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晋黄土地风情——清太徐抗日县政府旧址杜里坪

(2012-10-27 15:29:30)
标签:

杜里坪

山路

日本鬼子

县政府旧址

抗日战争

分类: 游记散文

      得知清太徐抗日县政府在杜里坪村,我便动了心思,闲来无事时约上几个人一起去看看。杜里坪村位于太原市天龙山风景区西南方向的黄楼沟内,是与杏坪村合并而成的一个行政村,全村75户人家共365口人。抗日战争年代,清源县、太原县、徐沟县曾联合在该村成立清太徐抗日民主县政府,以此作为根据地宣传动员群众、发动地方武装,筹集物资、支援前线,在山西省抗日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篇章http://s3/mw690/71c1ecfbtcd05863f2872&690   从太原去杜里坪,走旧晋祠路经过晋祠,在通往清徐的路上走到王郭村转向西。http://s9/mw690/71c1ecfbtcd059aca2278&690   一路上山,蜿蜒而行,又经过杏坪村。站在杏坪村口,地势不错,便于封锁,进退有据。

http://s9/mw690/71c1ecfbtcd05aadb8a18&690    这就是杜里坪村,村子不大,石墙石路。经人指点,我们走往抗日县政府旧址。http://s9/mw690/71c1ecfbtcd05b03a4348&690   村里建筑古朴,简陋,大概已经很少有人住了,颇有原生态的意味。

http://s1/mw690/71c1ecfbtcd05d86ecd90&690    清太徐抗日政府旧址前有一棵大槐树,槐树前有一块说明牌。

http://s16/mw690/71c1ecfbtcd05df816c1f&690   这就是清太徐抗日县政府旧址的院门,石墙石屋,仍然是以前的旧貌。

http://s14/mw690/71c1ecfbtcd05f1c0bebd&690   大门两旁有红五星,院墙上挂着一个锈迹斑斑的牌子。

http://s12/mw690/71c1ecfbtcd05faec9c6b&690   屋里是窑洞式里外间,房主叫郭七只。他介绍说,里间是当时抗日县政府办公的地方,外间是休息室兼公堂,当抓来汉奸嫌疑分子的时候,抗日政府的人员就在这里审讯,一旦落实汉奸行为和罪名,立即押到外面砍头,节省的子弹是用来打日本鬼子的。
http://s10/mw690/71c1ecfbtcd06140b9d49&690    屋墙上贴的部分图片和文字简介。
http://s16/mw690/71c1ecfbtcd0615670e4f&690   这是当时人们使用的砚台、油灯、烟锅、刀子、碗碟等日用品。

http://s14/mw690/71c1ecfbtcd06234918bd&690   就是岁数较大的老两口,忠厚诚实、默默无闻的守候在这个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意义的旧址。

 http://s5/mw690/71c1ecfbtcd0630e2de64&690        我走出屋外,放眼四望,发现抗日县政府所在的屋子处于村中的最高处,而且很便于观察到有一定距离的进村道路,便感叹当初抗日志士们选择的这个地点选择的好,极具战术眼光。据郭七只介绍说,从杜里坪走到现在的旧晋祠路边上有11公里,当年日本鬼子们为了清剿抗日县政府,竟然三次挟枪带炮,窜到这里攻打抗日县政府。他们把目标对准那棵大槐树进行轰击,老百姓们得知日本鬼子要来的消息,则提前转移到山里进行躲藏。

    http://s2/mw690/71c1ecfbtcd063c9e89f1&690       临走前,我又拍了几张村里的照片,村里基本呈现了一种自然、简朴的原生态面貌,也表现出这个村子的缓慢发展。这个村子是姚村乡最偏远的村子,总共有5、60人,目前只有10多号人,大多数人已经居住到了姚村。该村自产核桃、杏干等物品对外销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