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二中:可敬的老师们

(2011-01-17 03:05:58)
标签:

老师

铁二中

魏莲一

甘成发

孟爽英

分类: 中学
铁二中有众多可敬的老师们,虽然还能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和许多有关他们的趣事,但却想不起他/她们的姓名了。以下老师的名单是大家互相提醒,慢慢地回忆起来的,请见跟贴。

  

数学老师
  • 戴家琪
  • 何桂生
  • 秦岭梅
  • ??? -  广东潮洲人 
  • 曾?? -  印尼华侨,70级三连“猴连长”,教平面几何
  • 邵 
  • 吴惠平
  • 黄??
  • 梁逸民
  • ???  军械部‘往事如烟’的母亲,72年从总后干校回京以后,才去的铁二中
 
物理老师
  • 丁 
  • 陈淑英
  • 陈  权  留校生
  • 张进林  留校生
  • 刘 
  • 梁锦贵
 
化学老师    
  • 钱德充  夫人是语文老师黄静宜
  • 谢远愆  原商业部干部
 
语文老师    
  • 魏莲一  老校长被贬为普通教师,她是全才,主要教语文课,有时也替代其他老师教数学课和英文课
  • 庆琳 “爱激动的陈老师”住在计委大院193门6号
  • 黄静宜  丈夫是化学老师钱德充
  • 邵?? - 的妈妈,原计委干部
 
历史老师    
  • 叶为锐  印尼华侨,70级二连“牛连长”
 
地理老师    
  • ???  女老师,口音极重 “地球围着地轴转”(di4 qiu4 wei4 zhe di4 zhou4 er zhuan)
 
政治老师    
  • 刘??  年级组长
  • 梅??  矮个子,口才极佳
  • 周凤翔
  • 姚  文  留校生
  • 郝小琴  留校生
  
英语老师    
  • 李德佩
  • 吴学根  上海人,代眼镜当年大学毕业从南方分配到北京
  • 付   上海人
  • 潘承燕  上海人,教会学校出身,钢琴、英文都很棒,原来教音乐
  • 刘敬武  印尼华侨,非常敬业,当时国内还没有录音机,他从国外带回来的一部小录音机,作为教学用
  • 夏??
  • 曾春贤  是三连的‘猴连长’吗?
 
俄语老师    
  • 于连奎 -   一连“猪连长”,因鼻咽癌去世
  • 甘成发
  • ???  很漂亮的女老师,曾任69级二班班主任
 
西班牙语老师
  • 王 
  • 倪艳英
  • 滕闫丽
  
体育老师    
  • 杨??  又高又壮,说学生“猪鼻子插大葱,装像”
  • 叶??  1964年北京运动会100米冠军。叶老师发现冯维是个篮球人才
  • 于景明  罗圈腿,声音很‘尖’,夫人是王秀英老师
  • 王秀英  -  丈夫是于景明老师
  • 崔??  或许是鲜族人,身体粗壮敦实,据说是原吉林冰球队的。
  • 张树清  留校生
  • 杨伟红  留校生
 
音乐老师
  • 焦    教音乐,还负责文艺宣传队
 
美术老师

  • 于永宣  戴眼镜,常穿黑呢子外套,一身的烟味,人挺好的,对学生也亲切。打格画法被说成“打嗝(注:读三声)”画法。以后于老师又教过政治。据说后来因妻子不能调进北京他去了张家口。  
 
政工老师
    
  • 张丽婕   留校生
  • 梁木森    留校生

???

  • 程汉杰
  • 戴嘉祺

 

【张红的回忆   (转载自此博文的跟贴)

   在铁二中,在那个主张读书无用的时代,我有幸遇到了几位爱学生,且默默地鼓励学生学知识的老师。这里先提-提曾教过我班的数学黄老师。
 
   那时的数学课本是薄薄的一本。老师按部就班,每节课讲一小节,那小节后的简单题目就是当天的家庭作业。每次上课,老师一开口,我就知道当天的家庭作业是什么。拿出作业本,几分钟就把这些简单无聊的题目做完。这样回家就可开心地玩。不过45分钟的课时真是长啊。作业做完,老师仍在讲个不停。我只好将注意力转向老师通常不留的题目。这些题目往往是应用题,有趣得多。剩余的课时就被我消磨在这些题目上了。题目做出来了,有时不知对错,课本是不提供答案的,只能问老师。-次下课后,我壮着胆问黄老师。没想到她看了我的解题后非常高兴,夸我做得好,并建议我将这些题目做在不同的作业本,然后交给她批改。这真令我喜出望外,不仅得到老师夸奖,还可吃小灶。从此我对数学的喜爱大增。上大学选了数学专业,走上了学数学,教数学,搞数学研究的路。

   黄老师数年前已过世。我已没有机会当面感谢她给予我的鼓励和影响,非常遗憾。欣慰的是从黄老师及其他恩师处,我学到了对学生的爱和鼓励是多么有威力。不知不觉中,我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
 
   昨日,我参与指导的印度学生Shri顺利地通过了博士答辩。他那198页的论文中,我看到令人佼傲的研究结果。然而更令我感动的是他答辩后发来的短信:

Hong
Thanks for coming today. really appreciate your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throughout the term of my thesis.
Let 
me know how can contribute towards the fund raising for aspiritech.
Shri

 
   我的学生感谢我对他的 encouragement鼓励)and guidance (指导)“ ! Shri同时表示帮我为一个公益团体(Aspiritech)募捐。 我知道他以此答谢我,并帮助更多的人。
 
   昨日(7/15) 是印度的教师节。对铁二中的恩师们,对天上的黄老师,我献上此篇短文。请您们知道,您们的爱和鼓励己经传给了您们的学生,您们学生的学生,...代代相传,永永远远。

【张红的回忆   (转载自此博文的跟贴)

   潘承燕老师是我在铁二中五年的班主任。那年头政治形势变化无常,但我班在潘老师的蔽护下,仍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读书环境,让我度过了愉快且学有所获的五年青少年期。从许多小事中,我觉得潘老师与诸多班主任不同:她更看重学生的诚实及对知识的热爱,而不是对政治潮流的激情。
   去年夏天与几位同学去看望她。她高兴地请我们吃饭。附上我们的合影。潘老师眼明,耳聪,身捷,精神闪烁。看得出她已九十高龄吗?
   昨天我打电话为她拜年,高兴地聊了许多,直至她叫“手机无电”。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恩师告诉我的健康长寿之秘诀:"待人以善,学习不断"。

http://s14/middle/71c0dc41gb674f68d2c4d&690
  

下面是一张69级的同学与于老师及甘成发老师的合影。以下是
提供照片的故园孩子’于照片的说明:
  1. 照片中一半女生是计委大院长大的孩子;
  2. 最后一排左三是于老师、左四是甘成发老师,两位老师先后任我们班的班主任,教俄文;
  3. 照片背面记载“1969年12月22日,送于老师去干校留影”;
  4. 我依稀记得,于老师的遗体告别会是在东郊火葬场开的,当时我们班的同学是坐着敞篷大卡车去的;
  5. 照片背景:铁二中主教学楼前。  
 
   
http://s10/middle/71c0dc41gadd2392afb29&690
 
       后排左起:  唐明明
???于老师甘成发老师??????
       中排左起:  海 
孟爽英??????
       前排左起: 
苏 刘爱丽?????????祁燕凯 

 

【章依民的回忆   (转载自此博文的跟贴)

   一班的班主任是教俄语的于老师。二班班主任是一位很漂亮的女俄语老师,同学好像有周晓勤、童晓武、陶进等;三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对拔河比赛很有经验的中年男老师;四班主任是一位当时大约40-50岁的女老师。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很左派的女老师,后来据说曾借调到“九分指”工作过,对我们大院干部家庭出身的同学很有偏见。

   我们是69年9月入学铁二中的初中一年级。当时初中一年级共分为一、二连共十个班;我们一连五个班在楼下,外语学的是俄语;二连在楼上,学英语。当时因为我们大院的上两届学长都在社中(与铁二一墙之隔,后并入铁二),学英语,所以也许是一种趋同的心理或者是嫌俄语不如英语“名气”大,所以我们同学也对分在俄语班颇有微词。初中入学那天,同学们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打扫教室擦桌椅等。我们完事后就去二班找小学的同学和邻居等一块回家,适逢二班的男同学也正围着他们的班主任抱怨学俄语的事,二班的班主任、上面曾提到的那位在我们眼里很年轻、漂亮、梳着两条辫子的女老师正半蹲在地上用笤帚簸箕搓土,只听她面带微笑、和蔼地向同学们解释着,大意是现阶段你们学外语也就是增加一种语言知识,要想真正能用,还要经过以后的学习。看到那一幕在当时显得十分温馨的师生之谊的情景,似乎倍感亲切。用现在的话说,真的是对二班的同学“羡嫉妒

    我们刚进铁二时,还有一位瘦高个、面庞见棱见角、黑黑的姓王的体育老师,也曾经在大操场主席台上带过操,也教篮球。斗转星移,几年后从干校出来到了邢台一中,却神奇的发现了这位老师的身影,当时让我们惊讶不已!与老师相认后,即倍感亲切。询问之下,好像是因为当时两地分居无法解决,结果选择了去邢台。

 

同学相聚   (转载自孟爽英 的博客)



http://s15/middle/49a3306bg72fcfa450fce&690

    前排左起: 上官李力、彭  武、水京安、李  莹、甘成发老师、孟爽英、姚久强、刘成瑞

    中排左起: 朱  刚、蒋伟平、郭位光、孙紫婴、王晓丹、齐红梅、郝向群、朱  敏、隋晨光

    后排左起: 王朝明、姚  荣、苏  华、刘敬忠、刘兰平、付京鸣、朱立能

http://s8/middle/49a3306bg72fcfb20d047&690

左下一排:齐红梅、苏秀珍、吕  丽、康  芃、晁海鸥、苏  华、肖  红、谢  翔、李  莹、郭艾娟、吕  律;

左下二排:林欣欣、唐明明、李联防、张苏卉、物理老师陈淑英、数学老师鲍吟士、班主任甘成发老师、化学老师钱德充、语文老师孙瑜、孙紫婴、朱  敏、王晓丹;

左下三排:孟爽英、徐艳玲、郝向群、卢秀琴、隋晨光、林  红、刘  红、张建昆、常敏慧、于文兰、闫玉晶、付京鸣、上官李力;

左下四排:桑立山、王朝明、刘成瑞、水京安、刘兰平、朱  刚、蒋伟平、朱立能、汤晓丹、刘敬中、姚  荣、梁  辉;

左下五排:姚久强、郭位光、王  光、彭  武、纵  辉、陆海笛、汪  泓、陈继生、王亚非、刘春伟、李天工、李  民。

http://s9/bmiddle/49a3306bg789ac1d9afc8&690

左起苏华、王晓丹、甘老师、姚久强、付京鸣 (孟爽英摄影)

http://s2/bmiddle/49a3306bg789ac4416111&690

我们仨还是小学同学呢:孟爽英、上官李力、朱敏 

http://s14/bmiddle/49a3306bg789b77637f0d&690

小学同学来访:左起于小淼、蒋舒、王莉、龙新华(孟爽英摄影)


    这次北京之行我参加的第一个聚会,就是我们铁二高中班的同学聚会。.....
同学相聚总是最开心、最热闹、最亲切、最轻松的。多年不见,大家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笑话。是呀,屈指一算都毕业35年了,正因为有了以后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才更觉得当年相处的时光是那么单纯、那么洁净、那么真诚、那么可贵 ……

   聚会后有些同学又整理了新的同学录、建立了全班的公共邮箱。同学们分别把聚会的照片发进了邮箱;有心的同学还特地把我们班35年前的毕业照,在9月28日这天传进了邮箱;于是又有同学对照相片填上师生的名字,还有人自觉主动校对姓名;之后越来越多的同学把新老照片对照处理后上载,当然还配有诗歌、散文、书 法、趣事、爆料、图片及大量的跟帖等,可热闹呢 …… 远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的同学都通过这个邮箱和大家取得了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