不饱,但富家也没有达到把酒肉喂狗的地步,现在的办法,努力种地才是好办法,而不是鼓励投机取巧。’高祖没说什么,又给高祥倒满酒,心里却盘算那秦民的话。这时候,萧何在边偷偷拽了拽高祥的衣裳,意思是让他不要多说。

过了几天,高祖召来主管部门,商议迁徙豪强,没收豪强家产之事。高祥对高祖说:‘某些罪大恶极的豪强之家,诚该迁徙与没收,可我看榜后发现,过去佐军之家十有八九都在列,他们都是好人家,刚刚天下大乱后,他们那还有多余的钱财?高祖笑着对高祥说:‘能让你这么大的官为他们说话,不会是破落户吧。高祥小心翼翼的退了下来。过去佐军富户都来逼问高祥:‘你的担保呢?,我们当日不佐军,今天也不会入迁徙名单,我们算是活不成了。高祥去找萧何,萧何称病不见。于是高祥到高祖那儿辞职,高祖训斥高祥:‘大丈夫行于天地间,何故唯唯诺诺,不要富贵了?不为后代考虑了?’高祥还是退下来了,从此不上朝。后萧何上门对祥说:‘高祖为天下计,不是我们能考虑到的,天下安定,为了子孙也不该隐退啊!高祥说:‘相国大恩,我不敢忘,可是我终无脸面对那些佐军之家,我本来就是个木匠,今生得遇高祖也就足够了。萧何拍着高祥的肩膀,流着泪鞠躬而退。

后来,高祥回到了老家沛县,仍然以木工著称,乡亲都说高祥是个大好人。每逢祭祀的时候,高祥常西望长安,终归很少谈论往事,时间长了,乡里乡亲也都不知高祥的故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路过陈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