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织雨』童年的理想在成长中的变化
记得考学时,最不想考的是两类专业,一个是师范类,一个是医学类。当时并没有人说什么,不知道怎么就那么执意地不喜欢做与这些相关的职业。
终于上了远离它们的学校,毕业后从事了一个没有那么累,也没有那么具体做什么的行业,一向严谨的自己又一下子觉得无所适从。
多年后,突然发现当初自己最不喜欢的专业,却是如今非常喜欢非常向往的职业,也慢慢理解当初自己为什么就那么想当然地有着那样一个不知所以然的对职业的定位。
对于每个人来说,平时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人除了家人就是医生和老师,生病吃药,打针,住院是从小就熟悉的,而老师则是从不太懂事的时候开始的幼儿班就朝夕相处了,因此,老师这个词汇是最早学会的词汇之一。
或许就是对这两个职业太过熟悉,所以没有了新鲜感也没有了好奇,而其它行业在学生阶段几乎没有涉及,因此在理论上都充满神秘感,这就是一个理想又好奇的心理所产生的各种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总觉得这社会上还会有许多让你意想不到的职业既好玩又喜欢,将来一定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那时,每天坐在学校里,天天面对老师和同学,从小到大,起码在报考大学前一直是这样,所以学校里的一切都太熟悉了,因为熟悉而没有了新鲜感,这个好理解,可是为什么对医生的工作也不太喜欢呢?这就与自己的性格有些关系。
因为生来胆子比较小,那个时候更是很明显,怕血,怕死人,怕与病人接触,就是当时最大的想法,所以对于医护类的专业都不在考虑的范围内。长大后,偶尔出入医院,看到各种高级医疗设备,以及穿着白大褂戴着听诊器的医生,和蔼可亲的笑容给来看病的患者带来决定性的消息时,心里就充满敬意,救死扶伤,多么崇高的职业啊。
小的时候特别不喜欢的工作,在多年后的今天,突然觉得是那么喜欢,那么令人向往,可是,却没有了机会,而越是这样,越是觉得这个工作是那么适合自己。
就拿老师这个职业来说,绝大多数人离开学校后,再很少与老师有太多的接触,甚至再没有见面的机会,可是,在心里老师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学生,哪怕教过的学生再多,在他的心里都有个位置,无论何时,只要听说某某同学有了出息,心里一下子就会开心,这个开心他不一定说出来,但一定甜在心里,这种感受是别的行业所不能体会到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理想已经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曾经的不喜欢变成了喜欢,而曾经以为会好好珍惜一辈子的那些幻想,却不知在何时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