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22-03-15 14:04:49)

《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单位:前卫镇第二幼儿园            教师:张静妮

9月份开题以来,笔者和课题组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认真细致的完善课题资料,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由于幼儿园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使得本次课题每个阶段都能够顺利进行。课题组成员认真的做好每一阶段工作,重视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能力是大班幼儿必备的能力,大班也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教学研讨、家长问卷、家园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此次课题研究。尤其是老师创设了丰富精彩的区域游戏活动、户外活动、以及教学活动,并为幼儿创设了多种区域活动材料,幼儿们都特别感兴趣。种种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现将我们的课题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   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提高认识。

理论指导实践,学习转变观念。笔者和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不仅认识到“没有课题研究,就没有教师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还深深感受到“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总结以往的教育工作,带领教师转变了传统教学观念,统一了认识。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我们不仅以研代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而且还进行了多次教师观摩课活动。

 2、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

 向大班组的家长发放了有关幼儿合作能力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表撰写分析报告,家长普遍认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是一项很好的课题,他们定会大力支持与配合,做好家园合作,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针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园开展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有哪些?》、《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等多次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们能充分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合作的策略,老师们都明确了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生活中、在区域游戏中、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在老师们的多次发言中,我们课题组也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有了新的认识,也掌握了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诸多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让教师们在后面工作的开展中有了更多的依据和理论基础。

 4、创设多样的合作环境,为幼儿提供合作机会

 教师通过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合作的机会和材料,教师们通过创设区域环境,为幼儿创设了合作的机会,如美工区、表演区、建构区、益智区等都进行了新的环境创设,并且都投放了更多新的区域活动材料,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尝试了与同伴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冲突,教师们也为幼儿提供了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了合作的重要性和有趣性,孩子们学习了如何分工合作,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明显的提高了。

 5、教师利用多次教学活动,让幼儿掌握与人合作的方法。

 教师开展了多次教学活动设计,让孩子们掌握了与人合作的快乐,如《一起来组画》、《让纸片站起来》、《合作真快乐》、《一起来合作》、《拔萝卜》、《好玩的报纸》等教学案例,教师们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自己总结怎样合作,感受合作的乐趣,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孩子们感受到合作的乐趣,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

 6、运用家长征文的的形式,向家长征集优秀的教育幼儿的案例和文章。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的家长都能积极配合,我们让家长们针对自己的孩子有关合作方面的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撰写了有关在幼儿合作意识培养方面的相关处理方式方法和意见的文章,通过家园配合的形式,有效的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也能增进家园联系。

   二、主要研究观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对于幼儿来说,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技能,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学习了如何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不断的去亲身体验和探索合作的方法和奥秘,使得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等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使幼儿养成了独立自主、友好待人、协商处理事情的好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1、搭建游戏环境,为幼儿创造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幼儿园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起重要作用,引导着幼儿合作的方向和水平,是儿童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场所。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为幼儿提供与人合作的教育环境,提供物质环境让孩子们参与,幼儿的主题意识、合作精神都可以得到培养;通过参与活动,还可以让幼儿感受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和同伴合作的重要性等,通过合作游戏等活动形式,增进儿童之间的了解,并能尝试解决发生冲突等问题。

 2、教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幼儿的合作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的,而幼儿的性格内向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如果尽可能的在孩子相关年龄的基础上制定恰当的计划,通过教育干预,并为幼儿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幼儿将更加自信。积极引导幼儿通过协商解决矛盾和纠纷,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能分工合作,遇到困难、和同伴发生矛盾时,能自己协商解决,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掌握合作的方式方法,帮助幼儿创设温暖的人际关系,从而从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3、家园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家庭对幼儿的合作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独生子女居为多数,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太多家庭以独门独户为主,作为独生子女整日待在家里,无语言、无沟通、独自玩玩具、做游戏,更不要说与人合作了。家长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而对影响幼儿一生的合作能力的发展不够重视。课题研究中的家长问卷、亲子游戏等活动,也能让家长们能正确的认识、重视到幼儿的合作能力,从而和老师们一起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

 课题从开展以来,我们课题组的成员认真研究,并做好每一阶段的研究情况,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课题组成员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关文件。

  2、以读书节为契机,向教师们发放了工具书,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并要求每位教师撰写读书笔记。

  3、面向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并将问题进行汇总,以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4、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开展了3次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们掌握了合作的策略。

  5、创设区域环境,为大班的区域中增添了新的幼儿操作材料,丰富了幼儿的活动材料,为幼儿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形成区域活动观察记录2篇。

  6、开展了六次教学案例与分析活动,形成优秀教学活动的设计6篇,反思6篇。

  7、向大班家长征文,征文内容包括幼儿有关合作能力方面的变化;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在您孩子身上发生的有关合作的问题以及您的处理方法;对于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自己的建议或看法这几方面的问题,共收集家长征文2篇。

  8、认真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并形成户外活动观察记录7篇。

  9、在教学活动中随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了教育随笔6篇、论文2篇。

   四、下一阶段安排

 1、针对已有的方案再次梳理,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进行较为具体的经验交流,形成可行、可推广的课题研究成果。

 2、继续为区域中投放材料,提高幼儿合作的机会和兴趣。设计更多、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孩子们再次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之处和喜悦之情。

 3、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们设计多种合作游戏,并形成《前卫镇第二幼儿园大班幼儿合作游戏集》。

 4、利用亲子游戏,共建合作平台,设计家庭小组游戏,让孩子们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同时增进亲子感情。

 5、设计大班幼儿之间小组合作游戏比赛,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6、发放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水平。

 7、成果展示要具体,形成:观察记录、论文、教学案例、随笔、读书笔记、报告等等。

 8、按照计划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9、随时积累和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