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2日
花间漫步之十一:红杏枝头春意闹
小时候没有吃过杏,也没有见过杏花。知道杏花,始于两句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
《清明》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祁
《玉楼春》
也许还有我刚上大学时看的一部电影中的歌词: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
—— 电影《汾水长流》插曲
春天是百花烂漫的季节。在缤纷的花海中,杏花是那种讨人喜欢、招人怜爱的花儿。
杏树先花后叶,春分时节,不等叶芽长出来,枝条上即开始长出花芽,长出花蕾。花蕾是红色的或浅紫色的,光鲜亮丽,紧紧地包裹成一个个小红球球。杏花单生,杏花的花柄很短,只有一两毫米,花蕾看起来好像紧紧地缀在枝条上。很快,花朵绽开了,花瓣慢慢伸展出来,浅浅的粉红色或者淡雅的白色,外缘圆圆的,花瓣五裂,相互挨得很近。一待花瓣打开,那红红的萼片就让开了,很快就反折过去,把耀眼的舞台留给花瓣。这时,杏花虽然失去了红色,却增添了几分婀娜和俏丽。


杏花是春天的花。杏花比梅花略迟,“江梅已过杏花初”(张拭),比桃花稍早,“桃花烂漫杏花稀”(陆游);杏花不如梅花那“暗香浮动”,也不像桃花那样“灼灼其华”。在诗歌的百花园里,它没有赢得梅花、桃花那样的地位。但是,杏花仍然是汉魏以来许多诗人们笔下的一抹亮色。南北朝诗人庾信有一首《杏花诗》: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依稀暎村坞,烂熳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把杏花春色描写得纷纷盈盈,赏花的情景衬托得热热闹闹,生命和生活都显得朝气蓬勃。
中唐诗人王涯《游春曲》: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春风,江岸,红杏,绿波;诗人用白描的语言勾画出一副盎然清新的春天图画,其中的灵魂当然就是“万树江边杏”。
晚唐著名的婉约派诗词大家温庭筠有一诗名《杏花》: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繁花树树,参差满园,到这里来才能敞开胸怀,纵酒放歌。读到这里,诗中的景致和情怀恐怕会很容易打动许多人的心扉。
春分时节,一朵杏花开了,婀娜,清丽;一树杏花开了,繁茂,奔放;一片杏花开了,如云,如雪:在园中,在树前,在林下,欣赏它的姿容,品味它的清香,感受关不住的满园春色,飘零零的芬芳杏雨,纵使你是心静如水的性子,也背不住会放纵性情,欲歌欲舞,绝不矜持于这大好春光!





杏花诗词里可传颂千古的名句很多,为首的还得数北宋词人宋祁的那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这首《玉楼春·春景》词是这样的: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诗人首先描写了春日时光,人们乘舟出城、踏青赏花的景象。縠皱,古代一种有皱纹的细软薄纱,这里用以形容习习微风下春水漾漾的情形。河边的杨柳碧绿如玉,丝绦摇曳如轻烟蒙蒙。乍暖还寒,清晨的郊外还留着丝丝寒意。杨柳如烟,丝丝晓寒,是唐宋及以后的诗人常用的写法,如李白的“愁客思归坐晓寒”,苏轼的“细雨斜风作晓寒”,黄庭坚的“黄菊枝头生晓寒”,和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宋祁在这里都是要衬托浓浓的春意和愉悦的心情。最精彩的一句便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红杏枝头,一个闹字,把春意盎然的情境表现到了极致,杏花乃至春水、杨柳都变成有生命力、有情感、能笑能闹的元素。此词后四句则是诗人的人生感慨。
宋祁(998-1061年),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历任国子监宣讲、太常博士、尚书工部员外郎、史馆修撰等官职,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因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名扬天下、名传后世,而且,当时得了一个“红杏尚书”的美号。还想提一句,宋祁是湖北安陆人,我们云梦的邻里。
与宋祁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异曲同工的,是南宋中期诗人叶绍翁的七绝<</span>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许多人并不熟悉叶绍翁,甚至不能完整地记得这四句诗,但是后两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定是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美好的东西总是应该为更多的人所欣赏!后来的一些诗句,如元好问的“杏花墙外一枝横”,“杏花宋玉邻墙”,吴文英的“隔墙折得杏花枝”,莫不与之有几分关系。
“红杏出墙”似乎常用作一个贬义语句,其实有点冤!







杏花漂亮,其实并非红色,而是浅粉色,或者白色。所以,“红杏”二字还得另外品读。杏花的花萼是红色的,紫红色的,浅紫色的,不像梅花,桃花、梨花,他们的花萼多是绿色的。当杏花的花蕾未曾绽开的时候,杏树枝头的花骨朵都是红色的,那不就是“红杏枝头”、“一枝红杏”吗!。待到杏花打开了,红色的花萼便反折下去,远远看去,便是杏花的粉白颜色。另一方面,在诗人的语汇里,“红”其实就是“花”的代名词,常常为了语句的流畅与色调,以“红”指代花是不鲜见的。
桃花绯红,梨花雪白,杏花则非红非白,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一首杏花诗就说: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苦红。
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诗人有时也直接用“如雪”来形容杏花盛开的样子。如,著名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一首诗名《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诗中,王安石就把飘落的杏花比作纷飞的白雪。杏花的花期很短,一周左右。并且,短短几天之内,花的颜色也有少许变化,开始浅粉色的杏花,将要褪谢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几乎变成为白色。因此,落花如雪,从视觉上讲有点夸张,但不太过分。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写过一首词,名《秦楼月·楼阴缺》,词曰: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描写的也是一树临风杏花落,飘飘洒洒若飞雪的样子。
谈到杏花与诗,也不能不提及晚唐大诗人杜牧。杜牧,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其祖父杜佑是中唐时期著名政治家,唐德宗贞元年间官至宰相,唐宪宗年间封岐国公。杜牧自幼才华出众,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26岁的杜牧进士及第,此后,一路仕途,但并无多大的成就。后因陷入“党争”,多次左迁外放,担任过黄州刺史、池州刺史、睦州刺史、湖州刺史,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回到长安,次年病逝,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在文坛的成就远远大于他的仕途作为。晚唐诗人中,他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意即传承于李白杜甫,比肩与李白杜甫。
杜牧的诗,有写景抒情的作品,也不乏咏史怀古、指陈时政之作。如“折戟沉沙铁未消”,“江东子弟多才俊”,“二十四桥明月夜”,“乐游原上望昭陵”,“南朝四百八十寺”,“一骑红尘妃子笑”,
“商女不知亡国恨”,等等,
都是我们读过即不能忘记的佳作。当然,传诵更广的的还是《山行》里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和《清明》里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首诗都是写的自然风光和诗人情态,一边是寒山秋色,枫叶流丹,一边是春雨霏霏,杏花撩人,一边看白云飘邈,一边因酒香断魂,这样极致的情境实在太迷人了!这两首诗还因为朗朗上口而被更多的人喜欢,也成为几乎所有人童年的“蒙学”经典。
与“停车坐爱枫林晚”相关的著名景点是长沙岳麓山爱晚亭,但是没有资料表明杜牧去过岳麓山,虽然那里深秋层林尽染的景色的确胜过二月红花。与“牧童遥指杏花村”相关的事物,自然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的杏花村汾酒,但是也没有资料表明杜牧去过山西汾阳,虽然山西的杏与杏花确实颇负盛名,汾酒清香更是名扬九州。
那么,杜牧笔下的杏花村究竟在哪里?在安徽池州。公元84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至846年,杜牧迁池州刺史,在任两年。池州有一个村落,名杏花村。杜牧满腹诗华,钟情山水,但也纵情酒色,与友人放步田园、走进咫尺之遥的杏花村在情理之中。史籍《江南通志》也有记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九州之内,名叫杏花村的地方很多,包括山西汾酒那儿的杏花村。而杜牧《清明》诗中所指的杏花村应该就是池州的杏花村。“杏花村”此后也就成了酒家的代名词。今天的池州杏花村虽然酿不出什么好酒名酒,却也随着牧童的指引,成了村镇旅游的热点;倒是杜牧未曾去过的山西杏花村,一如既往地酒旗飞舞,美酒飘香。






杜牧不只是曾经为官杏花村旁,也喜爱杏花。除了《清明》,杜牧还写过多篇杏花题材的诗歌,其中我很喜欢他的那首《寓言》: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
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诗作何时?“杏花时节”。诗作何地?“江南”,池州正是在长江南岸。望江水东流,看杏雨纷纷,岂能无诗!只是春风送暖,杨柳如烟之际,诗人满腹惆怅,里中的思绪也许只能从他怀才不遇、仕途艰辛或者情感挫伤里去猜测吧!
说到情感,有一则关于杜牧的爱情故事。杜牧应朋友之邀游湖州,偶遇一少年美女,动了真情。只是女孩太小,自己又漂泊异乡,一时不可得到,于是,与女子的母亲订下“十年之约”,发誓十年之内必来湖州娶走女子。851年,杜牧自请放任湖州刺史,找到该母女,遗憾女子已为人妇,因为超过了十年,女子新嫁他人。杜牧于追悔之下,吟成一首名诗《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没有人说这首诗与杏花相关,但是我读下来,总割不断一个“杏”字:粉嫩淡雅的杏花,枝头累累的红杏。
杏,学名Armeniaca
vulgaris,被子植物门蔷薇科杏属,落叶乔木。花期3-4月,果期6-7月。杏花倒是梅花同科同属的近亲。
杏花可供观赏,杏子则是常见的水果,杏干是大众喜爱的零食,杏仁更可入药,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用。
不大为人知的是,杏花也可食用,用以煲粥,食之有助于补中益气、祛风通络、润肤美容;这就是“杏花粥”。
杏花开放时节,恰好是南方春耕伊始的季节。这个时候,农民开始忙碌起来,整理农具,牵动耕牛,灌水施肥,选种备耕;这时节被称之为“杏花耕”。宋祁“添成竹箭浪,催发杏花耕”(《出城所见赋五题》)、“先畴少失杏花耕,十载穷尘困缚缨”(《怀故里偶成》)描述的就是这项农事。

春日春色春光,莫负杏花芬芳。晚唐又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诗《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许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表达了对丽日和风、杏花春色的欣赏与珍惜;拨开纷乱的心绪,愿春光像百尺游丝一样久长!
春日若能闲下来,该去干什么?不妨到杏花树下去,依着粗壮的树干坐下,持一杯酒或一壶茶,静静地品味。
【附言】
花间漫步笔记
过去,曾经在QQ空间写过过一些赏花的笔记,合称之为《花间漫步》,包括:
花间漫步之一:赏梅(2012/12/27)
之二:桃花海(2012/12/29)
之三:海棠花溪(2012/12/30)
之四:品扬州琼花(2013/01/01)
之五:蔷薇,月季,玫瑰,兼抄关于蔷薇的古诗五十首(2013/05/23)
之六:紫荆和紫荆花,及紫色的花(2014/04/05)
之七:七月荷花抒情,兼抄录古人咏颂荷花的诗词八十首(2014/07/24)
之八:
花间漫步之北京四月樱花季(2018/04/17)
之九:虞美人和罂粟(2018/05/10)
之十:送你一束玫瑰花(2018/05/30)
此外,还有如《木槿花》、《蜀葵》、《菊芋》、《洛阳牡丹》、《芍药花开》、《蜡梅宫墙》和《秋菊一百品》、《百花图谱》(1-6)等赏花笔记。
我以为自己再也不会花力气写这一类东西了。不想昨天又起了一点冲动,想说说杏花,名字就叫作《红杏枝头春意闹》。
另,抄录平日及新近读过的杏花题材的几首唐宋诗词(主要是诗)如下。
【抄录】
唐宋杏花诗三十首
春中田园作
[唐]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游春曲二首·其一
[唐]
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同白侍郎杏园赠刘郎中
[唐]
张籍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
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
重寻杏园
[唐]
白居易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裴回。
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
题李十一修行里居壁
[唐]
元稹
云阙朝回尘骑合,杏花春尽曲江闲。
怜君虽在城中住,不隔人家便是山。
雨夜寄马戴
[唐]
贾岛
芳林杏花树,花落子西东。
今夕曲江雨,寒催朔北风。
乡书沧海绝,隐路翠微通。
寂寂相思际,孤釭残漏中。
冯小怜
[唐]
李贺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
破得春风恨,今朝值几钱。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
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
[唐代]
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春光
[唐]
李商隐
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杏花
[唐] 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故乡杏花
[唐]
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寒食夜
[唐]
韩渥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途中见杏花
[唐]
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为人题
[唐]
郑谷
泪湿孤鸾晓镜昏,近来方解惜青春。
杏花杨柳年年好,不忍回看旧写真。
诗招南阳秀才
[宋]
林逋
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擬飘蓬作旅人。
志壮任存题柱事,病多争向倚门亲。
危堤柳色休伤别,上苑杏花长自春。
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
玉楼春·春景
[宋]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未晴
[宋]
梅尧臣
未晴初止雨,蒸润尚侵衣。
缺月如羞出,荒云不肯归。
杏花朱欲绽,梅萼雪将称。
远鴈来何急,冲风湿翅飞。
田家
[宋]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送酒与范尧夫
[宋]
司马光
红樱零落杏花开,春物相催次第来。
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颓。
北陂杏花
[宋]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宋]
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春词
[宋]
毛滂
仙桃欲拂朝真脸,禁柳忙催望幸眉。
不会君王春思别,杏花菖叶在农时。
春词二首
其一
[宋]
朱淑真
屋嗔柳叶噪春鸦,帘幙风轻燕翅斜。
芳草池塘初梦断,海棠庭院正愁加。
几声娇巧黄莺舌,数朵柔纤小杏花。
独倚妆窗梳洗倦,只惭辜负好年华。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山园杂咏
[宋]
陆游
桃花烂熳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违。
俗客年来真扫迹,清樽日暮独忘归。
鱼行池面红云散,鹊起枝头绛雪飞。
莫道颠狂无诉处,卧看香篆掩斋扉。
食罢书字
[宋]
范成大
甲子霖涔雨,东南湿蛰风。
荔枝梅子绿,豆蔻杏花红。
扪腹蛮茶快,扶头老酒中。
荒隅经岁客,土俗渐相通。
春游
[宋]
杨万里
不知春向雨中回,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杏花杂诗八首
[元]
元好问
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自太憨生。
次韵赵端明万花园
[宋]
方岳
玉箫吹断知何许,柳径日长娇燕舞。
鹤城半掩人未归,数点春愁杏花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