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道子与钟馗捉鬼图

(2014-04-06 05:53:01)
标签:

游戏

分类: 民俗宗教

吴道子钟馗捉鬼

  

    四川丰都“鬼城”天子殿前左侧,有一座钟馗殿。殿中供奉的主神,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捉鬼、斩鬼、吃鬼的鬼王钟馗。钟馗的显赫与唐明皇李隆基有很大关系。

  据说,有一年唐明皇李隆基从骊山校场回宫,忽然得了重病,御医们费尽心思,忙活了一个多月也不见转机。一天深夜,明皇梦见一牛鼻子小鬼,身穿红衣,一脚穿靴,一脚光着,靴子挂在腰间。这个小鬼偷偷盗走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明皇的玉笛。李隆基见了大怒,大声呵斥。这时突然出现一个大鬼,头顶破帽,穿蓝袍,束角带,一下捉住小鬼,用手指剜出两眼,然后把小鬼撕成两半吃掉了。唐明皇忙问大鬼名讳,大鬼上前奏道:“臣是终南进士钟馗,因应举不捷,角殿阶而亡,死后成为鬼王,誓除天下恶鬼妖孽。”

  唐明皇大梦醒来,霍然痊愈,于是召大画家吴道子依梦中所见,画张“钟馗捉鬼图”。图画好后,李隆基瞪着眼睛着了半晌,说道:“莫不是先生跟我一块做梦来着?画的怎么这样象!”马上重赏了吴道子,并将此画悬于后宰门,用以镇妖驱邪。由于唐明皇的大力宣扬,钟馗才得以确立了头号打鬼门神的地位。

   在清代小说《斩鬼传》和《平鬼传》里,钟馗的来历更加曲折。书中说他是陕西终南秀才,生得丑恶怕人,却才华超群。一年进京应试,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主考官韩愈和陆贽阅后,不禁拍案叫绝,遂点为头名状元。不料唐德宗以貌取人,见了钟馗十分不悦,遂听信奸相卢杞谗言,要将钟馗赶出龙廷。钟馗气得暴跳如雷,当场自刎而亡。唐德宗十分悔恨,便将卢杞流放,并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邪。钟馗翦除鬼魅,立下大功,被玉帝封为“驱魔帝君”。

    宋朝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补笔谈》里这样说:唐明皇李隆基在开元某年除夕前,去骊山阅兵以后,身患疟疾,身心都不舒适,虽经医生多方诊治,一个多月了也不见好。一天夜里梦见大小两鬼,小鬼身穿红衣,一脚穿鞋,一脚光着,身上插着大竹皮纸扇,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皇帝的玉笛,绕殿奔跑。大鬼头戴皂帽,身穿蓝袍,一臂袒,赤双足,捉住小鬼,用手挖出小鬼眼睛就吃,然后又用手擘开小鬼四肢、身体吃掉了。唐明皇吃惊地问大鬼:“你是什么人?”大鬼回答说:“臣名钟馗,考武举落第,发誓要为陛下除去天下妖孽。”唐明皇醒后,病体痊愈,不久恢复了健康,身体更加强壮,乃召画工吴道子,把梦境告诉了他。吴道子就按皇帝所诉,画了一幅钟馗像。唐明皇一看特别惊讶,对吴道子说:“你和我同梦?为什么你画的和我梦见的一摸一样?”唐明皇非常高兴,除奖给吴道子百金外,并将吴道子所画的像,让画工们摹画若干幅,颁发给有关部门,让大家岁末以钟馗图驱妖孽、辟邪魔。

北宋熙宁五年,神宗赵顼曾让画工摹拓吴道子画迹雕板付印,赐给中书省枢密院的大臣们各一幅。又在除夕派画家梁楷画钟馗像,送给东西府丞相、中书、枢密使住的地方悬挂,以辟鬼魅。

从此,画钟馗像在岁末悬挂的风俗流传到民间。尽管把钟馗的模样画得狰狞丑陋,人们却喜欢他。悬挂钟馗像不仅可以消除病魔,就是魑魅魍魉也不敢来了。后来有的画工又有新创造,说五月是恶月,端午节更是无毒汇集的时候。据《吴友如画宝》里说,钟馗是五月的花神,五月开石榴花,在挂钟馗像的同时,鬓边插石榴花以辟邪。

挂钟馗像以辟邪之风不仅中国有,日本人也很迷信钟馗 ,除了画钟馗像之外,

有人还别出心裁,制作出类似银元大小的金属像章。像章的正面是钟馗像,怒发冲冠,二目圆瞪。相貌虽是狰狞可怕,但看到他右手掐着鬼脖子,左手 持宝剑斩鬼的姿态时,就给人一种“安全感”。像章的背面还刻有篆字偈语,意思是“钟馗为我保驾,一起妖魔远离我身”。

 

  吴道子(689795),阳翟(今河南禹县)人。自幼孤贫,曾从师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未见成就,遂改学绘画,远师张僧繇,近法张孝师,能融书法、舞剑、绘画于一体,在民间名声大振,遂被玄宗召入宫中,成为宫廷画家。

吴道子多才多艺,人物、佛道、鬼神、山水、草木、禽兽,无所不能,有“冠绝于世,国朝第一”之赞誉,号称“画圣”,并有“三绝”之一的美称。所谓“三绝”,即张旭的书法,裴曼的剑,吴道子的画。“三绝”形成的缘由很巧,有一次,他随驾去洛阳,正好遇见舞剑名家裴曼和书法家张旭。裴曼请道子在天宫寺作一幅壁画,裴曼舞剑助兴,此时张旭也书兴大发,笔走龙蛇,写下了一壁狂草。洛阳人士大开眼界,曰:“一日之间,获观三绝。” 

对于吴道子的艺术成就,唐代画论家张彦远有过详细的分析,认为吴道子古今独奇,堪称“画圣”。他的绘画的高超之处,在于他对线条艺术表现的贡献,其线笔势圆转,正侧深斜,卷褶飘举,观之宛然“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故有“吴带当风”之说。

吴道子的画,当以佛画最为著名,而佛画的成就,在于佛画形象的中国化,不仅衣着中国化了,而且面貌也中国化了。如在《送子天王图》(此图一直被认为是道子之名作,现研究表明,此画乃吴派传人所画。由于吴的真迹已经不存,此图足以表明吴氏之风格)中,天王和众神明显带有中国道教之风,净饭王与王后,颇像中国的皇帝与皇后,神所骑之瑞兽,也像中国龙的变种。外来宗教题材,在吴氏笔下,完全汉化了。这种宗教题材的汉代之风,一直影响到宋、元、明、清,如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卷》、元代永乐宫壁画、明代法海寺壁画等。与之相抗衡者,未之有也。 

  《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是写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王子的故事。作品现藏日本大阪市美术馆。

  吴氏作品多多,然而到现在,一片真迹也没有了。其吴氏风格只能从他的传人与受他影响的莫高窟唐壁画中领略一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