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阅读生涯 |
几日无语。读书的感觉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快,为10年前在学校没找到感觉而惭愧。
今早在厕所、颠簸的上班公交950上读完罗曼.罗兰《巨人传》之《米开朗琪罗传》。他写出了这位天才艺术家一颗伟大、单纯、世俗的灵魂。
米开朗琪罗对艺术,就象一只飞蛾之于火焰。为了它,他可以不断向现实中的教皇、贵族等压力屈服,折损自己的尊严。
艺术人生的一面,他有统治整个罗马、整个意大利的力量,尽管同时代有拉菲尔等人堪称对手。事实上,从他多起未竟的巨著,以及他亲身参与的几乎涉及整个艺术产业链的工作角色中,如深入大山选择石材、修路搬运、画家、雕刻家、建筑家,都能够看出,这是一个几乎想包揽一切、追求完美、试图征服整个世界的伟大灵魂。
但这种追求在他的懦弱、不切实际、不善交际、缺乏时间观念中,留下众多遗憾。不过,也许正是这种
遗憾造就了一个真实的艺术家。
他的内心,有着多重足以毁灭他的矛盾:虚幻的贵族身份与平民意识;艺术世界的灵空与感性世界痛楚;肉体与灵魂的分裂;基督教教义与异教精神;乡土、家庭的意识与个人爱情、理想世界等等。
不过,在一种极度高贵又极度卑微的状态中,他还是活了那么久。后30多年,他有些走出上述矛盾的迹象,但是最终还是屈服于坚强的个性,米开朗琪罗仍是米开朗琪罗。
与威尔杜兰《文艺复兴》的笔墨相比,罗曼.罗兰的文字充满诗意,整体就象一首诗或一个曲子,其中,他对米开朗琪罗诸多原始书信与诗歌文字的直接引用,真实地揭示了这个人的内心世界。
但是,威尔杜兰《文艺复兴》的语言相对幽默、温馨,有时又很坚硬,似乎更符合这个艺术家的生存风格。而且,他的考证功夫显然高于罗曼.罗兰,对于米开朗琪罗的所谓贵族出身、他与美第奇家族、教皇、众多艺术家之间的“互文”关系,叙述的更为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