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毛姆

(2008-08-21 15:17:48)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生涯
      单独读《月亮和六便士》、《刀锋》的话,会觉得它们真是有意思。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人至中年,竟有那么多青春气质,抛开善恶观来看,这个内心受到艺术召唤的人,足以成为呼唤我们青春苏醒的通道。而《刀锋》中的“拉里”年轻不羁,却因为战争中一段经历,被注射进那么多的中年情怀,甚至老年文化。
但是,放在一起的话,竟会觉得两部小说的构思如此雷同:设置一个理想化的人生,然后展现它与周遭的割裂,最后内心达到融通的境界。而其中人物、性格、情节的安排,简直都如出一辙。
    不由人觉察到,晚年的毛姆,创新的动力已经不足了。大概在他心里,《月亮与六便士》比那《人性的枷锁》、《佛罗伦萨的月光下》还要让人留恋,而《刀锋》竟然走不出这个巢窠了。《刀锋》的最后,有大段大段的独白,显示出老年毛姆的倚老卖老的痕迹。
这一点,他应该向托尔斯泰学习。老年托尔斯泰创作的《复活》中,虽然有很多内容取自早年的短篇小说题材与内容,但是结尾与主旨,尤其是女主人公的命运却是反复修改7次,且长达多年,虽然呈现了内心的矛盾与纠葛,也是一种真实的体现。
    毛姆很会讲故事,语言又是那么机智而俏皮,很象钱钟书《围城》的风格。但有时思想外露太多,反而让人觉得太白,所以只好拼命从他的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挖掘更多契合其思想的材料与实践,以期放大他的魅力。
    不过,总之,对于阅读者来说,读过毛姆,很容易让人觉得人生中有小说这种题材实在很是美好,读了之后,甚至觉得他的读书随笔有写苍白。这一点跟伍尔芙有些相反,假如读了她的随笔,尤其是那些经典的小说阅读体验文本,再去看她自己的小说,简直有些无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是火灾
后一篇:威海一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