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代宗师观后感世间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别重逢娱乐 |
分类: 穿越银屏 |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电影《一代宗师》观后感
观看这部电影的最大目的不是我对导演的欣赏,也不是我对主角有什么崇拜之心,纯粹是因为得知电影里有这样一句诗意且饶有禅意的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是的,我是冲着这句话去的,只因这句话是出自我十分喜爱的“隐士才女”白落梅之笔。落梅风骨的秋水文字有着高境界的禅意,淌着最善解人意的佛缘。于是,不惜冒着这大冬天冷飕飕的寒风连夜赶往电影院,也不惜因前天食用了海鲜粥引起的过敏,顶着脸上的大红疹子前去观影。完全是不要了“面子”,而是遵循着内心想观那一意境的“里子”了。
宗师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众所崇仰,堪称师表之人。”那么作为八卦宗师的宫羽田影响力在电影中依稀可见,甚至在死后送葬队伍的排场足以看出他的得人心。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到电影最后被他安排在小姐身边的老姜几句言语我们能看出他的仁义,没有看不起一个实行“猪角料”和天天做“砍头”行当的人,收留他并为他取名“福星”,信任他,让他跟在自己的亲身女儿身边。一个人令他人信任必须得先信任别人,这与一个人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先尊重别人是一个道理,当然这还得靠一双慧眼才成。
宫羽田隐退之时,他的女儿也就是八卦掌传人宫二与叶问进行了一场比武。如果没有这场相遇的话,叶问的生活依然如初般,与妻子“琴瑟相合”,无声胜有声的默契。妻子相夫教子的形象是那般可人,孩子粉嘟嘟的模样是那般让人陶醉,夫妻之间哪怕是看一眼对方都是心领神会。
每日妻子会为晚归的丈夫在前厅留一盏灯,那跳动的烛火守着的是家,是情,是妻子心间对丈夫的依赖与担忧。曾经不知在哪里看过这样一段文字:每一扇亮着灯的窗户都住着一个故事。如果妻子为叶问燃起了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名字必定叫做:相濡以沫。没有太多的浪漫,只有柴米油盐;没有太多的波澜,只有流水般柔软的日子,淌着的是清浅的幸福。
英雄身边自然少不了美人,而这个美人一定就是知己,最完美的红颜知己。这就如武术中除了韧硬也少不了柔软。万事万物有阳也得有阴,双方和谐才能达到平衡。说得再浅一点的话,女娲造人造的就是一种自然的手艺,有男人有女人。所以,叶问最终还是去会见了宫羽田的女儿宫二。一招一式地比试了,一个是男人的刚烈,一个是女人的柔美,柔中带刚,刚中有柔,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终于在关键时候,男人舍不得女人从高处摔下而伸出援手,女人却急中生智,转败为胜。所以,宫二对叶问之后说:“说句玩笑话,你当时可是输给了我的!”这当然是句玩笑话,却在彼此的眼波心事里开出了一朵爱情花。
就是这样一朵爱情花,是无法触及的梦里花,却是开在了内心深处。从此,白纸黑字的笔墨寄相思,述衷肠。只等着有朝一日与君见,然而因为战争年代的无奈,未能如约相见。
岁月洗净铅华,人心袒露,宫二的师兄恩将仇报害死了父亲,老父亲在临死前对自己的唯一真传他“刚”的徒弟马三告诫了四个字:“老猿挂印”。实则是警告他“回头是岸”,不要做日本人的走狗,不要忘国,忘我。而马三却误解了师傅的意思,当宫二最后以父亲类似的招式来打败他的时候,他终于明了师傅的一片苦心,明白了师傅的真挚教诲。师傅与师妹并没有杀害他,只是想让他自省自悟。以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代宗师》并不只是为了评述武功,它展现的是一种大仁义,古人的道教之说,佛家对众生的博爱之说,有着一种潜在的大爱。
如若说到佛,我们能看到镜头中对菩萨的定格画面。宫二在父亲遗言是“不问恩仇”纠结中,她去寻求佛祖跟前一盏青灯的回答。她寻求到了,却牺牲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和苛刻的江湖规矩。“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我的年月,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就这样,宫二孤独了一生,信守了一世的诺言,宫家从未输过,一直赢到最后一代,尽管她是个女人。
最后理所当然,叶问成了唯一真正的宗师。带着同行的祝福,头顶着前辈们的所托,将武艺传给后人,光辉武行文化。
情节之中一粒黑纽扣沉淀了叶问和宫二似乎连开始都没开始的情感,经历了万世沧桑才知道心中都有过那个“情”字。不是只有红豆才可以寄相思,或者玫瑰花才是代表爱情,而是当感情融入一件物品的时候才使它有了价值,闪烁了爱的光芒,成为了爱情的信物。
“叶先生,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等到电影接近尾声,这句话终于被说出。于是,泪滴终于毫无准备地滑落出眼眶,闭眼,就让它流个彻底吧!我相信导演是读过白落梅的书的,这看似是一部很文艺的电影,却与禅,佛都脱不了干系。读过落梅文字的人都知道她执起素笔用佛法道人生,以禅意写红尘。那么,这整部电影地地道道地表现出了“佛法人生,禅意红尘”。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此生的擦肩而过。”那么,我们的确也没有理由怀疑——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