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奇妙的宇宙观
(2011-01-30 19:07:00)
标签:
娱乐 |
圆形的地球
在『圣经中奇妙的地球观』一文中已提到,圣经早在三千五百年前
就已指出:地球是圆球形,是悬在空中的,是会旋转的,并且地球
在宇宙中小如微尘。现在让我们再将视线从地球转向整个宇宙。我
们要进一步来观看圣经中奇妙的宇宙观。
在哥伦布以前,许多科学家教导说地球是平的。然而,在哥伦布以
前二千一百多年,圣经中就包含有地球是圆形的真理。以赛亚先知
写下了神的话语:“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赛40:22)
(另见箴8:27)。你是否注意到“地球大圈”的描写,原文的希
伯来词是 “CHUG”,其意义就是“ 圆圈”和“球体”。这一希伯
来词包含有科学的真理,那就是:“地球是圆形的,是一球体。”
很明显,以赛亚并不是从当时的科学里获得了这一信息,因为那时
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他的信息必定来源于一个更有智慧的源头。
他宣布他所记载的是来自于一位创造天地万物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
《圣经》不是一本科学专著,乃是一本论述神的创造、神对人类的
救赎和神的国度的神所默示的巨著。然而,《圣经》中确有许多关
于科学的预见,远远地超前于人类的认知,日益为现代科学所证实
,令人惊叹、折服。莫琴博士(Jean SloatMorton)在《〈圣经〉
中的科学》余国亮博士在《物理学家看〈圣经〉》等书中对此都有
集中的论述。我仅举几个例子以飨读者。 •地球的形状、浮动和转
动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球体,悬浮在宇宙中,不停地自转和
绕太阳公转。但古代的看法则完全不同,古代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
,四周被大水围绕,只要一直往前走,一定会走到大地的边缘;同
时,当时认为地球是被支撑和固定不动的,太阳系的所有星辰都以
地球为中心旋转。地球是如何被支撑的呢?印度人认为在地面之下
,有力大无穷的四只大象支撑着,大象则站在象征力量的乌龟的背
上,乌龟又趴在首尾相衔的眼镜蛇上面。至于眼镜蛇又被何物托住
,就不得而知了。巴比伦人则把地球当着在海上浮着的一座空山,
并相信地球内部十分黑暗,是人死后的住处。这些观点现在看来十
分幼稚、可笑,但古代能提出如此的假说已是相当杰出的了。历史
学家通常认为第一个提出地球是圆的这个观念是希腊人。公元前六
世纪,希腊哲学家兼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说地球是圆的。首先定出
地球两极、赤道和回归线的位置、划出子午线和经纬度的也是希腊
人。在旧约以赛亚书四十22明确写道,“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
上的居民好象蝗虫。他铺张穹苍为幔子,展开诸天为可住的帐棚。
”“大圈”一词在希伯来原文中是指一个立体的球面而不是一个平
面的弧形。这一本《圣经》清楚地启示了地球的形状。以赛亚书写
成于公元前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先于毕达哥拉斯的假说二百年,
早于哥伦布斯的航行两千多年。地球静止不动的“地心说”观点直
到哥白尼于公元 1549年提出“日心说”后才被打破。十七世纪牛
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方可解释地球之所以能悬浮在太空,乃是地
球和太阳之间引力相互平衡的缘故。哥白尼的“日心说”和牛顿的
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理论基础。然而,关于地球的悬
浮和转动,《圣经》早就指明了。<约伯记>是《圣经》中最古老的
经卷之一,成书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书卷的主人翁约伯是公元前
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人物。不少学者认为约伯记的成书时间要早于摩
西五经(成书于公元前 1400年左右),也有学者认为此书写于以
色列民族被掳回归之后(公元前六世纪)。不管怎样,<约伯记>起
码比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早两千年以上。〈约伯记〉已指出地球是
悬浮在太空的,“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将水包在
密云中,云却不破裂。”(伯二十六7~8)由于地球的自转,才有
昼夜之分,这是几百年前人们才懂得的事情。而成书于公元一世纪
的新约《圣经》对此早有暗示。
地球风向系统
•地球的风向系统太阳的照射和地球的旋转是形成地球风向系统的
两个主要因素。乔治•哈德里(George Hadley)于十七世纪第一次
提出空气在赤道——两极回流的理论。赤道的空气受热上升,两极
的冷空气因此会向赤道移动;赤道上升的热空气流向两极,受冷后
下降。如此循环往复不已。这种风向模式被称之为“哈德里窝”。
到十九世纪,科用奥利斯(G.G.Corioli s)发现,一个在旋转
体表面移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会向右或向左偏斜,被称之为“科里
奥利斯旋转力( The Coriolis Force)。其后费瑞尔( William
Ferre)证实科里奥利斯旋转力也适用于地球的风向系统,即费瑞
尔定律: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的风向右偏斜,南半球的风向左
偏斜。哈德里窝是由太阳的直射和斜射引起,费瑞尔定律则因为地
球的旋转。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的结果,使地球形成了东南、东北季
风带,南、北回归线无风带,南、北西风带等一套复杂的风向系统
。然而,早在公元前,《圣经》就指明这个风向系统了。〈传道书
一6〉写到:“风往南刮,又往北转,不住地旋转,而已返回转行
原道。”“风往南刮,又往北转”是指哈德里窝(赤道——两极回
流):“不住地旋转”即指费瑞尔定律;“而且返回转行原道”说
明这样的风向是有规律的。这一节经文仅21个字,却高度准确地概
括出地球风向系统的主要特点。
气压压力
气压压力是物质所给予每个接触面的重量。空气是气态物质,有重
量,也必然产生压力。物埋学家加俐略在十七世纪从观察中已猜测
到空气有重量。是他的学生托里拆利(Torricelli)于公元1643年
用实验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把一支真空的唧筒插到井里时,井水
可顺唧筒上升,但不能超过三十三尺的高度。他想是井水上面的空
气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把井水压入唧筒的;因空气的重量是一定的
,所以产生的压力也是一定的。他用比重比水约重十三倍的水银做
实验。他用一支48寸的玻璃管,玻璃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他将
水银注满玻璃管,然后将开口一端倒插入水银槽中。此时,玻璃管
巾的水银下跌了18寸,留下18寸的真空,水银柱的高度保持在30寸
。这样,他不单证明了空气有重量,而且证明空气的压力所产生的
重量相当30寸水银的重量。第一支气压计就这样诞生了。早在托里
拆利数千年前,《圣经》就指出空气有重量了。“神明白智慧的道
路,晓得智慧的所在。因他鉴察直到地极,遍观普天之下。要为风
定轻重,又度量诸水。”(伯二十八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