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杂谈 |
分类: 青葱校园 |
某高中三年级与一年级相邻,三年级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就要高考,因此学习气氛比较浓厚,空气也比较凝重,安安静静的教室里少有人言语,而隔壁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却恰恰相反,他们以不错的成绩考到这所学校,刚刚从沉闷的中考冲出来,心情比较放松,加上现在的孩子普遍上学早,大部分孩子都还处在青春期,好动,好奇,活泼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的共性,因此,班里很是热闹。
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是个女老师,以严厉著称,就在这群孩子充满着希望与热情踏入这个集体,从彼此陌生到刚刚熟悉的一个多月后,这个班主任就用实际行动实践了她给别人的印象。
这一天的上午,静悄悄的高三教室里从隔壁班传来那个严厉的班主任非常不满的斥责之声,好象班长忘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就引起班主任的大怒,斥责的同时伴随着的是扇耳光的声音,整整一堂课,空气似乎凝固了,最后,就连一直默默学习的隔壁高三班的男同学都听不下去了,盼着这堂课早点下课,好让隔壁的学弟学妹们从那种压抑恐怖的气氛中解脱出来。
据说,这个擅长打人的女老师,自己很知道她的行为一定会招来学生的不满,一边打还一边叫嚣:“禁得住打就在这个班呆下去,禁不住打就自寻出路。”哇,好象这学校是她家开的似的。对这女老师不了解,不敢枉下结论,猜想,她既然敢如此特立独行,一定有些特长吧,或者专业不错,或者关系硬?不然,她怎么敢这样公然藐视校规校纪,敢于把巴掌落在那些在家都是心肝宝贝的脸上,听说,这样的事是经常性,并不是偶发的,所以隔壁的男同学经常这样形容:这老师真猛!
如果把老师这种教育学生的行为叫做体罚,那么这样的事情在许多学校都司空见惯,只是没有几个人公然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再加上被老师严厉制裁的学生一定是有错误的,根本不会回家对家长说,所以经过老师制裁的学生基本有两条出路:或者与老师死磕下去,但结果一定是以牺牲学业为代价;或者从此服服帖帖,这就看孩子的性格和青春期叛逆的程度了,所以虽然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期,但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却各不相同。
许多人长大后回忆起自己在青春期所做的事,都觉得不可思议,好象那时的那个人与后来的自己根本不是一个人一样,可见,叛逆的青春期,是一个人最不可理喻的一个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都要经过的一个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好的引导,可能这个人的成长就会少些挫折,如果所遇到的家长或者老师完全以一个成熟的人的眼光看待和说教,却不一定收到一个好的结果,甚至与正确的方向相去甚远。
那天从一个已经过了叛逆期的孩子口中说出他也曾被老师这样打过,甚至连续体罚一个星期站在后面,腿都站得打颤,却从来没有跟父母说过,听到这样的话时,很是难过,现在又听说这个女老师如此的体罚学生,心里真的有些隐隐作痛,不得不承认,这个时期的孩子一定是很难管教的,也是最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但作为一个成年人却不能用暴力的手段来对抗他们脆弱的心灵,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这样的行为都是一个负面的教育方式,这在孩子心里一定有些烙印,只是深浅不同而已。
我算是心思比较细腻的一个人,就在我小学三年级时亲眼目睹了那个心情不好的男老师只因几句话就动手打了我们班的男生,那个男生当时就哭了,不管老师怎样的强词夺理,在我的心理都觉得老师的行为太过分了,至今一直不愿回想,但却记忆犹新。
所以我一直觉得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无论是在他们小时的不懂事还是稍长大些处在青春叛逆期,毕竟他们的心智和理智还不能完全与成人相提并论,有许多想法还很幼稚,当老师的,当家长的还应以耐心说服加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他们沿着一条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顺利地度过这个充满矛盾,充满幻想,又充满希望的青春期,为他们以后的回忆添加一些美丽的色彩,这是作为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意识到的,也是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2014年10月23日(星期四)刊发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青葱校园》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