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花开』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相得益彰
附近有一所高中,多年前曾一度名声大噪,从这所学校考入不少名校的学生,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好的生源流向了更高级别的学校,造成升入名校,重点校的学生名额有所降低,听说,曾经被家长们趋之若鹜的这所重点高中,已经悄然变成了与别的高中一样的级别。
可以理解,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家里大多就这一个孩子,父母都希望竭尽全力把孩子送到一所自己认为的重点高中,以便高考的结果更理想一些,毕竟在中国高考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起码现在是这样。
这样的父母越来越多,好的生源也就这样流失了,加上优秀教师也一再被更好的学校挖走,所以保证一所学校的知名度,是需要好的学生和好的老师共同努力出来的好成绩。
不过近些年,该校又有了不断地惊喜,相继又有了清华等名校在此校招生,学校里哪怕仅仅考出一个这样的学生,也给全体教师一个很大的鼓舞,这个学生就成了全校的骄傲,大横幅挂在学校门前最醒目的位置,每次走过这里看到这些,都会心潮澎湃,为那个争气的孩子,为这所学校全体老师的努力。
谈到学生高考的结果,任课的老师总结过一段这样的话,对于坐在同一间教室的同学来说,三年过去后,有的学生上了清华北大,有的上了重点,一本二本,也有的考了个专科,更有甚者才得了一二百分,那么哪类学生体现了老师的真实水平呢?既不是最高分的也不是最低分的,这是因为:
虽然有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但教他们的老师从心里说并没有这么高的水平,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是学生自身努力加聪慧的结果,而分数太低的学生也完全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因为但凡认真听老师讲课,做了老师留的作业,就能考上二本以上的分数,所以说,最能体现老师水平的当属那些中上水平的学生。
老师总结得很笼统,但也很有道理,是呀,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会出现那么大的差距,不是老师的问题,完全在于学生怎样利用这几年有效的时间,从而把学习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所以老话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说教与学的关系,重点还在学上,而如何学得好就要看学生自己的努力程度了。

2015年9月22日(星期二)新浪草根名博首页《青葱校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