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homemadeshiokoji自制盐麴米麴的历史盐麴烤扇贝日本万用调料盐麴 |
分类: 美食--异域美味 |




盐麴(shio koji
日文也叫“ 鹽糀”),是最近几年风行日本的一种全天然养生调料。凡是用盐的菜肴、甜点或者汤品,盐麴都能把味道变得更上几层楼。而且盐麴里有活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酶和化学成分,其养生效果不容小觑。所以日本人称之为有“魔法的万能调料”,受举国追捧。
盐麴的引子是日本味道的源头--米麴(Rice Koji)。大名鼎鼎的清酒,味噌,酱油,甘酒(醴),盐麴,酱油麴等等,无不从米麴发酵开始。日本酿造协会给米麴菌命名为“日本国菌”。米麴菌是一种真菌( Aspergillus
oryzae) ,它可以把大米和大豆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解成糖类和氨基酸,产生特殊的风味。《麴的历史》这本书里写道:麴是大约在公元前三百年从中国开始使用,《周礼》中就有记载。麴发酵产生的酱油,豆酱和谷酒是中国烹饪的划时代里程碑。公元八世纪左右麴流入日本,从此在日本形成自己的流派。
《History of
Koji》by William
Shurtleff中的插图,古代日本使用麴做味噌和清酒
盐麴就是由米麴衍生而来的一种万能调料。盐麴没那么咸,味道温润醇厚,其中的一些活性酶可以分解蛋白质软化肉质,还丰富了食材的鲜美层次,吃过口里有回甘的余味。用它来调味腌渍食物做烧烤,沙拉,汤,拌饭拌面,做饼干面包等等,无所不能。日本人最近几年用盐麴开发出很多吃法,全国上下都在追捧这种味道,只要有用到盐调味的地方都可以用盐麴代替。除了味道好,这种带活菌的发酵产物有很强的保健功能,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高血压,提高基础代谢,美容肌肤保养肠胃等等。中国也有很多类似的麴种,但是米麴菌很特别,它耐高盐还比普通菌能耐一定的高温,要知道普通麴在高盐和高温下早死了。
在店里卖的盐麴不便宜,一小包只够吃两餐要花五六块钱。自己在家做盐麴完全没有难度,只要成功做过中式酒酿的,都可以自己在家从做米麴开始做盐麴和酱油麴,甚至自己酿造清酒,发酵味噌都没问题!
日本店里面很多宣传盐麴的广告,突出其保健价值还打出了“魔法的万能发酵调味料”的口号。各种盐麴品牌很多,比较贵。amazon也有卖,更贵!
我买的米麴种
在日本店买到了很好的米麴种,我回家照着说明仔细做了两瓶麴。一瓶酱油麴,一瓶盐麴,放冷藏冰箱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够吃很久。我很喜欢跟日本店的店员聊天,顺便学点日本菜做法。店员大妈告诉我,盐麴可以用来腌渍几乎所有的食材。她儿子每次回家团聚,她一定会做盐麴风味的菜招待儿子。正好在日本店买到了从日本进口的大颗扇贝,每颗都带着饱满的籽。我就用自制的盐麴腌渍了扇贝,做了烤扇贝给家人打牙祭。的确,盐麴比盐味道更丰满,又淡淡的酒香和丝丝回甘,同时有没有选兵夺主掩盖了食材本身的鲜美,甘当最佳绿叶啊。我已经买了米麴原菌种,打算有空就从洗米蒸米开始自己做一次米麴,真是爱玩发酵啊。。。做好了米麴我打算自己做甘酒和清酒的,味噌就算了,查了资料要发酵至少18个月!
我做的盐麴很不错吧。。在日本书店淘到了古旧的琴谱。。。配一下景
【盐麴】
材料:
米麴
(冷山牌) 287g (10oz); 盐 一大勺 ;水400ml
【酱油麴】
材料:
米麴 (冷山牌) 287g (10oz),水
100ml, 日本酱油
250ml
做法:
1.玻璃瓶子洗淨,蒸煮微波消毒一下,晾干。
2.
瓶子加入水和盐或者酱油,加入米麴拌匀。盖子松松地盖上。
3.
需要7﹣10天室温发酵。之后放冰箱冷藏储存半年以上没问题,取出麴时注意每次都用干净勺子。
【煎扇贝】
材料:
新鲜扇贝肉,盐麴 重量比为
9:1
做法:
1.
扇贝洗干净去泥肠,用盐麴腌制1小时左右。
2. 油锅中火两面煎熟。
注意事项:
1.
做法份最好按不同品牌里的方子来做,有些要用温水热水,有些不用,亦有一些是要把盐先溶于热水中的。有些牌子的米麴要用干净手搓开米粒,有的牌子买来的米麴直接可以用,搓米粒的手一定要干净。
2.
如没有包装指示,米麴、水、盐的基本份量是 1:1:1/3,
水量多少不太打紧,盐份最少要佔30%,杂菌才不易生长。
3.
米麴吸水膨胀慢慢会吸干水,要保证水始终盖过米面,可以适当调整水量。
4. 米麴菌是好氧的,室温发酵时盖子不用盖实。
5.
与所有的发酵一样,容器,勺子和操作还有手都要干净。但盐麴和酱油麴有高盐环境,所以不需要很严格。
6.
发酵视天气冷暖约7-10日就好,天冷可能要14日。做好的盐麴或酱油麴,米麴不会完全溶掉,样子会像绵粥。尝一下,应该没有酸味,
带米香,米粒软,没有生米的感觉,可放冰箱储存半年以上。
7)盐麴和酱油麴的基本使用份量是食材的1/10,例如 100g
的食材就用10g(约2茶匙)的盐麴来醃,但人人口味不同,所以这只能作参考。
8)腌制素菜1-2小时,醃荤菜的话,一小时就可以。盐麴和酱油麴煎烤时容易焦糊,可在煎、烤、炸前抹走多余盐麴或者酱油麴,对味道影响不大,因为盐麴和酱油麴的作用已发挥了。
本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出身,爱好各种与发酵相关的食物DIY。以前写过的跟发酵食物相关的博文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做多了就会发现其实都是通的,这两篇文章包教包会。
等我从洗米开始做米麴的文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