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注释】
闰余:月亮盈亏朔晦,一个周期近地点时是30天,远地点时是29天,平均是29天多一点。这样,一年加起来是354天,按照太阳历算是365天,中间差了11天,这就叫闰余。律吕:中国古代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每个半音称为一律,其中奇数各律叫做“律”,偶数各律叫做“吕”,总称“六律”、“六吕”,简称“律吕”。相传黄帝时伶伦制乐,用律吕以调阴阳。
【译文】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知识衔接】
古人创造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了整个世界。
古人还把世界分为阴和阳两方面。一般来说,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阳。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当初皇帝用阴阳12个音律来代表一年12个月份,也就是用音律来调和阴阳,安排好年月的时序关系。因为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以月亮的盈亏为月叫阴历;以太阳为基准,地球绕行一周为年叫阳历。这一点是和西元的历法是不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