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守花开』孩子的未来究竟该由谁作主?
孩子的未来,关系到家庭的未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大事情,究竟由谁作主,历来有多种答案。
在经济还没有象现在这样发展的时候,国家是计划体制,所有能考上大学、大专、中专,甚至到职业学校进修过的人,毕业后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对于选择将来做什么,选对了或是选错了,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反正将来一定有一个饭碗在等着你,只是职业不同而已。
因而那时候孩子的将来多由父母、亲友、长辈们参考的系数比较大,作为孩子本人并没有太强烈的要求,这样的思想状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自从国家取消了分配制度,上大学几乎成了人人可以达到的目标,学校多了,专业也五花八门,作为考生反而不好选择了,现在孩子的思想与过去的孩子不能比,现在的孩子自己有许多想法,他们往往按照自己对未来的憧憬来考虑。
但传统的父母还固守以前的思想,以认为将来的工作稳定性高的职业为主,这就与孩子的想象发生了矛盾冲突,往往在这个时候,对于孩子的未来究竟往哪里走,就象徘徊在一个十字路口,如何选择,哪里是正确的方向呢?似乎有些迷茫。
外甥自小爱画画,爱唱歌,他在这方面可不是一天两天的热爱,而是从刚会拿笔就开始画,从咿呀学语就开始唱,可以说他对这方面的喜欢开始得非常早,其实父母并没有特意培养。
一直到高考时,该选择考取哪类学校,报考哪类专业时,姐姐与姐夫与孩子就有了分歧,父母希望儿子考一个社会上比较好从事的工作,具有普通性一些的专业,而外甥则执意想报考他自己喜欢的动漫专业,最后姐姐姐夫还是依了孩子的愿望,报考了某艺术学院的动漫专业。
入学后,外甥如鱼得水,老师每次留的作业在他那里就是小菜一碟,别的孩子用大量时间完成不好的作业,他却很轻松,看得出他确实在这方面有些天赋。
转眼间大学四年就过去了,走向社会后才发现,他所学的这些,可以从事的地点大多集中在北京,并且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被一个公司重视非常难,但外甥还是和他的同学在那里漂了几年,感受到了社会大潮的冲击。
为了赶工,每天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吃不好,睡不好,原来又浓又密的长发,变得越来越稀少,每天都身心疲惫,虽然也挣了点钱,但除去高额的房租和日常的花销,已所剩无几,对于未来能否在那里站稳脚跟,或者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看来一时半会还遥不可及。
去年临近过年的时候,劳累过度的外甥在回家的路上倒下了,被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想想都让人后怕。
外甥回来后,姐姐和姐夫为儿子目前的状况深感忧虑,若让他继续他喜欢的专业,还得离开家做那么辛苦的工作,前景在哪里还不可知,如果当初按照父母的想法让儿子考一个普通的专业,或许就没有了这么多麻烦,随便做点什么还不能养家糊口呢?
外甥因身体的原因还在家休养,而摆在他面前的依然是未解难题,听父母的安排还是听从自己的想法,两者都各有利弊,究竟选择怎样的才是正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