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老博客-12 May 26--10 2010

标签:
备份老博客杂谈 |
薯条受训记by 薯条妈妈 zz
出了一身疹子病就好了。
喉咙里面感染的病毒,我估计她嗓子有点痛。于是一天三餐固体都不肯好好吃。要么就
说不要吃不张口,要不就稍微嚼几下意思意思就吐出来。我也不勉强她,不肯吃就算了
。于是那几天就狂喝奶,吃糊糊和水果。那几天脾气也特别大,什么事情稍有不顺心就
耍无赖,往我身上一摊,唔哩哇啦干嚎,开始时候哄哄也就算了,到后来哄也没用了,
嚎着嚎着开始下大雨,口水眼泪水鼻涕水横流,还往我身上蹭得高兴。。。要不就在地
上打滚,蹬胖腿,拍地板拍得乓乓响~大人要抱也不让–平时最喜欢粘着要抱的。
她长这么大可是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发脾气,有一天她爸提前回家见识了一下,吓坏了
,都想带她去看急诊了。。。
本来以为病好了也就完事儿了,没想到小人精得很,病是好了,坏毛病留了下来。接下
来几天都是这样,举个例子,晚饭的时候要吃米饭,刚蒸好的,烫得很,我跟她说宝宝
等一下,妈妈吹吹再吃~她脸一拉,马上就趴我腿上开嚎,我赶紧吹几下饭给她吃也不
要了。。。哄了半天越哭越起劲。我之前琢磨了几天该怎么办,当时心一横,把书上看
的方法就拿来实践了。我一边拍她一边说,宝宝你别哭了,你要什么好好跟妈妈说,你
这样妈妈不知道你想干什么。臭丫头不理,继续哭。我又说,宝宝,妈妈数到三,你要
是再不停下来,妈妈就不理会你了啊。她不理,继续哭。我竖起一根手指跟她说1,她
倒是卖我面子抬头看了我一眼,像看外星人一样。。。然后坐着继续哭。。。我等了几
秒钟,竖起两根手指跟她说2,没用。再等几秒钟,我竖起三根手指说3。然后就坐她边
上,找了一本书看。不看她,也不哄她也不训她。
她看我不理她,着急了,哇啦哇啦哭得天花板也要掉下来了,还抱着我往她面前拉,扒
拉我脑袋要看她,我就是不理。低着头看书,一边跟她平静地说,宝宝,你安静下来,
不要哭,好好跟妈妈说你想干什么。过了半天,不知道她是不是哭累了,终于歇停不哭
了。不过哼哧哼哧还在那儿喘气,一边喘一边说“宝宝吃饭”我赶紧把书一扔,表扬她
乖,知道好好说话,这样妈妈就明白她了,知道她要干什么。然后一顿饭很太平地吃完
了。
接下来几天,她每次无理取闹乱发脾气,我就跟她说一遍叫她停下来不要哭,好好跟我
说她要干什么,她这样哭妈妈不明白她。然后就开数123。数到3我就陪她坐着,但是假
装看书不理她,直到她停哭为止,然后马上表扬。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只用了大概2,3天,她似乎就有点明白了,虽然不大懂123的意思,
但是那是一个讯号她记住了。她还没有在我数到3之前就停哭的时候,不过每次我不理
她之后,她都只哭几声,就停了,还一本正经地自言自语“宝宝不哭~”或者“宝宝不
要哭~”然后就好好跟我说话了~有时候还冲我傻乐。。。真是孩子脸蛋六月天啊,一会
儿下雨一会儿出太阳的。。。ft。
按照123 Magic的理论,数到3之后应该让孩子timeout的(这样就起到鼓励孩子在家长
数1和2的时候停止不好的行为,避免3之后的惩罚)不过我没有用,就是陪她坐着确保
她安全,但是忽视她的吵闹行为,现在这样的效果我就已经很满意了。
我觉得这个方法如果有效的话,结果是双赢的。孩子长远来说减少了哭闹的时间,家长
也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家长因为知道孩子很快就会停止无理取闹,所
以情绪上比较不容易失控或者发脾气(家长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后果常常让孩子和自己
都变得更焦虑)更容易做到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话。
我看书上描写得很形象~说大人跟太小的孩子讲道理,大部分时候孩子要么听不懂,要
么听懂了但是不愿意去做,大人反复讲道理没有用之后,就开始烦躁,烦躁了之后火气
开始上升,逐渐失去耐心。孩子如果这个时候再不听话,大人耐心磨光了之后就开始训
斥孩子,弄不好就演变成打屁股了~然后大人生气小孩狂哭。
=========================================
另外再分享一点皮老师说的给孩子选择的问题。最近这一点俺也有了一点体会。薯条算
是比较听话乖巧的孩子,我一直做得比较多的是让她选择要看哪本书啊,要吃哪个水果
啊,吃饭的时候要吃什么菜,出去玩或者回家的时候要走哪条路这些。平时日常的作息
我问得比较多的是“我们去做什么什么好不好?”
也是在她生病之后,这些日常作息开始出问题了。我问她我们要干什么好不好的时候,
她总是回答我“不好!不要!”我反省,这个问题本身确实有问题,因为这么问,给孩
子的选择是“好”或者“不好”,而孩子是知道大人其实是在变相地命令她做某件事情。
于是我把问题改掉了,穿衣服的时候问她要先穿左边的袖子还是右边的袖子,刷牙的时
候要先刷上面的牙还是下面的牙,收拾玩具的时候,问她是要自己收拾还是要和妈妈一
起收拾。吃饭的时候问她是要先吃菜还是先吃饭,等等等等。然后我就发现,她抵抗的
事情都是因为我让她选择好或者不好的~一旦我改了问题,绝大部分时候她都很开心很
配合地挑一样做了~有些时候我忘记了,又问回老问题的时候,她也不闹,比较配合地
就去做了。我觉得孩子要求的自主空间也许其实并不大,她们能感受到大部分时候被尊
重,被理解的话,偶尔的命令也就更容易配合了。
zz读书笔记 1-2-3 magic by 薯条妈妈
当时本来看完就想写的,所以只写了一个很简单的提纲。现在隔久了,很多东西都忘记
了。也看过的爸爸妈妈欢迎一起分享哈。
第一章 straight thinking
书里一开头就说了孩子不好的行为分两种,stop behavior and start behavior,这两
种行为性质不大一样,用的策略也是很不一样的。这个前面我写过了。
然后是说家长在教育这么大的孩子的时候,要破除一个很流行的假设,就是把孩子当做
小大人(little adult assumption)话说我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一点
抵触,因为我先入为主的很喜欢PET那本书,而那本书的前提,差不多就是把孩子当成
平等的个体,小大人的假设。不过慢慢看下去,发现123还是挺有道理的。它的观点是
,孩子太小的时候,是非的观念啊,礼貌的观念啊,诚实啊谦让啊等等良好的品德都没
有养成,也没有empathy和sympathy,这些都是我们大人需要帮助他们学习的功课。结
论就是我们大人要做boss,但是我们要做奈斯的,讲道理的boss。等孩子慢慢大了,有
很好的利益规范什么的之后,慢慢地在家里引入民主观念,这样等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
候,才能够仍然和家长保持比较亲密的关系,仍然愿意跟家长沟通。
典型的把孩子当成小大人的表现就是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跟孩子讲大道理,反反
复复地说。对于太小的孩子,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孩子要么不能完全听懂,要么听懂
了不愿意做(俺是比较相信孩子天生性格里面好坏的部分都有的,自私是绝大多数孩子
的天生表现,程度有差别而已。所以书里这个观点我比较赞成)因为有了小大人的假设
,家长就会反复跟孩子讲道理,这么做的后果,孩子如果最终改正了当然皆大欢喜(但
是很多孩子不长记性,错误会反复犯)如果不改正,不少家长会陷入讲道理-逐渐失去
耐心-大声训斥孩子-埋怨-体罚的圈子。而当孩子每一次犯同样错误的时候,这个圈子
发生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于是孩子upset,大人也很困扰。
家长这样教育孩子,主要的问题有两个:too much talking and too much emotion.而
这两点是这本书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全力避免的。
第二章 controlling obnoxious behavior
对付stop behavior,用数数的办法。要诀就是no talking/no emotion.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犯此类错误,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行为是不可以被接受的。如果
不是,顶多解释或者提醒一句,然后马上开始数数。不管是讲道理还是数数,一定要冷
静.be firm, but gentle.一定要避免额外的说理,不要给孩子一个跟家长扯皮的机会。
数到3之后的惩罚,可以是TO,也可以是替代惩罚,减少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扣零用
钱等等。家长可以灵活选择。
刚又想起书上一个挺给我启发的地方。就是孩子犯了错误,比方打人咬人骂人什么的,
惩罚完了有些家长会逼孩子跟对方认错,说sorry。书上说这个不是必要的,对于大一
点的孩子,如果孩子明白错误所在,真心愿意认错,那当然很好,要鼓励。对于小一些
的孩子,如果孩子不明白不愿意,不要强求,因为强求的话,其实是在变相教孩子说谎
(口是心非)。让孩子认识到他的某些行为是不可以被接纳的从而不再犯,在管教孩子
的初始阶段,这就足够了。孩子真心实意认识到错误,感同身受,这个是更高一层的要
求。
书里提到,管教孩子最困难的是在公众场合。这个几乎是所有家长最头疼的地方。一旦
能过这个关卡,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了。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在公众场
合妥协,不用很多次,孩子就会知道家长的这个弱点,从而利用这个弱点达到自己的目
的。
第三章 no child will like you
这里书里列出了孩子常用的6种抵抗管教的行为
badger(反复纠缠):比方孩子要求晚点睡觉,说诸如妈妈求你了,求求你让我再多玩一
会儿嘛之类的。
temper/intimadation:耍无赖,发脾气。
threat:比方你不给我啥啥啥我就离家出走!
martyrdom:拿头撞墙撞地之类的行为
butter up:拍马屁
physical tactic:砸东西
孩子经常会把上述几类夹杂着使用。或者一种方法没用了之后换另一种。家长要睁大双
眼明辨是非哈!
对付的方法就是不要受影响,忽视孩子的这些行为,该数数的时候坚决数数。不要试图
跟孩子理论,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负面关注。
对大一点的孩子,书里提出了一个major/minor system的惩罚体系。就是把孩子的stop
behavior按照程度分成三类,有相应的一系列可以选择的惩罚(惩罚的内容可以是一
样的,力度差别)
最重的:打人,骂脏话什么的,可以按照每岁TO 3分钟,提前30分钟上床睡觉,3天不
能玩电子游戏等等
中度的:每岁TO 2分钟,提前20分钟上床睡觉,2天不能玩电子游戏等
轻度的:每岁TO 1分钟,提前10分钟上床睡觉,1天不能玩电子游戏等
轻重程度每个家庭自行斟酌。在讨论惩罚方式的时候,可以适当参考孩子的意见。具体
的惩罚方式和力度书里的建议我不记得了。。。上面的是瞎写的哈,给大家一个参考而
已。
书里特别提到孩子说谎的问题。这点对我很有启发。里头说,如果家长确信孩子说谎了
,不要corner你的孩子。不要通过询问的语气来套孩子的话,因为逃避麻烦是人的天性
,如果家长用询问的语气,孩子的本能反应就是说谎。家长也许认为套话套到最后
confront孩子会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很厉害,孩子说谎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从而吸取教训
下次不说谎了。事实上,家长每一次corner孩子,都是给孩子一个锻炼说谎的机会。比
方老师告诉家长孩子今天在学校午休的时候跟别人打架了。家长不应该问孩子今天学校
里面有没有发生什么,孩子否认之后继续问午休的时候呢?之类的问题。而应该一上来
就说,我听老师说今天在午休的时候,你和谁谁谁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情。不要太严厉
太harsh,必要的话可以听听孩子的解释。孩子解释完该怎么处理我忘了。。。我个人
的感觉,如果孩子诚实认错,可以考虑减轻一点惩罚,以鼓励孩子说实话。如果是第一
次犯,又不是特别严重的错误,甚至可以宽容孩子一次。
第四章 Encourage good behavior
对于孩子好的行为,要多给予表扬。为了鼓励孩子自觉性,书里列了以下一些可以参考
的办法
positive
reinforcement:sandwich的评价方式(好-坏(optional)-好)比方孩子给你
看她写的作文,首先可以表扬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接下来,如果有必要,指出孩子可以
改进的地方,完了之后别忘了再找一些好的地方表扬。注意表扬要由衷的,而不是敷衍
孩子。这种方法可以鼓励孩子不断地跟大人交流。试想一下,如果每次孩子跟家长说了
什么,给家长看了什么,家长都是批评为主的反馈,慢慢地很自然的,孩子就不再愿意
跟家长分享了,不是吗?没有人会喜欢别人对自己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的,孩子也是一样
。再举一个例子,家长在忙自己的事情,孩子在一边自己玩,做家长的本能的反应就是
享受这样的宁静,而孩子一旦吵闹打扰到家长了,家长就会跳出来指责孩子。这是完全
可以理解的行为,是人的天性。但是我们作为家长,要试着战胜自己的天性。在孩子行
为表现良好的时候要多给予孩子正面关注和评价,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孩子因为觉得被家
长忽略而过分注重于赢得家长的负面关注。
simple request:这个忘了说的是啥了,汗,我只写了一个加注说not many
spontaneous request.让我再好好想想吧。。。或者谁有书的能不能给俺一点儿提示?
多谢哈!
timer: 这个很简单,让定时器代替父母的提醒,一来比较客观,二来定时器不会有情
绪,三来避免了父母反复提醒让孩子觉得很唠叨很烦人。
docking system:家长提醒孩子一次之后,如果孩子仍然不做,家长自己做,但是从孩
子零花钱里扣除一部分当做酬劳。这个适用于帮孩子收拾玩具和脏衣服什么的。大些的
孩子需要帮家长分担家务,如果他们没有按时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任务,也可以考虑这种
方法(对了,这里书上提到一个观点挺不错的,就是如果孩子就是不愿意收拾自己的房
间,各种方法都不凑效的话,家长是否可以考虑就由着孩子去了。但是有一个底限,就
是乱的只能是孩子自己的房间或者角落,家里其他地方仍然要按照家长的标准保持整洁)
natural consequences:这个我前面也提到过一些。比方上幼儿园的孩子,早上赖床,
不肯换睡衣,那就让他穿着睡衣坐车去学校,让他丢人。大点的孩子洗漱吃饭什么的如
果拖拉,那就让他迟到。这个比家长每天盯着屁股后面唠叨通常要管用,而且见效很快。
chart:家长挑选几个日常的项目(每次5-6个)做成图表,孩子每天如果按时按质量完
成,就给一个sticker或者小红花五角星啥的,累积够一定数量了(或者一周完成多少
比例)之后可以考虑恰当的物质奖励。家长要注意挑选的这5-6个项目,不能都特别困
难,也不能都特别容易,并且在制作表格的时候,最好能够把孩子容易完成的和不容易
完成的项目交替放上。这个表格放置的场所,可以是家里的公共区域,所有成员都能看
见,也可以是孩子的房间里头比较私密的地方,这可以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和偏好。一旦
连续几周孩子都能完成得很好之后(一般来说,这时候孩子这几方面已经养成了不错的
习惯了),家长可以考虑换5-6个项目。保险起见,在跟孩子公布这个方法之前,家长
可以偷偷观察孩子1-2个星期以确保表格上项目完成的难易程度比较适中。
书里特别提出了吃饭时间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说法,说是晚饭时全家相聚
沟通的一个好时机。但是对于有超过1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常见
的孩子吃饭时候容易出现的问题:要玩,不肯吃饭。开始吃了之后挑食,这个不吃那个
不尝。sibling之间互相揶揄讽刺甚至打闹,饭没有吃完就想离开去玩。大人说话的时
候孩子胡乱插嘴,等等等等。显而易见的,孩子越多越容易出问题。书上建议说,如果
家长试了很多方法也不能保证全家能一起享用一顿和乐的晚饭,不妨考虑一下分开吃饭
,至少,一个星期有几天大家分开吃饭。这样大家都能少一些stress,既然做不到最好
,就不要强求,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全家能够一起spend的quality time的机会还有许
多,晚饭时间并不是唯一。
最后一个是家庭会议:频率每2个星期一次就不错。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把困扰自己的
问题提 出来,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办法,达成一致。关于家务,大家也可以在家庭会议
的时候划分责任,商量出办法之后实行一段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召开会议讨论修改
调整。
=============================
对于所有的办法,家长需要注意的仍然是:no talking, no emotion. no emotion当然
是指负面的情绪,家长要尽量做到不发怒不发火,不责骂孩子。no talking当然不是说
一点话都不能讲,而是说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when to talk: when a
rule is being enforced。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适当的提醒(1次就够),不要反复多
说(大约就是咱们说的唠叨?)然后carry out相应的应对措施。不要跟孩子纠缠道理
(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变相鼓励孩子跟大人argue),而且弄得不好,大人说多了之后情
绪就不容易控制了。另外,惩罚完了之后切忌继续说教(似乎也属于唠叨的范畴?)这
个时候教训孩子,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因为这个时
候的孩子多少会有一些怨恨家长的情绪。
最后一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要有比较现实的期望,给孩子
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第五章 strengthening your relationship with your kids
第一点是关于孩子的self-esteem的。首先书里就指出,孩子的自尊是建立在现实的基
础上的,基于对自我的清楚认识,serious and tough。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为了“
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我很赞同这句话。我觉得咱们小的时候严厉的老
师比较多,对孩子批评和指责有余,但是表扬和鼓励欠缺的不少。但是现在的社会,尤
其在美国,我觉得很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初等教育阶段的,似乎有点在走另一个极端
,就是书里说的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表扬和鼓励特别多,批评教
育很少,即使有,也特别小心翼翼而谨慎。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对自己有着过高的
评价和不切实际的好感。可是孩子不能一辈子生活在这样处处充满呵护的环境里面的,
于是在真实的生活的打击面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些孩子轻易就选择了过激的行为
。书里提到,realistic and positive self-esteem is the by-product of a
life
well lived.这一点我很赞同。那么孩子如何能有一个well lived的life呢?前两天我
跟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妈妈聊天,也谈到这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都认为,没有人会喜
欢一个自私自利,骄傲自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well,也许父母,祖父母是唯
一的例外)而这样的人中间,我觉得真正觉得自己快乐的人比例不会高。所以为了孩子
将来能够和睦地跟别人相处,成为一个自尊自爱,谦逊有礼的人,早期的管束是非常必
要的。孩子需要考虑身边人的需求,孩子需要在某些时候做出忍让,妥协甚至牺牲。而
这些功课,我觉得越早越容易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越多,不好的行为越少,家长就越
容易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孩子,越容易自燃而然地少批评多赞扬孩子,孩子就更容易
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个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良性循环的过程,既有利于父母和孩子培养美
好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朋友之间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点是家长需要注意,no over parenting.书里举了一个例子,作者在超市买东西,
转角的地方出来一个十来岁的推着购物车的小女孩,离作者还很远。那个妈妈一转出来
就厉声跟孩子说,要孩子看清楚了,不要撞到作者。这个,就叫做overparenting。
overparenting,一个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很可能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你还
要关照,难道你认为我是白痴吗?)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独立的能力
(孩子容易养成凡事都依赖家长提醒帮助的习惯)还有其他方面吗?大家一起来帮我补
充吧~
第三点,affection and praise. 这个我只写了一句话说是live your own life
beautifully.这句话不难理解,不过跟小标题有啥关系涅?有点迷糊了。。。让我再回
忆回忆。。。
第四点,one-on-one fun。书里说大家都知道一大家子集体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一
对一的quality time强调地并不多。想象一下大家恋爱的时候哈,跟别人集体活动固然
开心,但是真正对两个人的relationship大有益处的,多半还是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时间
。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全家一起活动固然很重要,但是也别忽视了
父母一方和每个孩子单独相处的机会。时不时的,爸爸或者妈妈,应该只带一个孩子出
去有一些单独的活动。这个活动不用很fancy,出去吃顿饭,去公园散个步,去mall里
shopping,去书店买书,去gym锻炼,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最后一点,就是active listening。这个就是俺超喜欢的pet的方法之一!书里说孩子
小的时候,碰到问题依赖大人的智慧和判断比较多,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见识,阅历,
能力的长进,家长需要逐步从boss的位置上退下来,慢慢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来交流
,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可能的话,鼓励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部分我就不多
写了,pet里头写得很清楚。
娘家来人啦
玲卉是把我带进教会的第一人,我们溜溜是在她生日那天怀上的。无比开心!
溜溜这几天进步蛮大。bug妈妈说娃病一次就懂事一次真没错。自从跟薯条姐姐拉拉手以后,吃饭有了长足的进步,peer pressure也好知耻而后勇也好。现在自己动手吃,抓,用勺子自己吃都不错了,像模像样。有时候还拒绝外婆喂,要自己吃。吃我们大人的东西也没啥问 题。而且,饭量大了很多,让我有点害怕,怕她吃多了撑坏了。。。。薯条姐姐多来几次就好了,让溜溜看看吃饭的好榜样!也希望溜溜跟table food的蜜月期不要结束,胃口长好。溜溜对薯条印象很好,以至于对姐姐这个词很有好感。她看到窗外小女孩骑车,她就会神情很向往地说姐姐。
最近她说话也不错,英文词进步很多,tiger,dragen,spider等等都可以说,动词也会用很多了,给,挖,跑,要,擦等等。嘿嘿。吃完 了会说饱了,还会说gone。嘿嘿。现在叫她说什么好些都能跟上了。有个趋势是会了英文就不说中文了。。。大概是英文好发音些。
玩耍上面,最近是跟baby喂饭(一边喂一边说饱),教baby认动物,嘿嘿。蛮认真的。跟妈妈家家过家家,切菜切蛋糕做饭,假装吃,递给妈妈家家 和baby吃。过家家的时候有薯条的玩具,她就说姐姐。哈哈。还记得薯条姐姐。拼积木可以把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了。最近妈妈给溜溜养成的习惯,玩完一个玩 具,玩下一个的时候必须收好上一个玩具,经过两三天的训练,成果不错,得到外婆夸奖了。
上课和听故事的时候安静了很多,听故事可以坐15分钟以上,还主动要妈妈讲某些书,不喜欢听的书就说不要。嘿嘿。在图书馆的story time老实多了,还可以跟着老师做动作,比刚去那阵好很多。first five的活动也很喜欢,唱唱跳跳,玩沙子玩泥巴,嘿嘿。金宝贝的课,终于跟着老师说巴了,老师很激动。仍然巴结小老师,互动的时候坐老师腿上不要妈妈。 我们每天上午的活动安排很满,好开心。下午就在家里玩玩具,读书,做游戏,在家门口散步。说道做游戏,溜溜非常喜欢我们拿浴巾跟她互动,一起抖抖浴巾或者 她坐浴巾上我来拖,还有用浴巾裹住她在地上打滚的包春卷游戏。我要多开发一些这类游戏,感觉溜溜很喜欢。
跟薯条一家摘草莓
大清早,他们很辛苦开车远道而来。。。。一家子都长得漂亮,高挑,赏心悦目。。。。溜溜跟薯条一见如故啊,热身以后很快就一起玩了。这点我还挺意外 的,不过事先跟溜溜打了招呼,说有薯条姐姐和阿姨叔叔来玩,看来提前打招呼是对的。薯条喜欢溜溜的elmo,捏鼻子。。。哈哈哈。。。。还有小饼干,两个 小朋友都爱吃,薯条还很甜地喂了溜溜一块,把溜溜给美的。。。。。口齿伶俐的薯条表达能力已经很强了,自己还会说嘘嘘,果然在我家成功尿尿。。。。独立能 力很赞啊!妈妈好会养!
然后我们去摘草莓。我们附近的农场真好玩。很多farm animals,以前小朋友是看书,今天看到活的啦!昨天晚上我为今天的聚会祷告。神果然保守,并且大大祝福。我们两家玩的开心极了。看了蜜蜂,个头很大 的鸡,高头大马,牛,羊等等动物,而且很难得地看到了孔雀开屏,山羊走独木天桥。。。。我们想看什么都看到了哦!觉得好幸运!真是感谢神。
然后就是做拖拉机进农场摘草莓啦。。。。沿途很多不同的蔬菜,我们直奔草莓地。。。。。然后就像孙悟空进了蟠桃园。。。。。忘情地吃啊!薯条小朋友 应该领取今天的最佳吃草莓奖,她就站在草莓地里,忘我地吃,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眉开眼笑,我们看她吃也觉得十分赏心悦目啊!溜溜也有进步,吃了有三四个 吧,至少了。平时我们在店里买的草莓哪里有这里的香甜多汁啊。。。。长了见识的溜溜同学知道是好货,很赏脸地吃了不少。两位爸爸高兴地搜罗成色最好的草莓 分给我们吃。。。。我跟薯条妈妈开心地聊天。。。。。姥姥跟溜溜一起吃。。。。。又有吃又好玩又会了朋友,今天真是来对了!我们在三块草莓地吃了三种草 莓,肚子都饱饱的啦。。。。午饭都吃不下了。。。。草莓地边上还有牛油果,才知道牛油果树是这样的。。。。薯条小妹拿起牛油果就啃。。。。胃口不是盖的 啦。。。小肚子是个无底洞啊。。。。小孩子发不好“L”这个音,薯条和溜溜都管溜溜叫妞妞。呵呵。每个孩子都乐趣多多,两个孩子在一起乐趣可就不止两倍 了,看着她俩互动,我们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中午了,两个小宝贝该吃饭睡觉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分开各自回家。好喜欢薯条一家子,盼着再次跟他们一起玩!
http://huipan.files.wordpress.com/2010/05/1caebe0365a0c7fe0a6c51b4d9d420fa.jpg?w=300May
http://huipan.files.wordpress.com/2010/05/1f8efe9b8184199df3f0c25bc6d8d8af.jpg?w=300May
想回施福教会
其实回国都没有那么想,但是很想搬回长岛,跟弟兄姐妹一起,非常非常想。。。。。
我们小小的教会,网页都做得那么好,可见弟兄姐妹的服侍有多么热心和周到。打算把录音好好听一遍,灵粮啊灵粮。
我舍不得牧师~~~东强,群君,玉春,卢强大哥~~张钺,胡莹~~~还有我的一帮小师弟师妹。。。还有小朋友们~~~
太想家了。。。。
读书笔记-win the whining war and
other skirmishes之三
1.提供选择
当家长希望孩子完成某件事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两个以上的选择而不是下命令,让她必
须选一个。当孩子合作的时候,要及时说谢谢或者说选的不错。如果孩子提供了她自己
的建议,如果可行,就采纳。如果不可行,就重复家长提供的选择。如孩子拒绝选择,
家长简单重复提供的选择。如果孩子进步拒绝合作。家长可以说,那么我替你选一个。
家长要保持冷静和中立的态度。一旦孩子合作了,赶紧表扬。
2.提前通知
让孩子提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很快结束她目前在做的事情。没人希望被突然中断正
在做的事情。提前通知孩子下一步干什么能帮助孩子准备好过度到下一件事情。预留几
分钟让孩子完成正在做的事情,孩子更容易接受几分钟以后家长提醒要做的事情。
3.交换条件
希望孩子完成某件事的时候可以给她提供某种特权作为达成协议的交换。特权可以是得
到孩子喜欢的某种物件的机会,家长也乐意给出的。也可以是孩子接着可以做的一项活
动,比如去外面玩,去野餐,看影碟等等。为了保持协议没有冲突,家长要保持平静,
忽略孩子的拖拉和转移注意力,要保证协议提供的交换条件马上可以实施,一旦孩子开
始行动了,马上赞扬。孩子刚开始也许会拒绝合作,或者拖拖拉拉完成任务,或者根本
不完成任务,家长可以试着从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小任务开始着手练习使用交换条件。这
样的话,家长因为不很在乎小任务可以保持平静,小孩也可以感觉到她自己的确可以掌
握交换条件的自由。如果孩子不想完成任务,那么她自动放弃了可以得到的特权。如果
孩子完成了协议,记得要表扬哦。
4.好行为表
记录下孩子的好行为,可以提醒自己记得及时表扬孩子完成的任务和进步。这个方法合适
3-12岁的孩子。
1.挑选5-6个目标好行为。可以选择发生在每天最混乱的时间段的事件,比如早上上学前,
放学后,睡觉前。挑两个孩子通常做的好的行为,两件孩子偶尔做的好的行为,挑1-2件孩子
通常不做或者极少做的好行为。按时间顺序列在表上。尽量把孩子能做好的和期待她做好的
交替出现在表上。
2.私下和孩子共同记录十天,细数孩子的进步。每周可以看看孩子好行为进步的百分比。
如果孩子进展过于小,那么要调整放在表上的行为,挑选孩子更容易办到的,比较容易鼓励孩子。
反之,挑难度大点的行为。
如果你认为这个方法合适自己的孩子,可以把这个好行为表公开给全家人。
在家庭会议的时候简短地引入这个好行为表。
3.把表格贴到孩子期待贴的地方,一旦孩子做好了一件事,立刻奖励一个小贴纸,比如红花,
星星,或者笑脸之类的。
4.每天睡觉之前,跟孩子一起数数一天得到的奖励,夸夸孩子的进步。一周以后孩子可以用积累的
贴纸换得一个小小要求或者奖励一个奖品。
5.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姑且不予理会也不提及,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如果实在是忍无可忍,
试试设立规矩的方法(稍后提及)。如果孩子一天一个奖励都没有得到,鼓励孩子说,明天我们再加油!
并且让孩子注意到自己已经取得的进步。
No
今天做了小朋友爱吃的萝卜烧排骨,小朋友好爱吃啊。吃了不少。小朋友还爱吃外婆的蒸鸡蛋,爱吃豆腐,叫着豆~~豆~~~。
最近小朋友学了不少动词,说的最多的是酒(走),坐,两(按),打打。嘿嘿。
生病了待遇好啊,出门散步不走路改坐小推车了。溜溜很喜欢坐车,老实地做里头到处看。平时我们督促她多活动,不给坐,今天外婆特批两次出门都坐车。 生病了,吃抗生素,妈妈特地给她吃香蕉,这种导致便秘的水果平时溜溜是吃不到的。嘿嘿。今天我们吃草莓,正是季节的草莓很美味。溜溜也要吃,就说 莓~~~~~莓~~~~~~她吃着好玩,吃几口然后在手里使劲捏,榨汁。。。蓝莓也是这个待遇。
溜溜特别喜欢看巧虎,平时我们如果很忙,她纠缠我们,就让她看看巧虎。一般能稳住她15分钟左右。带大溜溜,巧虎功劳大大的。她学着巧虎坐小马桶,还总是把洗手间门关上。
今天溜溜玩过秋千以后,主动提出让baby也荡秋千,轮着玩。惊喜啊。还跟baby手牵手跳ring-a-ring-a-rosie。还有就是现在 溜溜会主动说谢谢了。虽然是说的洗洗,但是满脸堆笑,不住点头,很有诚意。说please的时候,说匹~。她拿到妈妈拨好的橘子会递给爸爸和外婆吃。但是 真正她喜欢吃的东西好像还是舍不得分享的,比如说排骨,鸡腿骨这类。
现在本事大啊,昨天外婆叫我看,溜溜自己爬进玩具箱子里埋在里头玩玩具。。。滑梯则是两下就上去了。
咳嗽真是可怜
这几天溜溜有点混淆否定词了。因为她每次要我抱,我都说不抱。她每次说怕,我都说不怕。以至于现在她要我抱就说不抱不抱,看见虫子害怕也说不怕不怕。
在家爬滑梯很厉害了,来来回回正面侧面都能爬上去了。
where is thumbkin的手指舞蹈跳的很熟练了。
咳嗽
今天溜溜在诊所表现很好,有礼貌,主动说hi,谢谢,拜拜,医生和护士都很高兴。今天还打了两针预防针,我一直跟溜溜唱歌,以至于护士在干什么溜溜 都不知道,直到针扎进去,才哭起来。针头拔出来,护士夸她好孩子,她听懂了,不哭了。嘿嘿。小小自尊心很强啊。外婆说比妈妈小时候强,妈妈是不依不饶地坚 持哭下去。。。。。
昨天晚上溜溜睡得也不踏实,老动。估计是不舒服。真可怜,喉咙里有痰但是不会咳出来,估计喉咙痛也说不出来。晚上醒了两次都喝了很多很多水。我们开了加湿器希望她好受点。
昨天突然在她张嘴嚎的时候发现,溜溜刚刚长出来的臼齿和前面的几颗牙齿都是黄色的!!!说明我们给她漱口压根就没洗干净。。。这个这个。。。妈妈太 失职了,检讨检讨。以后用小牙刷可能还是不行,换成用纱布擦试试。另外,我们这里的儿童牙科非常不错的,一定要去看看医生,让医生指导一下。
读书笔记-win the whining war and
other skirmishes之二
对孩子的坏行为不予理睬而不是简单的不理孩子。并非是对孩子的坏行为用沉默来惩罚,也不需要动怒来表示对坏行为的反对。只要给孩子一个信息:我不喜 欢你这个行为。你这样做什么也得不到,你继续这样做,我还是不会注意你。使用不理睬的这个方法关键是一旦孩子停止坏行为,开始家长喜悦的好行为,立刻给予 赞扬。这个方法对设立规矩很有效。
家长转移自己对坏行为的注意力有好几种形式:走开,换话题,专注其他事情,重复家长希望的行为,停止眼神交流,声明自己不会停或者看坏行为然后立刻执行。
转移注意力的几个要点:
1.停止眼神交流,身体移开,向孩子表明没兴趣。
2.脸上保持中立的神情,不要显示怒气。
3.没有情绪,不说话。可以看看手表,听音乐,弹弹衣服上的灰尘,没有怒气没有受够了,没有绝望。。。。总之就是给予零信息。
4.时效:不好的行为一旦开始就执行。
5.准备好表扬孩子。一旦孩子停止不好的行为开始好的行为,离开表扬。
怎么使用这个方法
1.对不喜欢的或者希望减少的行为做到心里有数。
2.清楚知道孩子的什么行为是家长想要的并给予赞扬。
3.做好准备,无视坏行为的时候刚开始坏行为反而会有点点增加。那么继续无视。
4.注意到好行为的出现会越来越早,坏行为出现的次数会减少。
5.提前计划一下。对坏行为有所预期(什么时候,地点等等),坏行为发生时还会发生什么,发生时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坏行为停止时我该怎么表扬,小孩不停止坏行为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时,表扬做的好的那个孩子,无视另一个孩子的不合作坏行为,一旦另一个孩子也加入好行为或者停止了坏行为,立刻表扬孩子的合作。切忌不要比较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