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15”晚会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1-03-16 12:50:18)
标签:

3.15杂谈

社会

分类: 百姓讲坛

昨天,在家观看了2011年“3.15”晚会,观后无语…“现实的揭露”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简单展开一下。

   

镜头一,无声的“哭泣”

河南某地一居民家中,母亲垂头丧气、哀声叹息,儿子鹏鹏(化名)痛苦呻吟,手脚老是抓自己的身体…原来鹏鹏在两岁的时候患上了湿疹,鹏鹏母亲带儿子就近找门口开的店面“田婆婆洗浴针灸中心”,这次失误导致儿子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经过医院确认,鹏鹏患上了“银屑病”,也就是皮肤病中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皮肤癌”,专家对此也爱莫能助。

 

分析:所谓“小病不上大医院,就近找“小医疗机构”。到目前为止,国人看病难的问题还未得到全部解决,所以有些人干脆去小的“医疗机构”(不一定是社区门诊)看病和治病。还有些人也许连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懂,分不清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及保健和医疗行业的区分。这也是鹏鹏为什么患上“银屑病”前因之一,另外“田婆婆洗浴针灸中心”这样的“三无”机构,打着治病救人的旗号的所谓店面,居然在全国有四,五百家分店,她自己所生产的“祖传药品”搽洗膏,沐浴露医疗功效“针对幼儿包治……”,属于虚假宣传。这样的机构,居然能鱼龙混珠,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构成巨大隐忧,不得不让人“三思”。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4EN00SIGG.gif

 

 

镜头二,一包“纸巾”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比较喜欢用手绢,而今“卫生纸巾”的使用频率非常之广泛,但是大家知道它是如何生产的吗?在摸底中发现,有个别私人厂家居然将废报纸、废书,甚至污秽之纸张,居然生产成了“卫生纸巾”,他们利用化工原料通过三道程序,即纸张的粉碎和切浆添加化工原料,纸张成模添加化工原料(驱除异味等),纸张成型添加增白剂,最后成为“卫生纸巾”。

 

分析:如果不看最后一道工序,单从废物利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吾真的佩服这些造假者的“聪明才智”。但是,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作为百姓能放心使用吗?怪不得,有朋友曾说:路边摊贩桌子上的纸巾不要去用,那是最廉价的纸巾…这话也许不对,但是也有一定道理,小商贩连管理费都不愿意交纳,卫生条件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在2010年福建商报上有媒体报道某官员针对商家的造假行为,告诉媒体要关注这类热点,对于打假我们是痛恨的,最好国家能出台严厉的政策,将这些坑害消费者利益的人绳之以法,最好判死刑…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4EN00SIGG.gif

 

镜头三,行业的“潜规则”

许女士在08年上半年购买了一台本田的轿车,然而让她吃惊的是两年了居然“产品许可证”未拿到手,车子如同虚设不能正常上路。按照“道路交通法规”,无许可证的汽车不能上牌,也就意味着车辆不能正常上路使用。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在摸底调查中发现4S店这种销售汽车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不在少数,所谓行业的“潜规则”是将用户的利益置于霸王条款之中,原来“产品许可证”,厂家在第一时间就连车子已经交付给经销商,而商家为了防止资金的断链,将“产品许可证”抵押给了银行而能继续贷款。

 

分析:在国内类似的商业暗箱操作行为,将顾客的权益置于一边,一切只为“向前看”。所谓“潜规则”只是部份商家的侵权行为。在法律监管机制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这些商人是否考虑过自己赚钱的行为是否过于走“精明”的道路…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4EN00SIGG.gif

 

综合点评:无论是怎样的造假行为,看了晚会真的深同感受。也许现在的人对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但是生活就是如此,不平之事时时需要正义的呼唤,对于那些在商海沉浮的丑恶行为,不仅要揭露,更希望此种现象在未来能消失于萌芽之中。作为商家和造假者,你们是否扪心自问,你良心上是否过得去,如果是你家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你自己的产品你又会怎样?

 

但愿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责罚,能唤醒这些在悬崖边上行走,“一切只为向前看”的人们,回来把!

 

 

                                    作者   陶武

                                    2011年3月15日晚观后感

                                   (本人第一手印象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