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调查问卷分析
(2018-10-29 23:49:58)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调查问卷分析
——葛牌镇草坪幼儿园 张静妮
一、目的要求: 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幼儿未来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大班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与人合作的情况,并且为了引起家长对幼儿合作意识的重视,了解幼儿回家后与同伴合作的情况,特制定了此次问卷调查,良好的家园配合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发展,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研究的课题。
二、调查方法:
开卷调查方法:
1.您是孩子的?(
A.爸爸
B.妈妈
C.其他亲属
分析说明:有67.3%的家长选择是其他亲属,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说明山区孩子们父母亲自带孩子的比较少。
2.您的孩子见到好朋友是否能主动打招呼?(
A.是
分析说明:83.3%的家长选择孩子能够主动与好朋友打招呼,说明孩子们还是比较和好朋友交往的。
3.您的孩子在平常生活中有意识去合作吗?(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分析说明:选择有的家长是35.4%,选择没有的家长是45.6%,选择不清楚的家长是20%。说明大班的孩子在回家生活与人合作的现象还比较少。
4.您在平时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完成一件事吗?(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分析说明:选择有的是36%,选择没有的是43.7%,选择不清楚的是20.3%。再次说明了大班孩子和小朋友共同合作的现象还是比较少,需继续提高合作意识。
5.您有没有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孩子是否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
A.有
分析说明:选择有的是78%,选择没有的是22%。说明大班孩子们还是很喜欢与人合作游戏的。
6.您在平时生活中平均每天和孩子接触多吗?(
A.多
分析说明:选择多的家长占65%,选择没有的占35%.说明家长和孩子每天接触较多,经常在一起。
7.您在平时生活中发现当孩子在自己无法完成一件事时会愿意找其他人帮忙吗?(
A.会
分析说明:55%的家长选择会,45%的家长选择不会,说明大多数孩子们遇到问题会去找别人帮助,有与人合作的潜意识。
8.您是否希望幼儿园能进行一些有关合作培养的训练?(
A.是
分析说明:100%的家长选择了是,说明家长很期望幼儿园给孩子提供与人合作的平台和机会,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9.您觉得您是孩子游戏的好伙伴吗?(
A.是
分析说明:43%的家长选择是,67%的家长选择不是,说明部分孩子有与人合作游戏的意识,但是部分孩子觉得家长在和孩子游戏时可能没有孩子和孩子们合作更有意思。
10.您孩子所在幼儿园有没有经常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A.有
分析说明:100%的家长选择有,说明园里这样的机会确实很多,大家也比较满意。
11.您孩子的性格属于开朗型还是腼腆型?(
A.开朗型
分析说明:27.3%的家长觉得孩子性格内向,其他72.7%的家长的家长选择孩子是开朗型的。
12.您的孩子见到自己的好朋友能主动打招呼吗?(
A.能
C.不能
分析说明:选择能的家长占46%,选择需要提醒的占18%,选择不能的占36%,说明孩子们与人主动打招呼的情况比较少。
13.游戏中,您的孩子愿意与同伴合作游戏吗?(
A.愿意
C.不愿意
分析说明:38.2%的家长选择愿意,33%的家长选择需要提醒,28.8%的家长选择不愿意,说明孩子们不太愿意和小朋友合作的比较多。
14.在游戏中,您的孩子能运用一些简单的邀请语吗?如:“可以吗”“能帮(借)我一下吗”等。(
A.能
C.不能
分析说明:27%的选择能,52%的需要提醒,21%的选择不能,说明多数孩子还不会有文明用语和同伴交流。
15.当玩具或积木材料不够用时,您的孩子能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吗?(
A.能
B.需要提醒
C.不能
分析说明:选择能的26%,选择需要提醒的47%,选择不能的27%的选择不能,说明孩子们互相谦让的还是比较少,而且大多需要家长提醒,个别孩子还没有和同伴轮流玩的意愿。
16.游戏中,当您的孩子遇到挫折时与同伴商量,尝试解决问题吗?(
A.能
B.需要提醒
C.不能
分析说明:38%的选择能,29%的选择需要提醒,33%的选择不能,说明大班孩子和同伴商量解决问题的意识较少,也不善于和同伴商量解决问题。
17.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您的孩子能主动帮助同伴吗?(
A.能
B.需要提醒
C.不能
分析说明:28%的家长选择能,55%的家长选择需要提醒,27%的家长选择不能,说明大多数大班孩子不善于主动去帮助别人。
18.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您的孩子能找小朋友协助吗?(
A.能
C.不能
分析说明:15%的家长选择能,43%的家长选择需要提醒,42%的家长选择不能,说明孩子们选择别人协助的情况较少,还有待提高和促进。
19.当您的孩子与小伙伴在玩游戏时发生矛盾后,孩子的反应是什么?(
A.需要帮助
B.推、打
C.愤怒、啼哭
分析说明:39%的家长选择需要帮助,35%的选择推打,26%的选择愤怒、啼哭。说明孩子的合作意识较浅薄,不善于与人合作。
20.家里来了客人,您的孩子是否主动与客人交流?(
A.主动拥抱、问候
B.需要提醒
C.自己玩
分析说明:选择A选项的占40%,选择B选项的占35%,选择C选项的占25%,说明较少部分孩子愿意主动去与人交流,多数孩子还不善于与人交流。
21.您的孩子能经常将自己的物品与他人分享吗?(
A.经常
B.偶尔
C.不愿意
分析说明:选择经常的占50%,选择偶尔的占15%,选择不愿意的占35%,说明孩子多数愿意与人分享玩具,部分孩子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在与同伴合作方面的意识还较浅薄,有待进一步指导和提高。
(1)首先,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环境,家庭环境跟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是出现这些状况的首要原因。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大多也是接受的是祖父母的溺爱教育和随性教育,跟同伴在一起根本不懂得谦让与合作分享,许多孩子不能受半点委屈。况且,个别家长有“从小就不能吃亏”的思想,促使了孩子与同伴交往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有的孩子在同伴游戏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他,更不会主动地与同伴玩合作游戏。这些幼儿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的现象。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有些幼儿在同伴合作时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