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现公司市场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1-02-18 11:08:07)
标签:
杂谈 |
关于实现公司市场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刘
通过参加公司 正月初九到十一两天多的培训和学习交流,使我学到很多东西,且受益匪浅,当然也感到自己许多不足和管理中的缺失。通过彭志刚老师关于《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培训学习,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我们公司管理的基本状况,有公司长期形成的一系列好的制度、流程和做法,也有改制以来通过与绿地集团接轨而改进的一些先进管理办法。但是,也确确实实地存在很多落后的管理思想和办法,也可以肯定的说,公司仍然没有实现市场化和职业化管理,即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这里结合公司情况和自己对职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与同事们交流。
职业化管理指的是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要靠“法治”而非“人治”。由于我们公司1975年初创时是根据政府关于城市统一建设的需要而建立,并长期形成了行政命令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和基本文化。即使到了90年代,全国房地产行业开始形成市场化氛围和格局以后,我们依然还是背着事业性房地产公司的包袱和枷锁,又由于2000年前后虽然开始探讨和开始公司改制,因种种原因经过近10年的艰难历程也未能有所突破。从而造成虽有30多年的历史,但非市场化的公司管理。近年来,随着公司市场化思想和管理的逐步引入和改进,特别是2009年9月成功实现改制以来,公司管理向市场化和职业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仅就刚刚过去的2010年来说,我们就从年初对市场化和职业化管理的模糊认识,到半年时有了初步认识,以及年底清楚地认知过程就值得总结和很有意义。但是进入2011年,特别是通过几天的培训,我们更应清楚地看到,公司距离职业化管理(即“法治”),距离绿地集团对我们要求今年实现市场化管理,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实现公司市场化,以及规范化、流程化和职业化管理是我们今年工作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公司上下要统一对实施公司市场化(或职业化)管理的认识。实现公司完全市场化管理是绿地集团对我们加快发展,全面与集团接轨的重要要求,实施公司职业化管理是实现市场化的具体措施和基本路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学习、提升境界和提高认识,实现思想和认识的统一。
二是尽快制定关于制度建设、系统建设、流程化管理等计划和具体目标安排。通过分析公司实际情况,分重要、次重要和一般性对管理制度、管理系统和管理流程进行切合实际的计划安排。
三是明确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结合各个部门和单位职责,明确相应管理制度、管理系统和管理流程的负责部门和单位,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四是按照先重要再一般和本着直接和管用的原则进行具体的制度、流程等制定工作,并确保工作质量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制度大于董事长”的真正目的。
五是充分学习和借鉴绿地集团成熟的规章、制度、流程等相关材料,让绿地集团长期市场化管理所形成的优秀文化和良好的做法,在绿地泉景落地生根。
以上是关于实现公司市场化和职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本人提出来交流,希望对公司管理改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