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烟雨』正确引导是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常识
看一个视频新闻,一个年轻的母亲带年幼的儿子去商场买玩具,在那个人来人往的大型玩具店前,小男孩看上了一辆可以驾驶的小铲车,为了招揽生意,店家经营的手段很灵活,不仅可以看,也可以‘试驾’,于是,那个小男孩骑上了那辆小车,在人行道周围试驾起来,可是,直到关店门时,玩具店老板才想起来,这对母子还没有回来,当然,也没有付玩具钱。
店家查看了当天的录相,原来,这个衣着得体的母亲看到店主在忙着接待别的顾客时,引导着孩子从商场的大门骑着那辆小车堂而皇之地走了,而摄像头清晰地照着这对表情欢快的母子俩。
看到这里,不知道说什么好,自私贪小便宜,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可是,有时又不能放任这样的想法变成行动,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是以大人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参照,孩子喜欢的玩具,父母可以量力而行,但如果不能买也不要采取这种不光彩的手段,这在正在成长的孩子眼里,慢慢会变得理所当然,现在看起来是一件小事 ,几十元,百八十元的价值而已,可是由小积大,到那个时候已经不是父母所能控制了的,悔之晚矣就是未来某一天的事情。
另一个身边真实的故事与此类似,结果却截然相反,四岁多的宝宝在一个大型的幼儿园上学没几天,连续几天晚上放学回来从铅笔盒里多拿出一支铅笔,刚开始妈妈没注意,后来妈妈看到了,就问“哪来的呀?”“在座位下面的地上捡的。”宝宝如实回答。
过了一段时间,宝宝的姥姥来家串门,女儿无意中说起宝宝在学校里捡铅笔的事,其实,她是觉得孩子的这个举动挺有意思,可姥姥听了却一本严肃地说:“告诉宝宝以后不要捡了,别说一支铅笔,就是再好的东西都不要捡了,因为孩子这么小,许多事分不清,经常往家里拿东西大人又不加分辨地接收,其实是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这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会有误导作用。”
这个并没有多少知识的农家老太太,说出这么多让女儿震惊 的话,是她没有想到的,她边听边点头,觉得真是有道理,自己这个念过多年书上的人怎么没有想那么多呢?
从此,宝宝再没有从外面往家拿过东西,反而后来在上小学时还用自己的零花钱资助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同学,而在这个行动之前他并没有告诉妈妈,其实他一直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孩子,手里的零花钱并不多,但他还是把积攒了很久的全部零用钱捐献了出来,为此,得到了学校授予的“乐于助人”小标兵的光荣称号。
现在,当年的宝宝已经长大成了高中生,他依然记得母亲的忠告:不拿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别人快乐其实自己更快乐。而宝宝的母亲则清楚地记得小时候那件事,记得老母亲的嘱咐。
可以说什么样的家长带出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素质,当孩子长大成人时,成功与失败并不完全是孩子的责任,父母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推卸的,所以说,谨慎,小心,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长大后,他就会向着你希望的方式成长,我相信这样的思维还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