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它山堰——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

(2013-12-04 08:42:18)
标签:

它山堰

它山庙

它山村

咸淡分流处

杂谈

http://s4/mw690/002599Sugy6EINMYZNhe3&690
                                                                       阻咸、蓄淡分流处

它山堰Tuōshān Yàn始建于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由水利家王元暐主持兴建,至今仍发挥作用。在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为支架,全长134.4米,高约3.05米,宽4.8米。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1982年6月,被鄞县人民政府评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28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重点物保护单位。

如今堰身大部分埋在沙土下,已无引灌作用。它山庙经重新修筑后,增设了“它山堰水利陈列馆”且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和十月十(传说王元伟筑堰那年正好33岁,十月十日为他的生辰)恢复古庙会。

堰身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颇具现代原理,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仍然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据水科专家分析,许多设计原理是20世纪才发现的,因此它山堰堪称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海内外研究此堰者颇多。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潮汐,使海水与江河分流,咸淡阻隔。现在已经成为游客漫步,欣赏风景的绝佳去处。 
http://s2/mw690/002599Sugy6ECRfnwkx91&690

http://s11/mw690/002599Sugy6ECRguX225a&690

http://s3/mw690/002599Sugy6ECRhm2gq42&690
http://s10/mw690/002599Sugy6ECRnEjZT59&690

http://s8/mw690/002599Sugy6ECRoXOtN87&690

http://s1/mw690/002599Sugy6ECRq1FQYf0&690

http://s7/mw690/002599Sugy6ECRsD2dga6&690

http://s3/mw690/002599Sugy6ECRtijWa82&690

http://s9/mw690/002599Sugy6ECRu3uS438&690
           不知何年的石狮?

http://s13/mw690/002599Sugy6ECRVQqIsfc&690

http://s9/mw690/002599Sugy6ECRG14mI08&690

http://s13/mw690/002599Sugy6ECRGDXL69c&690 

       闻名遐迩的鄞江桥在修建中(廊桥)。

 

http://s14/mw690/002599Sugy6ECRHPfmBad&690

http://s5/mw690/002599Sugy6ECRIKrxaa4&690

http://s13/mw690/002599Sugy6ECRKvU9S0c&690

http://s6/mw690/002599Sugy6ECRL5rvvb5&690
http://s5/mw690/002599Sugy6ECSecIzq84&690
         清清的溪水长流千年!
http://s4/mw690/002599Sugy6ECSf65Fh9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