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都是长期均线,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告诉我们当前所处的市场大势究竟如何。120日均线大致对应半年的交易天数,因此又被称作半年线,250日均线大致对应着一年的交易天数,因此又被称作年线。
市场中又将240日均线当做年线,这在理论上更为合理,20日均线是月线,60日均线是季线,120日均线是半年线,则240日均线自然是年线。
个人认为24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都可以当做年线,240和250这两个数与每年A股的实际交易天数都很接近,比如2015到2017年,A股每年的交易天数都是244天,2014年则是245天。另外,两条均线在行情走势图上几乎是重合的,笔者只是从习惯的角度将250日均线当做年线。
行情分析的立足点是长期而不是中期或者短期,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所处的宏观格局,我们的行动应该以此为依据,否则很容易会被所修理,付出的代价必然是极为沉重的。
比如正在经历的2018年,A股各大指数基本运行在年线和半年线的下方,这告诉我们市场的大势并不好,这时候应该以韬光养晦为主,重视风险、降低目标、控制仓位、减少操作,若是反其道而行之,大概率是灰头土脸,更严重的就是头破血流。
年线和半年线的作用通常是隐性的,在具体的操作中使用频率远不如其他四条均线,因而时常会倍忽视,不过一旦忽视它们,你就能深刻体会到它们的重要性了。
http://s3/mw690/00255LTlzy7p9SUPVnQ92&690
这里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像年线、半年线这样的长期均线,支撑作用其实并不强,但压制作用却很强烈。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至于原因可以从恐慌的角度来理解。
以年线为例,需要年线发生支撑作用时,一般对应着行情的暴跌,之前中短期均线被接二连三的跌破,市场必然形成了恐慌,这时候年线还有什么指望呢?需要年线发生压制作用时,一般对应着一个大级别的反弹,这时候既是高处不胜寒,也是压力山大,市场自然也是有恐慌的,看到上方横着一条极度平滑的均线,难道不会心生畏惧吗?
如上图所示,我们以上证指数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年初的日线走势为例。股灾2.0发生的时候,年线遭遇首次考验,但却被一刀切断,毫无抵抗性。之后出现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但在年线附近陷入纠结,一直磨蹭了近两个月,接着就是更为犀利的股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