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bmiddle/71ac730cgd936ccbc9e3d&690
带你回到心灵的家
——电影《心灵点滴》观后感 文/小梦
我想,没有哪一条路是比回家的路还要温馨和令内心安宁的了。“家”是什么?冰心以最简短最平凡的语言来形容:“我不知道,但烦恼,忧愁都在此中融化消失。”不论你驶向何方,总会想着回家的这条路。就如电影《一九四二》中,全民逃荒死的死,卖的卖,主人公老东家最后决定往回家的路上走,大家不解他这样的危险之举,他回答说:“我只想死得离家近一点。”也许死在家里,灵魂才能得到安息?
“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心灵的家是不是最初的善?有关文献说:“作为人类的心灵有两种状态:其一是精神分裂,另一种状态是爱。我记得柏昌老师曾说:“生命就是爱。”或许,世间最美的真的就是生命了,因为只有生命才懂得爱。然而当心灵迷茫,没有了善的暖和爱的真,觉得生命已经失去了色彩甚至试图轻生,那么身体和心灵的“家“都已经不知在何方了。
电影《心灵点滴》的故事开始于帕奇一段沉重的心灵独白里。他当时的内心犹如电影的第一个场景——那辆独自行驶在公路上的客车一样孤单,他的心境犹如那一望无际的雪景一样苍茫一片,一切都被埋没了,没有了光,没有了暖,没有了色彩。帕奇自幼因为家庭原因产生了心理疾病,忧郁重重包围,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那满柜子的抗抑郁药依旧无法弥补他内心的空洞。他试图“在一个最不可能的地方寻找方向。”于是他来到了精神病院,却在这里他真正地被解救了,而解救他的人恰恰是他自己。当他上演了一部“谍战片”后为同室病友解除困苦成功地帮助了他上洗手间后,他觉得帮助他人是最为快乐的一件事。当他与患有“天才综合征”的怪老者交流之时,老者说“如果你专注在问题上是看不到答案的。看别人看不到的,看别人因为惧怕,顺应,懒惰……而不愿意去看的。以日日新的态度来看整个世界。”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因为老者的几句话帕奇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获得了智慧潜能,走出了精神病院踏进了医科大学,开始追逐他“帮助生命”的梦想。
“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程,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是伤得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陈欧的这句广告词如今红遍了大江南北,但确实深刻地诠释着梦想这条道路的艰辛。帕奇在梦想的道路上同样是在同学和校长的质疑声中行走,甚至面临被迫退学的险境。他憨厚善良的性格打动了心仪的女生,但也因为他教给她的所谓人性信任的知识令她在信任和急于帮助病人的一次行程中失去了生命,他悲痛欲绝因此选择放弃梦想,但女友死后“化蝶”的灵魂再度激发了他,唤醒了他。虽然从此的旅程注定将孤独,但他依然幸福地与病人一同度过着每一天。
他活得确实很漂亮,穿着花衬衫为病人作各种角色的表演;把灌肠的负压球和棉签作道具把自己装扮成小蜜蜂惹得儿童病房里的孩子哄堂大笑;将自己装扮成天使为生命垂危的病人作最后的祷告;花尽心思圆病人最后的梦想;他甚至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开了一个为病人服务的免费诊所;他尽最大的勇气和智慧对医学界一贯的体质和理念提出疑问,他以最真最诚的仁爱挑战冷酷死板的法律;最后中年的他以最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他成为一名真正医生的梦想,并立志要做全世界最好的医生。
这是以一个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真实故事,而本片的制片人与现实中的“帕奇”有过一面之缘,也因此有了这样的一部电影。“帕奇“的梦想是要“治好病人”而不是单纯的“治好疾病。”电影中处处体现了帕奇是一位真正的“天使”,他从内心出发,用各种方法让病人获得欢乐去减轻生理上的痛苦,从而减少药物的使用,以心理治疗来温暖病人。不顾自己的形象只求病人一笑,甚至让他们更安心更优雅更受尊敬地离去。他分享病人的生活,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痛他们之痛,履行着一个医者真正的使命。
帕特这样的主人公身上塑造着对生命的热情,以帮助生命为人生理想和目标是他最大的快乐。当每日机械般重复的生活使很多人都变得冷漠的时候,他这个“过度快乐”的人便显得极其与众不同,而且使所有人不得不诚服于他对他人默默无私的爱中。曾经淡忘了生命的人却又是生命带给了他希望与对生活的无限热情。
“Laughter is
contagious.”这是仅一句话对整部电影的评论。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世界上最廉洁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物质是礼节。”然而微笑是最简单的礼节。影片主人公帕奇的幽默,明亮,开朗,善于交流的个性与行为以及淳朴的微笑令人深刻地记住了他那张亲切的脸颊。他一笑带动影片里所有的角色都笑,病人们忘记了烦恼与病痛而开怀大笑,惹得观看电影的你也欢快舒心地笑,然后心也跟着乐起来。然而当画面转向感动的一幕幕时,你一样也被感染得热泪盈眶……
心灵的点点滴滴尽撒在这部片子的角角落落,仿佛带你回到了心灵的家园一般,那样的温暖,那样的盛满着爱。
【后记:这部《心灵点滴》的电影是我的博友姐姐“西楼望月”强烈推荐我看的。在我写了博文《生命在于什么》之后她发了近三百字的纸条给我,告诉我她的激动和兴奋,她说她有很多与我相同的感受。我能感受到她是一个热爱工作和热爱生活的女士,且心中也淌着那暖暖的爱。那篇博文我关闭了评论她是急坏了发了长篇大论的纸条给我,其实我是因为觉得那篇博文没有能收放自如,在激动之下我写长了,我知道真正读完至少需要15分钟。我想如果朋友能真心去读完已是很辛苦了便也不奢望评论了。但我尽可能的放入一些自己养身养心的观点能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也很感谢柏昌老师对我那篇文的肯定和所有认同顶起以及耐心看完那篇文字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这篇影评也是我的“西楼望月”姐姐诚请我写下的,我是试着写下的,其实我还是未能真正表达出内心的一些感受,我知道她也许更希望我写下一些专业的知识,但是我写不出更多关于医院,关于医患之间的东西。我曾经刚刚工作的时候还因为一件事情而偷偷哭泣了一整天和痛苦了很久很久,但是很多事是无能为力的,尤其是个人的能力,况且只是作为医生配角的我。很多的无奈是源于社会体制,和我们国家存在的法律漏洞以及不够完善的制度,还有一些硬件设施如医护人员不够充足,超负荷的工作量等等。我只想说一句:世界一直在变,美好也许已是奢望,但是好人还是有的,好医生也还是有的。但是如果所有的医生能有时间和精力如这部电影里和现实里的帕奇一样释放出对生命的热情,我想整个世界会变得多么美好,疾病也会变得多么渺小,因为爱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月姐姐,谢谢你让我有幸观赏到了这部电影。我也会很努力地做好自己,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和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是啊,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用爱心去做好自己的职业,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人。(*^__^*)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