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8月(上)

(2015-08-29 11:17:49)
标签:

日记

文化

    81

    晨起读《当代》中莫怀戚中篇小说《教案》。上班后读《小说选刊》中马金莲短篇小说《口唤》。作家文摘有一篇蔡义江的回忆《性情旷达夏承焘》披露,夏教授曾经说:“第一流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往往是第二流的,而第二流的教师反而能能教出第一流的学生来。”他解释:“因为第一流的教师,学生太崇敬了,就容易迷信,以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敢有别的想法,这样,学得再好,也总比老师差一等。”

    82

    在家读《当代》中夏天敏中篇小说《冰冷的链条》、谈歌中篇小说《核磁共振》(发表当年曾读过,全忘了`,只记得从中摘过一段话)。

    83

    晨起读《当代》中阿池中篇小说《线人》、王凯中篇小说《沉默的中士》、傅爱毛中篇小说《豆沙包》。中午,除我外都去左家庄,我下午亦去。   

    84

    晨起读《当代》中铸剑短篇小说《小羊的家》、哲贵短篇小说《刻字店》、武歆短篇小说《中国象棋》。上班后读《小说选刊》中田茂海中篇小说《做局》。白天下雨,雨后很凉快。晚去丰联广场一朝鲜馆子手拌与孙凤武、赵文都、邬康康、周敬寰小聚,简单饭食,共花费156元,AA制。主要是聊天。

    85

    晨起读《当代》中曹明霞短篇小说《看交响乐的女人》、虎头“往事”《学习康德好榜样》。上班后读《小说选刊》中谷凡短篇小说《会跳舞的雪茄》、曹乃谦中篇小说《初小九题》、孙家正短篇小说《老人与树  春雪》。

    86

    晨起读《当代》中毛志成“往事”《写给一位同龄者的墓志铭》、长江“纪事”《晚来香港一百年(之二)》。上班后,与关、邓研讨工业编一个多小时。读《小说选刊》中祁又一中篇小说《精神病女医生》、朱日亮短篇小说《自行车》。

    87

    晨起读完《晚来香港一百年(之二)》后读刘心武“直言”《秋雯器小究可哀》。上班后读《小说选刊》中郭珊中篇小说《思旧赋》、郜元宝“理论”《场面描写:将要失传的艺术》、李亚中篇小说《自行车》。

    88

    晨起读《当代》中张宏杰《政德本纪》,一本《当代》读完。又读2000年第4期《十月》中王安忆的散文《成长》。上班后读《小说选刊》三个短篇小说、一个中篇小说。短篇有薛友津《一九七一年的思想汇报》、黄咏梅《父亲的后视镜》、乔叶《黄金时间》,中篇是韩振英《发卡》,还读了这期杂志最后一篇赵本夫《我与〈小说选刊〉》。下午,参加区志办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暨区志办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动员部署会。我们退休人员参加的是后一部分。,听王维成宣读工作实施方案,邓献云作动员讲话。

    89

    晨起读《十月》中茹志鹃的《日记》,写于1947年。上午去潘家园旧书市场,购今年两本《人民文学》,分别有刘心武、刘醒龙的一部长篇小说。还购一本《十月》,内有韩少华的三篇散文。

    810

    白天读了《十月》中的两部中篇小说,邓一光《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徐小斌《做绢人的孔师母》,季羡林的散文《意匠惨淡经营中——漫谈卞毓方的散文》。下午,发博文《何日再重游  庐山风光(一)》。晚,读曹文轩散文《樱桃园的凋零——关于契珂夫》。

    811

    胡心月夜里发烧,不吃药,哭。晨起读彭东明中篇小说《山歌》、赵柏田短篇小说《三生花草》。上班后,读第5期《人民文学》中刘心武的长篇小说《飘窗》。下班后,读刘育新短篇小说《错姐》。

    812

    晨起读阿宁中篇小说《另一种禽兽》、卞毓方三文《隔岸听箫》。上午,去房管局询产权过户事宜。中午上班后,读《飘窗》。

    813

    昨夜雨,延续到白天。晨起读李惊涛中篇小说《婚姻大事》、短篇小说《三个深夜喝酒的人》。上班后,读《飘窗》。下班后,读王开林散文《阳光不锈(五题)》。

    814

    晨起浏览程树榛《柏林漫步》、郭宏安《日内瓦老城》后读正昌中篇小说《父子游戏》。上班后,读《飘窗》。晚睡前读这本《十月》的最后一篇,曾令云纪实文学《乌蒙天堑变通途》。

    815

    晨起读2010年第1期《收获》头条黄永玉长篇小说连载《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上班后,读完《飘窗》,读负二网络小说《粉丝》。下班后,去美术馆、三联书店转了一圈。晚,发博文《何日再重游  庐山风光(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