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有梦』对于未来有益的学校就是理想学校
中国的高考历来都引人注目,高考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家长的事,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的事,它造就了大批人才,为社会服务,为国家的健康强大起着重要作用。
计划体制时期,能够考上大学的人比例非常小,那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留在独木桥上的结果一定显而易见,有工作,有老保,有身份,有地位,但这些都是靠努力拼搏换来的。
后来,不再有毕业包分配一说,看起来这大学上不上作用并不大,但事实上并不如此,为了适应未来就业前景的发展,各类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原来的院校不适应发展的或被淘汰改制或升级合并成为高级的学校,更有不少民营学校迅速壮大起来。
每年高考前,迎接高考的学生都会人手一本各类学校的招生指南,分门别类,级别各异,全国各地的院校应有尽有,就看你的成绩达到哪个水平,属于哪个层次。
在经过了一番筛选后,其实,所有的院校只有三类,重点,普通本科和高职,重点里又包含985,211等等比较出类拔萃的院校,但大体考入重点院校的学生,将来的毕业去向或者读研的机率都比后两个级别的学校要好一些。
剩下的普通本科和高职院校,看起来在分数上有一定差别,本科总比专科要高一个档次,但事实是本科的就业并不比高职的容易。那一天看一篇文章,是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一个调查,结果是高职在初次就业时在某种程度上要高于普通本科的就业率,就是说,文凭不高,但在实践中能力很强的高职人才是现在许多企业看好的。
对于许多学生或家长来说,高考只注重是否考上了本科,对于高职院校甚至不屑一顾,但当四年后才发现本科毕业生的优势并不优于高职多少,所以,量体裁衣,考一个对未来有益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
|
|
2018年8月31日(星期一)新浪草根名博首页《青葱校园》

新浪博客首页《猜你喜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