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很多地方,都有这样一说,种牡丹必须一起种芍药,否则,牡丹不好养活。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先人想象力很丰富,认为万物有灵,
都仿佛是人类世界得缩影,而且非常重视和谐。牡丹,有花王之称,百花,就是花世界的子民,辅佐花王的,那就必然是“花相”了,这个花相,就是芍药。百花开过花王开,花王开过花相开,在国人的思维种,“相”是最勤劳的。
国人关注花草,最先是从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入手的。包括字典的释义里,都会说的一清二楚。芍药,最开始称芍,后来发现可入药,才称芍药的。在药物里,根白的称白芍,根红的称赤芍。为了得到更多的药物,先人便种植了成片的芍药,每到芍药开花的季节,煞是壮观,这就是国人最早的“花海”效果,无意间就呈现在眼前了。就连牡丹,最开始称“木芍药”,因为牡丹的叶和花,都和芍药非常像,而且花期接近,只不过牡丹是木本的,芍药是草本的,芍药比牡丹出名的要早的多。
在中原地区,四月中旬,牡丹花开放将要结束时,芍药就登场了,姹紫嫣红的开半个月,就进去了阳历的五月,春天似乎就结束了。芍药开放时,有“春风一家”的桃、李、杏,所结的小果子都很大了,田野里的各类野花也大多都开罢了,芍药就又有一个名字,“婪尾花”,意思是,芍药一开春事了,自然界就没有太有吸引力的花了。
有些花,生来就是个陪衬的命,牡丹的光辉太炫,芍药开的丝毫不亚于牡丹,却做了个衬托,芍药就没能入选中国十大名花。顺便说一下,芍药还有个别名,很有诗意,叫做“可离”,古人常在离别时相赠。这个就是古人的花语文化。就像现在说的玫瑰是爱情花,康乃馨是母亲花。那么,芍药就是古人的离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