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水”,还是“二水”?

(2014-01-28 22:27:29)
分类: 古诗词研究

“一水”,还是“二水”?

 

“一水”还是“二水”,这个问题,来自对李白诗《登金陵凤凰台》的解读。为了弄清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妨把全诗抄录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中的颈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李白诗选注》的原文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而苏仲翔的《李杜诗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中的颈联又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那么,到底是“二水中分白鹭洲”呢,还是“一水中分白鹭洲”?反正客观实际的存在,只允许有一种情况。   

我们先来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李白诗选注》中的注释: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这个注释,意思非常清楚,秦淮河因白鹭洲一分为二。再来看苏仲翔先生的注释:一水,一作“二水”。秦淮河……流至建康(今南京)贯城中而西,以达于江,有洲横截其间,即白鹭洲。

两个版本的注释,意思差不多一样,都是白鹭洲把秦淮河一分为二。但两个版本为什么要作一种调和,一个说,二水,一作“一水”;一个说,一水,一作“二水”呢?难道“二水”可以写作“一水”,“一水”可以写作“二水”么?如果“二”可以写作“一”,“一”可以写作“二”,那么,“二”和“一”还有什么区别呢?显然,是“二”就是“二”,“一”就是“一”,两者是不可能调和的。那么,在这首诗中,究竟是“二水中分白鹭洲”,还是“一水中分白鹭洲”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对原句来作一番分析。这一句只有七个字,断句并不困难。我们先来看“一水中分白鹭洲”,依据逻辑推理,我们可以读成以下两种:

一水——中分白鹭洲

一水中分——白鹭洲

一水——中分白鹭洲,秦淮河从白鹭洲中间穿过。如果是这样的话,白鹭洲就不存在了。因为,这时候的白鹭洲和两岸的陆地已经没有分别。

一水中分——白鹭洲,因为白鹭洲横截其间,秦淮河一分为二,然后又在白鹭洲的末端合二而一,西入长江。看来,这种解读正好与事实相符。

我们再来看“二水中分白鹭洲”有没有道理。依照断句法,我们可以把这句读成以下两种:

二水——中分白鹭洲

二水中分——白鹭洲

二水——中分白鹭洲,两条水流从白鹭洲中间穿过。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中分,变成四水。这显然也不符合事实。

看来,唯一的解读是:一水中分——白鹭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