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耕读』全家齐上阵为孩子学习加把劲
在家长的头脑里,努力挣钱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是做父母给予孩子最首要的事情,而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是要靠他自己的努力,成绩好了,家长喜笑颜开,成绩不好,责任也要归结到孩子的身上,努力不够就是最大的原因。
我想,这样的家长应该占大多数,对于许多家长来说,从年轻到年老,挣钱始终放在第一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阶段都没有做太多细致的关注,在这样的家长思维里,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用一句父母在忙,没时间,或者水平不够就找到了可以推脱的理由。
似乎这样的想法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总有些例外,让那些有着这样思想的人在内心检讨一下自己这样的想法是否绝对正确。
戚宝是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入学时他是凭着自己的能力以550多分的成绩考进来的,虽然没有进入学校设立的尖子班,但也足可以骄傲地说,他没有让单亲的家庭在这方面为他多花一分钱,而在他的同学中,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中考分数未达到这所重点中学的标准而被迫要花议价费进来的。
说起戚宝,可以算作是生在书香世家,爷爷曾任教于戚宝现在就读的这所高级中学,当年是物理教研组里很有名望的老师;戚宝的父亲年轻时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学,这样的家庭氛围也造就了戚宝很小在学习上就知道学习的重要。
但是戚宝同时也是不幸的,就在他刚刚几个月的时候,母亲因车祸去世了,从此戚宝就与父亲相依为命,而父亲为了戚宝也没有再婚,祸不单行,就在那段时期,戚宝的父亲又下岗待业在家,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没办法,这个当年在学校出类拔萃的大学生,从此做起了装卸工,每天贪黑起早就是为了戚宝能有个稳定的生活。
戚宝还算争气,考上了这所别人梦寐以求的重点中学,可是就在他进入高中以后,学习成绩却不如人意,即使花钱上了老师办的补习班也不见起色,直到高二上学期结束,戚宝的祖父终于坐不住了,虽然此时他已经七十八岁,但他还不服老,他要用自己的能力改变孙子目前的状况。
于是,戚宝父亲放下手里的活计,专心做起儿子的数学与化学老师,爷爷则拿起多年前的课本复习起了高中物理,爷爷,爸爸,戚宝这三个人,一边复习,一边学习,哪里有困难,就一起解决,终于在三个月后,戚宝的成绩有了起色,从成绩最差的全校六百多名,到现在进入前二百名,这中间的变化显而易见都是这三个月里三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孩子的成绩上去了,戚宝的父亲脸上也有了少有的笑容,虽然他依然朴素得有些落魄,低调得不被别人注意,但只要一谈起孩子,谈起学习,就会看到他的脸上放出异样的光彩,是啊,孩子的事情就是父母心里最重要的事情,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学习努力,向着正常的方向发展,全家人的努力就达到了目的,这是最初的期望也是心里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