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考察队2023-3-5卫城穿洞-暗流潜龙洞-长土普渡寺一日行

标签:
普渡寺佛灵古洞铁器屋基营盘暗流潜龙洞岔口洞 |
分类: 贵阳文史地理风光 |
未找到姚家寨汉墓
永乐村胜利组穿洞
路过清镇市酒厂遗址
卫城平桥四棱碑(石经幢/镇妖石塔)即将被戈寨水库淹没
暗流镇糜红粉面店对面小山洞(化肥店仓库)
未看到地图上标记的暗流纪念碑
暗流潜龙洞
洞口位于清镇市暗流镇暗流村老街二组西面接近山顶处。山顶平台边缘有一排六个洞口,最右边即为潜龙洞。
1941年之前洞口曾建有潜龙庙,洞内至今遗存27处神龛、神位。洞口内左面石壁上刻有《潜龙石碑》。碑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刻有宝塔诗一首:一龙二辅下三关,四海五湖度良贤,六欲七情一刀断,八九功臣庆十全。宝塔诗中,“龙”字最大,“辅”字次之,以下按一定比例逐渐缩小。
下部分碑文刻:“诸葛武侯驻军于址……”等字。时间落款“民廿五年”(1936年),正好是贺龙的红二军团长征经过卫城的年份。洞穴深处石拱门内的奇特钟乳石背面,刻有“贺龙钟”摩崖……
潜龙洞山上平台旁另外还有6个浅洞,其中一个较大洞厅形似戏台
航拍白虎山营盘(未找到石墙,但发现白崖下有溶洞或岩厦),村民说有一圈石墙是解放军时的剿匪驻地。
远望长冲穿洞
路过山关庙(山关殿)遗址未下车
铁器屋基营盘
位于贵阳市清镇市暗流镇响水河村铁器屋基组(铁匠屋基寨)营盘坡(西侧约一公里外另有一座营盘坡)之巅,下临暗流至羊皮洞公路。
营盘坡东侧的水泥路旁,有一条两侧砌有1米高挡马墙的石板古道通往山上,上升到山坡的三分之二高度后,石板路分为两岔,然后淹没在荆棘丛中。幸亏队友带了镰刀开路,颇费一番周折,终于钻过刺丛抵达山顶。
古营盘的一圈石墙非常完整,石墙顶部是平坦的走道,是由两平方米面积的硕大石板砌成。石墙的北面和东面各有一道石梁门。北门较小,门梁尚在;东门较大,仅剩门道。
营盘遗址内杂草丛生,灌木茂盛,难以行走。
站在营盘石墙上,向东可以望见形似“屁股丫丫”的长冲穿洞,东北方则是狮子山普渡寺所在的穿洞(洞口有墙)。
佛灵古洞摩崖(县文保)
位于清镇市暗流镇铧洞村小寨组西面的山坡上,洞口朝南,西距乌江峡谷约1千米。《佛灵古洞》碑高2.63米,宽1.03米,左厚0.14米,右厚0.2米,坐东北向西南,中间为“赤鬚子立”四个大字,左、右下方有稍小两竖行字“指西成服、八九功成”。碑两边为正楷阴刻对联,左联有5字风化不清,右联为“赤面秉赤心炳炳丹心光日月”。
洞口附近有多处摩崖石刻和墨书题壁,其中数处为民国时期的息烽人所题。
深入洞道数十米后?有一道深坎,本次实地考察未探索洞道尽头,若要继续探索需下降到“负一楼”继续前进。据当地村民介绍,该洞内共有4道“门”,可通行到一个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的缝隙处。
该洞的钟乳石景观极具特色,表面有大面积的“包浆”,质地酷似唐三彩的釉面,光滑而坚硬。包括洞壁上一些细碎的石花都“上了釉”。
佛灵古洞?石刻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岔口洞
位于清镇市暗流镇洗米村(洗乜熊?)三岔路口旁的山脚,东距暗流至羊皮洞公路约50米。
资料又记载为“吞口洞”,曾作为生产队的集会地点和电影放映场。
洞口有一堵残损石墙,可能是古代用作躲匪洞(洞屯)的遗迹。?洞内现有一道拦水坝,将主洞厅分隔为两部分。进洞方向的左侧石壁上有一直径1米多的岔洞,洞口已被封堵。
本次实地考察仅查看了主洞厅,未探索主洞厅尽头相当于“二楼”和“三楼”高度的较小洞道。
长土岩洞普渡寺遗址
位于清镇市暗流镇洗米村长土组狮子山,穿洞内部巨大的空间平坦又敞亮,犹如一间天然生成的大礼堂,可容千百人。
清朝中叶,洞前始建普渡寺,后毁于兵火。民国期间重建。贵州解放初,拆寺庙材料到暗流街上修建暗流粮站。
当地群众曾自发于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在普渡寺遗址上办观音会。1993年之后活动被取缔,仅存遗址。
因天已黑未走完经过普渡寺的古道
卫城老街吃段家辣子鸡 35元/人,卫城的“拐”指的是没有鸡爪的大腿
卫城-沙文 过路费21.65元