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午10点多,坐上朋友的车去了七星观。
七星观,一直都耳有所闻,却不曾去过。
对于人们口中纯道教的传闻,让我不太相信。
在潮汕地区,处处都可见和谐的三教并流,竟有独一道观存在?
让我一直甚是怀疑,而更向往,要去见识一番。
七星观位于:普宁市高埔镇大星村横屏岭南侧。
高埔镇我是去过不少次了,不过每次去却都是在朋友家周边走走了事,谈不上游玩。
七星观位于高埔,在一开始听闻时候,让我有点自叹经如此孤陋寡闻。
不过据资料显示,七星观也是近期才重建而成,怕是一些本地人都可能不知道吧?
我们的车直上池尾高速,一直到高埔高速出口,下了高速后,还一直开。
究竟那时候是多久的车程,我忘记了。
只记得在半路一个有大块村名石牌的地方拐进去就是。
车在一大段水泥路之后,就是山路了,还好长好长,不过我倒是忘记拍几张照片留念一下!
山路崎岖蜿蜒,常常听人们说的山路十八弯,估计在这里就谈不上了。反正,路不好走。
许久之后,一个山弯拐过去,就到了。
入目的是大片大片的空地,再远处的山与观相映,让人感觉是一个宏伟的建筑群。
可惜,原来这里的工程还在新建中,看情况可能还完成不到十分之一。
本来想在山下走上去,不过似乎大家都不是勤快的人,于是就直接开到山腰的主体建筑那里去。
停车,出门走动。

我们的车停在现主殿前面,一下车,就是慈航殿。
慈航两字,立马就打消我对纯道教的一个想法了。
本来,我以为这个是纯道教的硬伤。
后来看了一些资料之后,才知道:心即是道,道亦是佛。


慈航殿让我直接就想到慈航苦渡,想到观音菩萨。
也一直以为,观音仅是佛家崇拜。
却不知道,原来佛道在中华大地,早已是一家。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是男身,却不知道,观音亦道亦佛!更不知道,观音也叫做慈航道人。
而如此看来,正殿的供奉的慈航观世音,其来有自。
关于观音:

在慈航殿前方左右各有一祈福树(也俗称许愿树)。
树上挂满了祈福信物。
不过我很好奇,是观里的人挂上去的?还是香客?


在慈航殿悠转了一下,拍了几张照片。
不过就是没有拍摄主殿里面的景观。
似乎对于拍摄神像,我总是有些顾忌的感觉,哈哈哈。
当然,那也一时找不到拍摄的感觉。
出了慈航殿,在右侧(白虎位),有一救苦殿。
一早来时,就已经看到了,现看完慈航殿就走过去那边转转。

救苦殿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也是道的别称。


救苦殿前大香炉上的龙风铃。

出来后拍了一张正面的救苦殿照片,就离开。
看完救苦殿之后,我们往左侧去:文昌阁。

远远就被藏在郁郁参翠中的文昌阁吸引住。

半路看到地上的两根龙柱。
根据资料显示:七星观历史悠久,自公元260年至今。
在公元1778年曾扩建过,而毁于1958年。
当然,历史,很多都只是一个说法。
来七星观看到的,基本都是全新建的。
也许,就只有这两根龙柱才算有一定的历史时间了。


文昌阁供奉的是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关于文昌帝君:
在游玩的时候,都没去记得殿里供奉的神祇是谁。
后来多亏根据宫殿的匾额名才知道,原来都是大有来头的。
个人的想法里,总认为文昌阁是儒家的一个体现!
七星洞这个地方,建了一个文昌阁,感觉有点怪怪的。
儒家在许多地方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
文曲帝君却是道家神祇,而所信仰的,更多是在倡导儒家的一种思想。
也许这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一个体现。
慈航殿、救苦殿,文昌阁!
亦儒,亦释,亦道。


文昌阁碑记、续记。

友偷偷的跟我说:那个佛字!!真是和谐!!
是啊!无处不在的和谐!!

看完文昌阁,想想刚才的慈航殿没有拍摄多少,就跑回去再看看。


主殿内!!
按奈不住,还是想要拍一张殿内的全景。就是拍得不好!
主殿内除了供奉观音菩萨之外,还供奉另外神明。
可惜的是我没去记住他们的名字!


七星洞的匾额题字基本都出自名家之手。
我不懂书法,只觉得写得好看,很好。

慈航殿正门上的狮头门环。
看到这些时候,光线比较特别,突然就有拍摄的感觉。
于是咔咔咔,拍了几张,不过就只有这张还能见人。
中华文化里,门环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只是相关的书籍似乎不多,我也知道得太少,不然,也许这个狮头门环我也能说点什么上来,呵呵呵。
不过,门环在古时,倒是有等级分别的,现,几乎只要有钱想安上就安上去了。

我蹲在门后面,一直等那道长转过头来,好让我拍一张有意思点的照片。
可就是道长都不转过来,要不是贪心急拍下来,估计连个人影都没有。
七星观的修道人,都是外地的。
在跟他们交谈时候,他们以为我们是记者,呵。
不过,我们的目的只是游玩,也没怎么跟他们聊。
在潮汕地区,出家修道的人相比修佛的人少之又少。
可能吧,佛普渡于天下,道修于心,儒则潜于生活。
宗教都少不了自己的法器。
在慈航殿内就有不少道家法器,如:铛子、钗子(单击铰子)、铃子、木鱼、引磬、磬、鼓、铙铍、钟等。
当然,我没有拍摄下来。
在慈航殿门外摆着一钟一鼓。
也许,在修建中的七星观,钟鼓二楼尚未建成,于是乎,权宜便摆置在殿外左右吧。


关于钟鼓:
基于以上资料看来,殿外这一钟一鼓,必是代替钟鼓楼上钟鼓的了。

在殿侧壁,有一“七星洞天道观总体规划效果图”。
看过效果图之后,许多想不出来的,基本迎刃而解。

殿外香炉上的小狮子。

大殿临下的红灯笼。

这个是挂七星观斋堂门前的道家法器。
可惜我都不知道它叫什么,只知道,每当敲打这个时候,就是吃饭的时候。
本来想再往山后去,拍一张七星观的全景。
当然,结果是上不了山。
于是,看够了,我们就下山去。
去看看山门和灵官殿。



道贯古今。
突然才发觉,灵官殿建筑架势是现今七星观规模最宏伟的。
在刚才的效果图里看过,七星观的群体建筑还真没建完成十分之一。
不过看来七星观的建设工程都搁下了,也许是资金的问题?
还好,重要的几个宫殿基本都完成了,就是不知道剩下的要建设到什么时候。


不知道怎么,今天去七星观就是对这些门环特别感兴趣!哈哈。
还不停的挪动门的位置,弄出那个开门的声音,在幽静的山里,听起来感觉有些诡异不已。


灵官殿正门的门环、门钉。
门钉有装饰,等级,加固,三个作用。

灵官。
灵官殿供奉的是灵官。
似乎人们对佛家的神祇懂得比道家多太多了。
来一趟七星观,见到的天尊、天神、大帝、帝君、真人,真不少!
可惜就算看到神祇的名字了,都还是不知所云。

宏伟的灵官殿。

灵官殿、南合武当。
对于南合武当,武当之意,简单直接。
而南合二字,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在找的资料了看,南合武当确有其出,但此南合并非彼南合。
在湛江,有一南合武当:该处,南合是雷州市的一旧称。
故,雷州的南合武当合情合理,通俗易懂。
而普宁这个南合武当,实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哈。
也许,南是七星观的位置,合是应合武当?


灵官殿的龙柱。


现代庙宇的石雕越来越精工。
虽然基本都是电机切割的,不过还是一样很费心思。


七星观的正面。
寺院道观多建于山林之间,故,大门亦称山门。



山七星观山门前的石狮子。
本来想拍一张狮子抢球的照片,不过走得仓促,没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随便拍几张就走开了。

在围栏石缝见看灵官。

灵官殿出檐上的套兽。
不过怎么看,都觉得像少了个仙人。

山门和灵官殿。

在未建成的太极广场上看七星观。
在七星观山门后边有一个休憩亭并没有做拍摄。
在七星观有不少东西值得拍摄,不过可能是建筑实在太新,总让我容易失去拍摄的兴趣。
七星观现今修建还未完成,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算完工。
来一趟七星观的路不算近,山路也不好走,来了之后,还好感觉还不算失望。当做了了心愿吧。
也许将来完工后的七星观真的会远近有名吧,毕竟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它确实是一个纯道教的道观。
关于七星观的:
2010,6,1
完。
后一篇:普宁市下架山镇双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