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里河一小62级
(2013-04-24 19:34:09)
标签:
三里河一区计委大院三里河一小62级陈可清 |
分类: 小学 |
当年计委大院62级的一部分同学就读于位于回民区的三里河一小。根据一小62级四班陈可清同学的回忆,三里河一小62级的学生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区域:
- 回民区
- 三里河一区的楼房区,计委大院楼房区11门到39门离一小很近,估计这些同学是划片划过去的。其中,也有生日小的同学。这些同学并不是按所住楼门分去的,而是因为年龄偏小(55年9月1日以后出生)等特殊原因,不愿意再耽误一年,而自愿地选择了去三里河一小。
- 三里河一区大院内的菜市场对面,经委食堂的后面,统计局食堂的左侧,南建委的南侧和三里河一小后墙之间的平房区,平房区住的都是计委的后勤人员。这些平房区离一小很近,估计这些同学是划片划过去的。
- 三里河一区南建委
- 三里河二区
- 三里河三区
三里河一小62级老师:
- 宋??老师
(班主任) - 马??老师
(体育) - ???老师
(图画) - ???老师
(音乐) - ???老师
(地理) - ???老师
(自然) - 一年级
四班,班主任 宋老师
算术 袁老师,
语文 马老师,
音乐 图老师,
体育 冯老师 周冰
图画 ?
周怡 课外辅导员
二年级 班主任 马老师
三年级到六年级
一班 班主任 黄平
二班 班主任 孟老师(三年级) 陈玉英
三里河一小62级各班共有??名学生,其中男生??名,女生??名 (含中途转入及转出,按英文字母排序):
- 陈可清
(计委121门, 月坛中学?班, 阜外医院) <故园一故客> - 陈
燕 - 陈振启
- 丁
娜 (计委20门, 三年级时考上实验二小外语附小) - 杜丽亚
(三里河浴池右侧的高台阶, 月坛中学?班) - 冯建萍
(后转到四小 ,月坛中学?班, 阜外医院) - 高翠芬 (南建委南面的平房院,月坛中学?班)
- 葛京荣
(计委?门, 月坛中学?班) - 顾援朝
(计委31 门,月坛中学?班) - 康林茂
(计委32 门,月坛中学?班) - 邝晓珊
(计委34门, 月坛中学?班)
- 李葆生
(三里河浴池右侧的高台阶 , 社中?班) - 李京荣 (统计局食堂对面的平房,月坛中学?班)
- 李
明 (计委38门, 月坛中学?班) - 吕
萍 (计委31门, 月坛中学?班) - 毛建三
(三里河三区 , 社中?班) - 马
萍 (计委33门, 月坛中学?班)
- 潘成林
(计委3 3门,月坛中学?班)
- 史世勇
(南建委18门, 社中?班 , 阜外医院) - 施
元 (南建委21门, 社中?班, 阜外医院) - 宋秋梅
- 宋小东
- 王友群
(计委1门, 月坛中学?班) - 吴晓华
(计委64门,月坛中学?班) - 姚志伟
(计委 13门,月坛中学?班) - 于
光 (计委35 门,月坛中学?班)
- 张丽彩
(计委36门, 月坛中学?班) - 张
林 (计委121门, 四年级时从盔甲厂小学转入,月坛中学?班) - 张
平 (计委24门, 月坛中学?班) - 张蕊蕊
- 张小玲
( 计委31门,三年级搬到资部宿舍,后转到复外二小,112中,阜外医院) - 赵明辉
(计委?门, 月坛中学?班)
- 赵小东
(计委2门, 月坛中学?班) - 周北仁
(计委1 75门,月坛中学?班)
陈可清的记忆碎片
我记忆中的老师们
女马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姓马的都是回民,而且和回民支队的马本斋都是沾着亲,带着故。马老师皮肤白皙,头发棕黄,辫子过肩,说话声音尖亮。马老师会弹两下风琴。记得有一次下课,留下几个学生吊嗓子,看能走几个高度,想推荐我们班的几个同学去少年宫合唱团。我们年级有一个贾姓女孩儿,住在二区,是我们学校歌咏队的第一嗓,听说她被少年宫挑上了。
男马老师,语文老师。他住在出校门左手的平房里。每天上下学都要从他家的门口经过。他的岁数挺大,满腹经纶的样子。因为他不是班主任,早上我们上学路过他家的门口时,常常看见他站在门口刷牙。他的牙杯讲究,外型看起来像个不带盖酒壶;牙具齐全,除了牙膏,牙刷,还有刮舌板。看他刷牙刮舌过程,让我知道了原来口腔的清洁也真不容易。我的牙好,也有拜于当年的耳濡目染。老马老师慈眉善目,说话声音不高,但讲起课来绘声绘色。每次讲完课文,会插一段聊斋里鬼的故事。讲到神仙飞檐走壁,讲到道士穿墙入室,大家屏住呼吸静待下文,声音嘎然停止,欲知后事如何,下次再讲。所有我对下次的课总是充满期待。记得我们班有几个男生,住在二区。每天下课排队出校门时,二区的同学应该向南走,我们一区的向北,从南建委,统计局食堂穿过去。有段时间,住在二区的三个男孩子,只有逃离了老师的视线,就折回来跟踪我们几个女孩。有一次跟到我家的后院,我家的姥姥踮着小脚,拿着扫床的笤帚疙瘩也没有把他们吓跑。我叫来前院正在打乒乓球的哥哥来才给他们打跑了。第二天回学校,他们几个就打算放学后再打埋伏报复我。我告诉了老马老师,他连着送了我好几天,一直没有给那几个男生机会报复我。每每回想起来,心里总是暖暖的。
音乐课的涂老师(好像记得她姓图),因为她的姓很特殊,人长得也特别,有个鹰钩鼻子,穿着亦很出众。听说她是华侨,每次上课,她都穿套装,连衣裙外边套着短袖或长袖的外套。她说话的声音很轻,也很温柔。遇到班里的男生上课调皮捣蛋,故意唱出怪声,她从来不大声呵斥,只是满脸涨得通红挤出几个字,某某同学这样做是很不对地。教完一首歌,我们大声合唱,她会走到每个同学的桌子旁停下,仔细聆听,是真的学会了还是滥竽充数。学校歌咏队的成员就是她这样选出来的。她教 一会儿,我们唱一阵,就会穿插着给我们讲故事。也许她是华侨的缘故,她讲的都是童话寓言等。记忆深刻的有马来西亚的寓言故事,索罗门魔瓶里冒出的缕缕青烟,还有格林童话中小红帽和狼外婆...。我喜欢上她的课,不仅是学唱歌,更喜欢看她穿的漂亮衣服,听她讲的寓言童话。
周怡老师,她是我们二年级时才分配来的新老师。个子不高,梳个齐耳的短发,戴着副白边眼镜。腼腆羞涩,说话脸红。同学们都不把她当老师看。那年月,讲究师道尊严,尤其是一二年级,更不敢对老师称名道姓了,所以老师的名字都不记得。唯有周怡,我们不仅直呼其名,还在前面加了一个"小"字。小周怡老师负责课外学习小组的监督和检查。
孟老师
陈玉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