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22-03-15 14:04:49)《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单位:前卫镇第二幼儿园
自9月份开题以来,笔者和课题组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认真细致的完善课题资料,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由于幼儿园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使得本次课题每个阶段都能够顺利进行。课题组成员认真的做好每一阶段工作,重视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能力是大班幼儿必备的能力,大班也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教学研讨、家长问卷、家园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此次课题研究。尤其是老师创设了丰富精彩的区域游戏活动、户外活动、以及教学活动,并为幼儿创设了多种区域活动材料,幼儿们都特别感兴趣。种种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现将我们的课题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1、
理论指导实践,学习转变观念。笔者和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不仅认识到“没有课题研究,就没有教师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还深深感受到“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总结以往的教育工作,带领教师转变了传统教学观念,统一了认识。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我们不仅以研代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而且还进行了多次教师观摩课活动。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针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园开展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有哪些?》、《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等多次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们能充分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合作的策略,老师们都明确了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生活中、在区域游戏中、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在老师们的多次发言中,我们课题组也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有了新的认识,也掌握了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诸多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让教师们在后面工作的开展中有了更多的依据和理论基础。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的家长都能积极配合,我们让家长们针对自己的孩子有关合作方面的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撰写了有关在幼儿合作意识培养方面的相关处理方式方法和意见的文章,通过家园配合的形式,有效的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也能增进家园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对于幼儿来说,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技能,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学习了如何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不断的去亲身体验和探索合作的方法和奥秘,使得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等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使幼儿养成了独立自主、友好待人、协商处理事情的好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的合作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的,而幼儿的性格内向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如果尽可能的在孩子相关年龄的基础上制定恰当的计划,通过教育干预,并为幼儿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幼儿将更加自信。积极引导幼儿通过协商解决矛盾和纠纷,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能分工合作,遇到困难、和同伴发生矛盾时,能自己协商解决,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掌握合作的方式方法,帮助幼儿创设温暖的人际关系,从而从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家庭对幼儿的合作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独生子女居为多数,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太多家庭以独门独户为主,作为独生子女整日待在家里,无语言、无沟通、独自玩玩具、做游戏,更不要说与人合作了。家长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而对影响幼儿一生的合作能力的发展不够重视。课题研究中的家长问卷、亲子游戏等活动,也能让家长们能正确的认识、重视到幼儿的合作能力,从而和老师们一起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师们设计多种合作游戏,并形成《前卫镇第二幼儿园大班幼儿合作游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